(共9张PPT)
4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一、重点剖析
文章的第一、二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这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答案 第一部分是从政治角度,突出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第二部分是从社会制度
角度,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两部分都彰显了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互为补充,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文章语言凝练,富有文采,意蕴丰厚。请从文中找出几个典型的句子并加以分
析。
答案 (1)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化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 ”,同时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冬象征着困境,而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阻挡不
了”说明困境总会过去,希望必将到来。这句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
信念和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2)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会充分暴露其
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突如其来的疫情,虽说是灾难,但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沉
稳干练、坚毅果敢、团结互助、乐观进取等优秀品质。
(3)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
生命奇迹之所以成为奇迹,在于绝境中求生存,夹缝中寻突破,不抛弃不放弃。很
多“奇迹”并非真的奇迹,而是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奇迹”在峰回路转处
出现而已。
(4)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比喻成“文明标尺”。生命是宝
贵的,只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才会对生命保持足够的尊重,对生命的态度体现了一
个民族的文明水平。
(5)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灾难或困难面前,其生物本性都是趋利避害。但不同的是,
人会勇于奉献甚至牺牲生命,把希望和幸福留给他人,这不是因为他天生勇敢,而
是他在大我精神支配下的最终选择。
(6)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独木难支,唯万木成林,才能防御风沙侵袭,才能改变恶劣环境。面对困难或险境,
人们唯有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才能形成合力,取得胜利。
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
本文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既概述了抗疫中大量的人和事,又发掘了其中的意
义与价值,使文章兼具宏阔和深刻之美。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宏阔和深
刻”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1)“宏阔”主要体现在文章写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过程中大量
的人和事。比如第一部分,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抗疫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节点—
—武汉“解封”、北京和湖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至二级响应、全国两会开幕
等。再如第二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全国各地对武汉的支援,包括医疗人
员、建设人员、救援物资等。
(2)“深刻”主要体现在文章发掘了这些人和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比如第一部
分,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共同抗疫,表现出的是中国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再如第三部分,各方人士在抗疫中的表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二、写法赏析
1.全景视角,立体式的内容呈现
全文主体共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围绕抗疫主题,选取一个角度,全面、深刻地报道
了202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重大事件,
详略得当,角度丰富。作者采用全景视角和立体式的架构,将从个人到国家、从
地方到中央、从疫情中心的湖北武汉到全国各地、从卫生防疫到社会各行各业
广泛联动、从疫情的暴发到抗疫的艰难直至取得重大成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全
面、客观地予以展现,让读者对这一事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2.材料丰富,数据翔实
(1)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文中选取了大量事实,或概括叙述,或生动描写,使人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三部分,
将1938年抗战期间武汉街头的场景与2020年疫情暴发时武汉的情景进行对比;第
四部分,选取张定宇、宋英杰、张静静等典型人物的事迹,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
(2)文中引用了大量具体准确的数据。如感染及救治数据——“截至5月9日24
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 901例,累计治
愈出院病例78 120例,治愈率达到94%以上”“成功治愈3 600余名80岁以上患
者”等。这些数据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也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语言生动隽永,富有表现力
(1)引用诗文,意蕴深厚。
如文章引用韩愈《进学解》中的“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形象地描述
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力挽狂澜。引用美
国作家赛珍珠的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
生存的坚韧之人”,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的赞美。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文章将武汉喻为“风暴眼”,形象地描写了新冠病毒在武汉肆虐的至暗时刻。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把“灾难”喻为“镜子”,生动地表现了
中国人民在灾难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
(3)运用整句,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本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感染力,这与其大量运用整句不无关系。除前
面所说的引用的诗文名句外,作者还大量运用概括性语言,这些句子句式整齐,往
往单独成段,使文章气势充沛。如第一部分中的“这是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
导力”“这是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这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的执行力”;第二部分中的“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
战”。除此之外,其他零散的整句也随处可见,如开篇的“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
楼”,第一部分中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
挚情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