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开卷有益】
,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这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2.写作背景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也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在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项目组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论。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继续研究,让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3.相关知识
(1)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君药: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②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症的药物。
③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
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④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
(2)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又叫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读准字音
(1)精髓 (2)重挫
(3)衍生物 (4)呼吁
(5)给予 (6)症候
(7)福祉
2.理解词语(注意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福祉:
(2)瑰宝:
(3)衷心:
(4)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5)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反响·反映
屠呦呦获奖演说真实 了自己带领研究团队艰辛而漫长的研究历程和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各界人士 强烈。
(2)称颂·称赞
十九大以来各种惠民政策不断推出。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纷纷 党和政府;文艺工作者勇于担负时代使命,贴近人民,采用多种文艺形式, 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时代。
(3)沧海—粟·九牛一毛
人生在世,虽为 ,也不能碌碌无为,而应该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学习,学习她的探索精神和谦逊品质。她认为成功属于整个研究团队,她的贡献只是 。
4.文学常识
屠呦呦,中国女药学家。因发现抗疟新疗法,先后获得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 或医学奖,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 。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一、合作讨论
1.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
2.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
二、疑难探究
3.“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这段话中的“完全没有想到”和“从没梦想过”令人印象深刻,它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2)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3)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礼物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自己成为青蒿提取物第一位实验者。受到屠呦呦的影响,科研组其他两位同志也做起“自身验毒”的实验,结果全都安然无恙。
随后,她赴海南疟区临床实践。海南昌江是当时的一大疟区,当地以脑疟为首的恶性疟疾已成不治之症,数日内便能致人死亡。屠呦呦用她的青蒿提取物,60天里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间日疟,也有恶性脑疟。结果疗效百分之百,用青蒿抗疟的疗法大获成功。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在屠呦呦眼里,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2.在名句中选择
17个字给世界一个惊喜
屠呦呦说,当年研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应该是哪种植物,提取方法上也需要突破。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一天,屠呦呦重新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屠呦呦:“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破坏了青蒿的疗效?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
于是,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结果让屠呦呦非常兴奋,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
(二)素材这样运用
迟到数十年的荣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由父亲命名,源于《诗经·小雅》,意为鹿鸣之声,希望她平安快乐、自由自在。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这种植物,跨越2 000多年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当年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业内专家眼里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之际,海外舆论即称之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因为拉斯克医学奖在专业领域口碑极高,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共有80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份迟到的殊荣,给屠呦呦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夕阳红。
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团队,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6月,屠呦呦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里宣布。于是,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
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奖感言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沙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躯,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我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关于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故事
与爱因斯坦并列,入围“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竟是一位89岁的中国奶奶。
这里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可你是否知道,这片辽阔而充满野性的大陆,也是疟疾肆虐的地方!
2017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19亿疟疾病例,大约8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去非洲工作过的中国人笑称,没有得过疟疾,你都不算去过非洲。其实疟疾这个病,中国人并不陌生,它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后常常表现为发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俗称:打摆子!
上世纪60年代,疟疾开始在中国疯狂肆虐。是她用50年的求索、甚至不惜亲自试药,才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最有效、且廉价的青蒿素药物,她就是:屠呦呦。
没有人会预料到,“屠呦呦”这个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的名字。似乎在冥冥之中预言了,2000多年后,屠呦呦与诗句中的那株“蒿”的缘分。而这缘分也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命运……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陷入拉锯。无数士兵因为感染疟疾死亡。中国南方也成了疟疾重灾区。越南主席胡志明亲自来到中国,提出了支援抗疟药物和方法的请求,而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于是,在1967年,全国60多个单位,500名科研人员,一个特殊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代号“523”的使命,研究的重点是防治疟疾新药。
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了14年的屠呦呦,既是北京大学高材生,同时还具备中医背景,科研成果丰富且勤奋。于是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分配给她的任务是寻找抗疟新药。在此之前,美国曾耗资4.5亿美元,筛选了21.4万个化合物,想攻克这一人类难题,可惜他们全都失败了。所以当所有人走进实验室,面对着如此简陋的设备、如此艰苦的研究环境时,大家都产生这样的质疑:“人家美国那么先进的技术都不行,国内的条件这么艰苦,设备这么陈旧,我们能出奇迹吗?”屠呦呦听到大家的质疑后,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于是有着中医药工作经验的屠呦呦,带领小组成员,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老祖宗的智慧。他们走访了无数中医,研究了近千份的药方。当时有2000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一一实验排查。
屠呦呦就带领着小组的研究人员,每天没日没夜地翻阅这些书籍药方。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为了新药的研制,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于长时间的骨肉分离,女儿们都模糊了对妈妈的印象。甚至在之后有条件接女儿回北京时,女儿一度不想和妈妈回北京。那时候女儿们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为了科学,为了事业,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对于女儿心中的委屈和不解,屠呦呦只是简单地回答到:“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坚决让路的,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始终抱着为科学献身的态度!尽管每次想到两个孩子,她都会忍不住流泪,但她擦干泪水后,就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青蒿素”的研究。
研究的过程异常艰难,一次次实验,依然颗粒无收,时间一天天过去…
有一天,屠呦呦在查阅东晋医书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个两千年前的古老方法,让屠呦呦忽然意识到,青蒿或许就是治疗疟疾的良方。有了思路的屠呦呦,立即独辟新径采用乙醚,对青蒿进行低温提取。
在那个特殊时期。工厂停工,实验室关门,科研人员们只好买来7个大缸,来进行“土法”提炼。用于提炼青蒿的乙醚有毒,可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没有防护措施。导致科研人员们开始出现头晕眼花、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各种不适的反应。屠呦呦甚至因为长期吸入乙醚,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青蒿萃取液的实验过程复杂而又漫长。1次、2次、3次……189次、190次,他们的研究都以失败告终了。
终于,在第191次试验中,科研人员们发现了有效部分。于是他们将青蒿萃取液编号191,为了保密,取名为“191号”。
青蒿萃取液的成功提取,让所有科研人员重新鼓足干劲儿。然而就在他们夜以继日加大提取工作时,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又出现了波折。在一次狗疟用药实验中,有一只狗出现了毒性反应,这一毒性反应,让一些人开始怀疑青蒿的作用。但是,屠呦呦对自己研究出来的药物有着十足的信心,她决定以身试药。
于是,在1972年7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东直门医院,住进了三位特殊的“病人”。她们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来当“小白鼠”。刚刚得过病毒性肝炎的屠呦呦就是其中一位。为了验证药物的毒副作用,他们义无反顾地服下了远远超过治疗用药的剂量。一天、两天、三天……经过七天的焦急等待。屠呦呦三人在七天后,健康地走出了病房,科研人员们用事实证明了,青蒿提取物191号是安全的。
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开始进行推广应用。因为青蒿素的造价极为低廉,青蒿素更是被推广到全世界。
2015年,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球共治疗了2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问世大大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它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序曲就是一种准备。”2015年10月5日,上午11点30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她在致辞中说到:“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2019年4月22日,当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了一篇关于“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最新文章时,大家才突然明白,这个老人在大家还在为她的获奖喝彩时,她就已经开始在进行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了。这位停不下来的老人,始终坚信青蒿素的作用,一定不是单一的。于是,2018年,她的团队又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突破性进展。根据临床试验,团队早前发现的青蒿素,不仅对治疗疟疾有效,对治疗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达到80%和90%。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这个可怕的杀手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如果这项研究成功了,那将拯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今年一月,屠呦呦入围了,由英国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和她一起入围的,还有爱因斯坦、罗斯福、曼德拉、甘地、居里夫人等人。
今年9月17日,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
面对这些荣誉,屠呦呦说:“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责任。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把它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为人类造福。”(稿源:光明网)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suǐ (2)cuò (3)yǎn (4)yù (5)jǐ yǔ (6)zhèng (7)zhǐ
2.答案:(1)幸福;福气。祉:幸福。(2)特别珍贵的东西。(3)形容词,出于内心的。衷:内心。(4)君臣佐使 (5)沧海一粟
3.解析:(1)反映: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响: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声音从对面发出或折回。
(2)称颂:赞美,颂扬。词义较重一般对功德业绩卓著的人。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侧重喜爱并加以赞美,多用于口语。
(3)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前者侧重于“小”,后者侧重于“不值一提”。
答案:(1)反映 反响 (2)称赞 称颂 (3)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4.答案:诺贝尔生理学 共和国勋章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明确: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④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并希望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造福人类。
2.明确:从内因来看: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同时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医学,这些都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②锲而不舍。在抗疟研究这一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实验,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③重视古籍,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遇到困难时,她把目光投向历代中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取得了创新性突破。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外因来看:①中医药学是个巨大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②团队的力量。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在抗疟研究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项目”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
3.明确:在屠呦呦之前,也许有很多人都研究过青蒿,但是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可是屠呦呦做到了。她谦虚地说没有想到会被认可,在人生道路上,好像她选择这条道路和获得的成功都是一种偶然。可是,在人生道路上,偶然是实现人生飞跃的节点,更是必然的结果,只有努力和坚持的必然才能成就偶然。决定人生成败的并非命运之棋无常的落子,而是我们内在的品格与长久的积累。
在人生的路口,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方向,只要有和屠呦呦一样的努力精神和优秀品质,就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从必然做起,打造品质,积累努力,淬炼精神,从而走向成功。(共51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开卷有益】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这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2.写作背景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也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在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项目组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论。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继续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3.相关知识
(1)君臣佐使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君药: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②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症的药物。
③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④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
(2)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又叫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语言建构与运用
1.读准字音
(1)精髓 (2)重挫 .
(3)衍生物 (4)呼吁 .
(5)给予 (6)症候 .
(7)福祉 .
suǐ
cuò
yǎn
yù
jǐ yǔ
zhèng
zhǐ
2.理解词语(注意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福祉: .
(2)瑰宝: .
(3)衷心: .
(4) :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5)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幸福;福气。祉:幸福。
特别珍贵的东西。
形容词,出于内心的。衷:内心。
君臣佐使
沧海一粟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反响·反映
屠呦呦获奖演说真实 了自己带领研究团队艰辛而漫长的研究历程和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各界人士 强烈。
反映
反响
解析:
反映: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反响: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声音从对面发出或折回。
(2)称颂·称赞
十九大以来各种惠民政策不断推出。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纷纷 党和政府;文艺工作者勇于担负时代使命,贴近人民,采用多种文艺形式, 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时代。
称赞
称颂
解析:称颂:赞美,颂扬。词义较重一般对功德业绩卓著的人。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侧重喜爱并加以赞美,多用于口语。
(3)沧海—粟·九牛一毛
人生在世,虽为 ,也不能碌碌无为,而应该向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学习,学习她的探索精神和谦逊品质。她认为成功属于整个研究团队,她的贡献只是 。
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解析: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前者侧重于“小”,后者侧重于“不值一提”。
4.文学常识
屠呦呦,中国女药学家。因发现抗疟新疗法,先后获得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 或医学奖,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 。
诺贝尔生理学
共和国勋章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讨论
1.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明确:
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屠呦呦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和实验,终于研究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不辍研究;勇于成为试验新药疗效的志愿者。
④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并希望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造福人类。
2.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从内因来看:①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同时系统地学习过中国传统医学,这些都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②锲而不舍。在抗疟研究这一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实验,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锲而不舍,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③重视古籍,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遇到困难时,她把目光投向历代中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取得了创新性突破。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外因来看:①中医药学是个巨大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②团队的力量。祖国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齐心协力。在抗疟研究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项目”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
二、疑难探究
3.“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这段话中的“完全没有想到”和“从没梦想过”令人印象深刻,它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明确:在屠呦呦之前,也许有很多人都研究过青蒿,但是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可是屠呦呦做到了。她谦虚地说没有想到会被认可,在人生道路上,好像她选择这条道路和获得的成功都是一种偶然。可是,在人生道路上,偶然是实现人生飞跃的节点,更是必然的结果,只有努力和坚持的必然才能成就偶然。决定人生成败的并非命运之棋无常的落子,而是我们内在的品格与长久的积累。
在人生的路口,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方向,只要有和屠呦呦一样的努力精神和优秀品质,就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从必然做起,打造品质,积累努力,淬炼精神,从而走向成功。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2)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3)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礼物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自己成为青蒿提取物第一位实验者。受到屠呦呦的影响,科研组其他两位同志也做起“自身验毒”的实验,结果全都安然无恙。
随后,她赴海南疟区临床实践。海南昌江是当时的一大疟区,当地以脑疟为首的恶性疟疾已成不治之症,数日内便能致人死亡。屠呦呦用她的青蒿提取物,60天里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间日疟,也有恶性脑疟。结果疗效百分之百,用青蒿抗疟的疗法大获成功。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在屠呦呦眼里,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2.在名句中选择
17个字给世界一个惊喜
屠呦呦说,当年研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应该是哪种植物,提取方法上也需要突破。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一天,屠呦呦重新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屠呦呦:“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破坏了青蒿的疗效?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
于是,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结果让屠呦呦非常兴奋,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
(二)素材这样运用
迟到数十年的荣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由父亲命名,源于《诗经·小雅》,意为鹿鸣之声,希望她平安快乐、自由自在。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这种植物,跨越2 000多年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当年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业内专家眼里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之际,海外舆论即称之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因为拉斯克医学奖在专业领域口碑极高,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共有80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份迟到的殊荣,给屠呦呦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夕阳红。
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团队,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6月,屠呦呦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里宣布。于是,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阅读一
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奖感言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沙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躯,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我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阅读二
关于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故事
与爱因斯坦并列,入围“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竟是一位89岁的中国奶奶。
这里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可你是否知道,这片辽阔而充满野性的大陆,也是疟疾肆虐的地方!
2017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19亿疟疾病例,大约8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去非洲工作过的中国人笑称,没有得过疟疾,你都不算去过非洲。其实疟疾这个病,中国人并不陌生,它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发病后常常表现为发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俗称:打摆子!
上世纪60年代,疟疾开始在中国疯狂肆虐。是她用50年的求索、甚至不惜亲自试药,才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最有效、且廉价的青蒿素药物,她就是:屠呦呦。
没有人会预料到,“屠呦呦”这个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的名字。似乎在冥冥之中预言了,2000多年后,屠呦呦与诗句中的那株“蒿”的缘分。而这缘分也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命运……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陷入拉锯。无数士兵因为感染疟疾死亡。中国南方也成了疟疾重灾区。越南主席胡志明亲自来到中国,提出了支援抗疟药物和方法的请求,而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于是,在1967年,全国60多个单位,500名科研人员,一个特殊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代号“523”的使命,研究的重点是防治疟疾新药。
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了14年的屠呦呦,既是北京大学高材生,同时还具备中医背景,科研成果丰富且勤奋。于是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分配给她的任务是寻找抗疟新药。在此之前,美国曾耗资4.5亿美元,筛选了21.4万个化合物,想攻克这一人类难题,可惜他们全都失败了。所以当所有人走进实验室,面对着如此简陋的设备、如此艰苦的研究环境时,大家都产生这样的质疑:“人家美国那么先进的技术都不行,国内的条件这么艰苦,设备这么陈旧,我们能出奇迹吗?”屠呦呦听到大家的质疑后,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于是有着中医药工作经验的屠呦呦,带领小组成员,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老祖宗的智慧。他们走访了无数中医,研究了近千份的药方。当时有2000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一一实验排查。
屠呦呦就带领着小组的研究人员,每天没日没夜地翻阅这些书籍药方。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为了新药的研制,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于长时间的骨肉分离,女儿们都模糊了对妈妈的印象。甚至在之后有条件接女儿回北京时,女儿一度不想和妈妈回北京。那时候女儿们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为了科学,为了事业,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对于女儿心中的委屈和不解,屠呦呦只是简单地回答到:“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坚决让路的,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始终抱着为科学献身的态度!尽管每次想到两个孩子,她都会忍不住流泪,但她擦干泪水后,就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青蒿素”的研究。
研究的过程异常艰难,一次次实验,依然颗粒无收,时间一天天过去…
有一天,屠呦呦在查阅东晋医书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个两千年前的古老方法,让屠呦呦忽然意识到,青蒿或许就是治疗疟疾的良方。有了思路的屠呦呦,立即独辟新径采用乙醚,对青蒿进行低温提取。
在那个特殊时期。工厂停工,实验室关门,科研人员们只好买来7个大缸,来进行“土法”提炼。用于提炼青蒿的乙醚有毒,可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没有防护措施。导致科研人员们开始出现头晕眼花、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各种不适的反应。屠呦呦甚至因为长期吸入乙醚,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青蒿萃取液的实验过程复杂而又漫长。1次、2次、3次……189次、190次,他们的研究都以失败告终了。
终于,在第191次试验中,科研人员们发现了有效部分。于是他们将青蒿萃取液编号191,为了保密,取名为“191号”。
青蒿萃取液的成功提取,让所有科研人员重新鼓足干劲儿。然而就在他们夜以继日加大提取工作时,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又出现了波折。在一次狗疟用药实验中,有一只狗出现了毒性反应,这一毒性反应,让一些人开始怀疑青蒿的作用。但是,屠呦呦对自己研究出来的药物有着十足的信心,她决定以身试药。
于是,在1972年7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东直门医院,住进了三位特殊的“病人”。她们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冒着生命危险来当“小白鼠”。刚刚得过病毒性肝炎的屠呦呦就是其中一位。为了验证药物的毒副作用,他们义无反顾地服下了远远超过治疗用药的剂量。一天、两天、三天……经过七天的焦急等待。屠呦呦三人在七天后,健康地走出了病房,科研人员们用事实证明了,青蒿提取物191号是安全的。
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开始进行推广应用。因为青蒿素的造价极为低廉,青蒿素更是被推广到全世界。
2015年,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在过去几十年里,青蒿素在全球共治疗了2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问世大大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它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序曲就是一种准备。”2015年10月5日,上午11点30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她在致辞中说到:“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2019年4月22日,当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了一篇关于“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最新文章时,大家才突然明白,这个老人在大家还在为她的获奖喝彩时,她就已经开始在进行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了。这位停不下来的老人,始终坚信青蒿素的作用,一定不是单一的。于是,2018年,她的团队又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突破性进展。根据临床试验,团队早前发现的青蒿素,不仅对治疗疟疾有效,对治疗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达到80%和90%。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这个可怕的杀手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如果这项研究成功了,那将拯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今年一月,屠呦呦入围了,由英国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和她一起入围的,还有爱因斯坦、罗斯福、曼德拉、甘地、居里夫人等人。
今年9月17日,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
面对这些荣誉,屠呦呦说:“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责任。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把它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为人类造福。”
(稿源:光明网)
赏读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