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领悟(wù) 彷徨(pánɡ) 栽种竹子(zhāi)
B.埋没(mò) 儒家(rǔ) 不知所措(cuò)[来 C.华裔(yì) 接触(chù) 一帆风顺(fān)
D.朱熹(xǐ) 测量(liáng) 丁肇中(zhà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有鉴于此 模式 B.格物致知 恐慌
C.袖手旁观 毅力 D.修身齐家 尊照
3.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去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填空:
①丁肇中是著名的美籍______物理学家,________奖获得者。
②“四书”指的是儒家主要经典《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后,班委会决定召开“漫话‘格物致知’”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名言指导我学习
学习了本文,同学们知道了实践对真理探索的重要性,请从你平时的积累中,写出两句论“实践”的名言或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格物致知”大家讲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你有过“格物致知”的经历吗 请给大家讲一讲。www.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创新未来我打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你将如何行动呢?是做明天的创新型人才,还是做死抠书本的书呆子?请写出你的打算,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练习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淡而求得。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的、有计划的探测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2·1·c·n·j·y
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了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⑥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21·世纪*教育网
⑦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6.所选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7.结合第④、⑤两段文字回答: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8.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说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今“实验”的区别。
9.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10.读第⑦段文字,在结尾加上一个以“所以”开头的结论性的句子。
参考答案
1.C 2.D 3.D 4.①华裔 ②《中庸》、《论语》、《孟子》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21教育网
5.答案(示例):【活动一】①知识是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②离开实践的希望,不过是一种空想。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教会我们如何增长智慧。(任选其二)
【活动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怎么办呢 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虽然牺牲了一块表,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活动三】在今后的学习中,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参与实践活动,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做一做。要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动手操作、主动思考探索、主动表达交流,并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具有敢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善于思考、认真实践、努力钻研,拥有不怕困难与挫折、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21cnjy.com
6.中心意思: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的弱点。www-2-1-cnjy-com
7.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有计划、有适当的目标,有眼光、勇气和毅力。
8.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是消极的袖手旁观的探索过程,而现今的“实验”是积极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测过程。2-1-c-n-j-y
9.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10.所以我们不能光埋头读书,要多动手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