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 《论语》十二章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知者不惑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归
2.克
3.道
4.言
5.兴
6.为
7.而
8.其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2.一日克己复礼
古义:
今义:一天;有一天。
3.《诗》可以兴,可以观
古义: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助动词,表示许可;助动词,表示值得。
4.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君子食无求饱
2.就有道而正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见贤思齐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譬如平地
7.请事斯语矣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句式:
译文:
2.如礼何
句式:
译文: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句式:
译文:
4.仁以为己任。
句式:
译文:
5.止,吾止也。
句式:
译文:
6.克己复礼为仁。
句式:
译文:
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我们平时要注意食无求饱,不能暴饮暴食。( )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人为鉴,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己。( )
3.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扬温润敦厚的君子之风,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文质彬彬、和谐包容。( )
4.刘笑任重道远,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对方得到满意的答复。( )
5.危急时刻,李憕对御史中丞卢奕说:“我们受国家重托防守洛阳,明知不敌,也要忠于职守,死而后已。”卢奕表示赞同。( )
6.电视剧《鹤唳华亭》以“礼制”营造出了克己复礼的整体氛围,展现了以含蓄、克制、隐而不发为特点的多重情感关系。( )
7.老师经常用功亏一篑的典故告诫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
2.“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是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又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
3.“乐”是一种技能,是“六艺”之一,也就是《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里的一种技能。( )
4.春秋时期,“士”的地位居于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也泛指读书人。( )
5.《诗》即《诗三百》,后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6.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等。( )
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这两句话来概括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
4.《<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 , , 。”
6.《<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填平洼地的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 ”。
7.《<论语>十二章》中,“ , ”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8.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的具体原因是“ ”和“ ”。
9.《<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
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 。 ”。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指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
13.《<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片段阅读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材料三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1.(1)在孔门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科中,子贡以 见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颜回死后“子哭之恸”的原因。
2.孔子如此喜爱颜回,但在材料三中,颜回死后,他的父亲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子为什么不答应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材料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材料三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3.材料一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义是什么
4.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孔子重视《诗经》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5题。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②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论语·季氏》)
5.《论语》中孔子将比喻修辞贯穿于与弟子的日常对话中,使要谈论的话题形象生动,令听者茅塞顿开。请对两则材料中画线句使用的比喻手法加以赏析。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③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夫水性虚而沦猗结,木体实而华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6.上述《论语》选段和《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质”各指什么
7.比较《论语》和《文心雕龙》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8.请解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上述材料中,孔子谈及了哪些学习智慧 请简要概括。每则限四个字。
模拟试题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孔子世家(节选)
司马迁
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纟免,八人衰绖,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釐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釐庙乎 ”已而果然。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 ”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 ”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B.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C.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俎豆,古代祭祀、宴饮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的意思。
B.衰绖,泛指丧服,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麻带为衰,披在胸前的麻布为绖。
C.小子,此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与“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小子”意义相同。
D.大夫,古代官职,先秦诸侯国在国君之下分别设有卿、大夫、士,大夫的地位仅次于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季桓子死前曾因没有好好任用孔子而错失使鲁国强盛的机会而懊悔不已,还嘱托季康子务必将孔子请回来匡扶社稷,季康子听从父亲的嘱托迎孔子回国。
B.子赣从孔子的感喟中得知孔子想要回到鲁国,于是就在送别冉求时特别嘱托,要求冉求任职后定要想方设法迎接老师回鲁国,第二年孔子就如愿回到鲁国。
C.孔子认为像长沮、桀溺这样的人连鸟兽都不如,天下混乱,时局动荡,君子理应四处奔走以改变动乱的局面,而不应该隐居山林追求安逸自在的生活。
D.孔子从荷蓧丈人回答子路的话中感知他是个有见识的隐者,后孔子派子路再次前往是希望能以君臣之间的大义告知丈人,这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
(2)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
5.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论语>十二章》有关章句,分析孔子身上具备的“君子”品格。(3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一、
同“智”,明智、聪明
二、
1.①称赞,称许 ②结局,归宿 ③同“馈”,赠送
2.①约束 ②能够 ③战胜,攻破
3.①才艺或道德 ②道理 ③路程 ④取道
4.①字 ②说 ③言论
5.①激发人的感情 ②起 ③发动
6.①堆积 ②是 ③做,实践
7.①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连词,表并列 ③连词,表顺承 ④连词,表转折
8.①代词,它的 ②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③副词,表示祈使
三、
1.两个词,然,这样;后,时间较晚,与“先”“前”相对,可译为“之后”“以后”。
2.一旦。
3.两个词,可,可以;以,用来。
4.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四、
1.名词作动词,吃
2.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3.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4.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5.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6.形容词作动词,填平
7.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五、
1.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译文:做事勤勉,说话谨慎。
2.句式:“如……何”为固定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等,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怎样对待礼呢
3.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
译文:君子对于义是知晓的,小人对于利是知晓的。
4.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以仁为己任”。
译文: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5.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6.句式:判断句,“为”表判断。
译文: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
7.句式:定语后置句,以“而……者”为标志。
译文: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吗
六、
1.√ 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指生活要有节制。
2.√ 见贤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
3.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一般用来形容人,不用来形容“社会风气”。
4.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此处强调刘笑能干,办事效率高,“任重道远”使用不当。
5.√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做某事。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6.√ 克己复礼:严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返回到礼制上。
7.√ 功亏一篑:伪古文《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七、
1.√
2.√
3. 《师说》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4.√
5.√
6.√
八、
1.朝闻道 夕死可矣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4.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5.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6.吾止也 吾往也
7.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8.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9.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10.人而不仁 如礼何
11.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2.克己复礼为仁
13.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片段阅读练
1.答案 (1)言语
(2)颜回安贫乐道,善于学习(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解析 (1)由材料二中“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可以看出,子贡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寥寥数语便点明了自己不如颜回的地方,言简意赅,这体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2)材料一主要突出颜回的安贫乐道,材料二主要突出颜回“闻一以知十”的学习能力。
2.答案 孔子曾经做过大夫,按礼的规定,大夫出门是必须坐车的。这表明孔子对礼的重视和维护,当人情与礼制冲突时,他选择捍卫礼制。
解析 要从孔子的话语中寻求依据,“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由此可知孔子曾是大夫,按礼制出门应坐车,这说明孔子对“礼”的重视和维护。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材料二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 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他啊,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材料三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置办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不过是说各自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徒步出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自做过大夫后,就不可以徒步出行了。”
3.答案 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解析 可联系“切、磋、琢、磨”四字来分析,这本是加工骨、角、玉、石等物的四道工序,是说这些事物经过加工会更完美,此处是比喻人即使有好的本质,也不能放弃学习,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4.答案 ①《诗经》能提高人的治国、交际、怨刺的能力。②《诗经》能使人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③《诗经》能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在礼、乐的熏陶下实现更高人格的养成。
解析 首先要从材料二、三中找出有关的文字。“可以兴……怨”是一个原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一个原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一个原因。然后结合句子意思进行概括,不能单纯翻译句子,如根据“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概括出“《诗经》能使人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这种人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而快乐,富有而喜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里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以往的事情,你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材料三 孔子说:“从学习《诗经》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善。”
5.答案 材料①:以“风”“草”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统治者的德行对百姓的影响。统治者德行善美,百姓就会修德向善;反之,统治者不修德向善,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孔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喻治国理政的道理,使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材料②: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这一生动的生活场景,比喻冉有、季路没有像盲人的领路人一样尽心尽力地匡正季氏的过失,阻止季氏讨伐颛臾。“虎兕”比喻季氏,“龟玉”比喻颛臾。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批评冉有、季路没有像管理员一样忠于职守,任虎兕跑出笼子,让龟玉毁在匣子里。这两处比喻,准确到位地表现了孔子对季氏发动侵略战争的否定态度,也形象地表达了其对弟子的批评。
解析 分析时要扣住本体、喻体,还要联系比喻生动形象的特点。就材料①而言,要注意“君子之德”“小人之德”这两个本体。风吹草,草就倒伏,表现了良好的德行对人的教化作用。就材料②而言,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要扣住“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及孔子对此的态度。第一处画线句中,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他对两位在其位的弟子“不持”“不扶”的做法进行了批评,强调为政需要扶持,辅助者要尽心尽力。第二处画线句中,孔子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颛臾被灭就好比龟玉在匣中被毁,会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译文]
①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 您想要行善,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
②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颛臾,从前先代的国君让它主管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属臣。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
冉有说:“季康子要这么做,我们两人都不想。”
孔子说:“求!周任有句话说:‘展现才能担任职务,没有这个能力就不担任这个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
6.答案 《论语》中“文”是文采,“质”为质朴;《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与“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解析 《论语》中的“文”与“质”讲的是君子的气质和修养。“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质朴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是文采。《文心雕龙·情采》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文中的“文”即“采”,是指文学作品的文辞、写作技巧等;“质”即“情”,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等。
7.答案 异:《论语》侧重于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既应该讲究文采等外在修饰,又应该有内在的仁德,内外兼修,缺一不可。刘勰将“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采”,用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认为形式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论语》中,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质兼备,方为君子;《文心雕龙·文采》中,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质也依赖于文。
解析 同: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贡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犬羊之鞟”,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与质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刘勰说“文附质也”“质待文也”,也认为“文”与“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异:《论语》中的“文”与“质”讲的是君子的气质和修养,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就应当质好文美。所谓“质好”就是具备孝、悌、忠、信、仁、义等内在的美好品质,即内在的仁德;所谓“文美”就是具有诗、书、礼、乐等文化修养的外在修饰,即合乎“礼”的外在表现。刘勰则将“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以水、木、虎豹、犀兕为喻,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参考译文]
②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质朴就可以了,要文采做什么呢 ”子贡说:“可惜呀,先生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采如同质朴,质朴也如同文采,那么去了毛的虎豹皮与去了毛的犬羊皮也就没什么差别了。”
③圣贤们的文辞,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这些文辞有文采还能因为什么 水的性质是虚柔的,因而波纹集聚;木的质体是实的,因而花就繁盛:可见文采是依附于本质的。虎和豹的身上如果没有花纹,那么去了毛的虎豹皮就和去了毛的犬羊皮一样;犀和兕的皮,还要涂上红色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泽:可见本质是需要文采来装饰的。
8.答案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解析 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启:开导。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发:启发。
9.答案 ①举一反三;②择善而从/谦虚好学/取长补短/自我完善;③学思结合/学思并重;④实事求是/诚实虚心。
解析 要抓住每则材料中关键信息来概括,如①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②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③中对“学”“思”关系的阐释,④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不再次去教他。”
②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在其中。选择他身上好的方面加以学习,选择他身上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
③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④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你懂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模拟试题练
1.C “尔”是“何不对曰”的主语,又是“由”的复指,其前应断开;“对曰”是“回答说”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其后断开;“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为并列成分,四者之间要断开。据此排除D项。
2.B “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麻带为衰,披在胸前的麻布为绖”错误。古人丧服中,披在胸前的麻布为衰,围在头上和缠在腰间的麻带为绖,衰、绖是丧服的主要部分。
3.D A项,“季康子听从父亲的嘱托迎孔子回国”错误。由“康子曰:‘则谁召而可 ’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可知,季康子并没有听从季桓子的嘱托迎接孔子回鲁国,而是听从公之鱼的建议征召了冉求。B项,“第二年孔子就如愿回到鲁国”错误。由原文“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可知,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迁居到了蔡国。C项,“孔子认为像长沮、桀溺这样的人连鸟兽都不如”错误。“鸟兽不可与同群”的意思是不该终日与鸟兽生活在一起,即不该过隐居的生活,而不是连鸟兽都不如。
4.答案 (1)从前我们前代的国君任用他却没有坚持到底,终究被别的诸侯国嘲笑。现在再任用他,如果又不能坚持到底,这样就会第二次被别的诸侯国嘲笑。
(2)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到了叶。叶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使远方的人归顺,使近处的人依附。”
解析 (1)先君:前代的国君。再:第二次。为诸侯笑:被动句。
(2)如:到……去。来、附:使动用法,使……归顺、使……依附。远、迩: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人、近处的人。
5.答案 ①坚守正义(追求仁爱),孔子拒绝回答卫灵公关于军队战阵的问题(孔子告诉叶公为政以德也可得分),可见他身上有坚守正义(追求仁爱)的品格。②安贫乐道,孔子“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他身上具备安贫乐道的品格。③志向远大(弘),面对混乱的时局,孔子立志匡扶社稷,努力传播自己的主张,可见其志向远大。④意志坚定(毅),面对众人的质疑以及统治者的不重用,孔子依旧坚持不懈,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见其意志坚定。(答出其中3点即可)
解析 “‘君子’品格”是答题的关键。可由《<论语>十二章》中所体现的安贫乐道、追求仁爱、重义轻利、虚心学习、意志坚定等品格入手,看文本中是否也有相关品格的体现,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如“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其安贫乐道;再如孔子始终没有放弃传播自己学说的信念,始终为匡扶社稷而游走于各诸侯国,体现了其意志坚定。
[参考译文]
有一天,卫灵公问起军队战阵的事。孔子说:“关于祭祀典礼的事我曾听说过,关于军队的事我不曾学过。”第二天,灵公正在和孔子谈话,见有雁群飞过,只顾仰望雁群,神色间并不在意孔子。于是孔子就离开卫国,又去了陈国。
夏天,卫灵公死了,册立孙子辄,这就是卫出公。六月,赵鞅(赵简子)把卫太子蒯聩接入卫国的戚城。阳虎让太子身穿孝服,让另外八个人穿麻戴孝,伪装成从卫都来接太子回去奔丧的人,哭着进了戚城,就住了下来。冬天,蔡国迁都州来。这一年正是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已六十岁了。齐国协助卫国围攻戚城,因为卫太子蒯聩住在那儿。
夏天,祭祀鲁桓公、鲁釐公的宗庙失火,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当时在陈国,听说鲁庙失火了,说道:“火灾一定发生在桓公、釐公的庙吧 ”不久消息传来,当真如他所言。
秋天,季桓子病重,乘着车望见鲁城,感叹说:“以前这个国家差一点就强盛起来了,只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才没有兴盛啊!”回过头对他的继承人康子说:“我如果死了,你一定会做鲁国的相;做了鲁相之后,一定得请孔子回来。”过了几天,桓子死了,康子接替了他的位置。丧事办完之后,康子想召孔子。公之鱼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国君任用他却没有坚持到底,终究被别的诸侯国嘲笑。现在再任用他,如果又不能坚持到底,这样就会第二次被别的诸侯国嘲笑。”季康子说:“那要召谁才好呢 ”公之鱼说:“一定要召冉求。”于是就派了使者召冉求。冉求将要启程时,孔子说:“鲁国人来召冉求,不会小用他,将会重用他。”就在这一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的那群学生,志向远大而对事缺乏谋略,他们的文章很有文采,造诣很高,我不知道要怎样来调教他们才好。”子赣知道了孔子想回乡,在送冉求时,就叮嘱他“如果被任用,设法让人来请老师回去”之类的话。
冉求离去后,第二年,孔子从陈国迁居到蔡国。蔡昭公要到吴国去,是吴王召他去的。此前昭公欺骗他的臣子把都邑迁到州来,后又将应召前往吴国,大夫们担心他又要迁都,公孙翩就把他射杀了。楚军来进犯蔡国。同年秋天,齐景公死了。
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到了叶。叶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使远方的人归顺,使近处的人依附。”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起孔子的为人,子路没回答他。孔子听说了,对子路说:“仲由,你怎么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学起道来毫不倦怠,教起人来从不感到满足,努力起来连饭也会忘了吃,求道有得时高兴起来,什么忧愁都可忘掉,甚至于连衰老就要到来也不知道了’等等。”
孔子离开叶,返回蔡国。长沮、桀溺两人一起在田里耕作,孔子认为他们是隐居的高士,就叫子路前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说:“那位手拉缰绳驾车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桀溺对子路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动荡不安的情形,但是有谁能改变这种局势呢 况且你与其跟着逃避暴君乱臣的人到处奔波,还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开乱世的人来得安逸自在呢!”说完,他们又不停地耕作起来。子路把经过告知了孔子,孔子怅然说:“我们不可以与鸟兽生活在一起。如果天下清明太平,那么我也用不着到处奔走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了。”
有一天,子路一个人走着,遇上一位肩上挑着除草用具的老人。子路问道:“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说:“(你们这些人,)不参加生产劳动,五谷也分不清楚,谁是你的老师 ”说完便拄着杖去除草了。子路把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那是一位隐士。”叫子路再去看看,老人却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