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4 11: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的时间为 (  )
A.2世纪初 B.4世纪初
C.4世纪末 D.5世纪末
2.国王是最高的领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在这种体系下,各级领主依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欧政治制度是(  )
A.雅典民主制
B.封建等级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3.“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4.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连接这种关系的纽带是(  )
A.封臣服兵役
B.封君封赐土地
C.封臣向封君效忠
D.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
5.小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6.《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用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以自耕农为主体
7.“庄园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以手工业经济为主
8.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B.惩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C.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D.法庭维护领主利益,不限制领主特权
9.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
C.庄园法庭定期开庭,地点在庄园法庭内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10.有大量的文献表明,一旦领主违反惯例规定,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处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这说明(  )
A.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D.佃户一直受到领主的剥削和压迫
11.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 (  )
A.10世纪 B.11世纪
C.13世纪 D.15世纪
1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3.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4.“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这一段内容描述的是城市哪一居民的生活 (  )
A.商人 B.城市贵族
C.银行家 D.手工业者
15.下列选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关的是(  )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治和自由
③选拔官吏的需要 
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观察下面图示,促进罗马法律体系完善的关键人物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查理 D.查士丁尼
17.依据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
A.希腊雅典城邦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8.拜占庭帝国是当时“全世界船只云集的市场”,因专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以致帝国被称为“垄断的天堂,特权的天堂,家长式统治的天堂”。如果想了解这一帝国灭亡的历史,则必须了解(  )
A.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罗马帝国的强盛
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19.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东罗马帝国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3世纪,首都巴格达陷落
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20.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保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免遭毁灭 
②市民文化丰富 
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④大学的兴起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1)材料一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查理曼帝国是在哪一年分裂的?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
材料三 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结合材料三,说说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2、2012·河南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幅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
(2)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3)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就是“教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材料二:
材料三: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1)材料一中三处“口口”均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3)材料三中的封君与封臣有何关系?
答案
1-5CBBBB 6-10BCDCB 11-15AABDB 16-20DDDDC
21、(1)克洛维。843年。
(2)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皇帝制服世俗封建主,又在皇帝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
(3)教皇干涉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 
22.(1)①中国古代城市的绿化比西欧好。②中国古代城市规模比西欧大。③中国古代城市经济比西欧繁荣。④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比西欧宏伟。(可从建筑、绿化、服饰、出行方式、工商业发展等各方面思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封建社会。手工业和商业(工商业)。
(3)历史书籍、文化遗址、历史建筑群等。
23、(1)耶稣
(2)克洛维;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织在一起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