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
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 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
2.海底五彩斑斓的珊瑚是由珊瑚虫吸收海水中的钙和,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释放,但随着全球变暖,含量增加,海底珊瑚含量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吸收 B.植物呼吸作用放出
C.海水吸收过多使pH增大 D.珊瑚礁溶解是因为生成
3.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CH3CH2CH2CH2CH3、②、③、④、⑤。这些结构中出现重复的是
A.②③④ B.④和⑤ C.③和⑤ D.均不重复
4.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
C.
D.
5.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书面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为 B.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C.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乙烷的球棍模型
6.乙醇俗称酒精,75%的酒精能用来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的球棍模型:
B.酒精的杀菌消毒原理是让蛋白质变性,且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C.酒精可以通过大量喷洒来消毒,也可以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消毒
D.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蒸馏后即得乙醇
7.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一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禽类羽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⑥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8.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和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B.常温常压下,和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中所含键数目为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打开弹簧夹c,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水
B 水
C 饱和NaCl溶液
D 水
A.A B.B C.C D.D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酒精中加入少量钠块,有气泡产生 酒精中含有水
B 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亚硫酸钠样品已变质
C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强
D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2滴1%的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沉淀不溶解 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溴水 C.锌粒 D.碳酸氢钠溶液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等物质的量的该分子分别与足量和足量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该分子在铜催化下加热会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1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实验室制少量氨气 B.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C.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D.检验碳酸氢钠分解产物
A.A B.B C.C D.D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A 将盐酸滴入磷酸钙中得到 的非金属性强于P
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化合物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化合物中不存在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
D 向苯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为紫色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A.A B.B C.C D.D
15.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酸钾的电离方程式:
B.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二、非选择题
16.甲烷、乙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甲烷、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B.烷烃与卤素单质反应,可生成纯净的一卤代物
C.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
D.C2H4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3)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_____。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7.烷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_____ (填字母)。
A. B. C. D.
(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填字母)。
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
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D.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
②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请写出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 该烷烃存在同分异构体现象,用结构简式写出该有机物的所有结构___________。
(4)有机物C2H6O、C2H5Cl、CH3CH=CH2、C4H10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氯仿的电子式:_______。
(2)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使溴水褪色的原因_______。
(3)下图中,沸点反常的原因是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科学家首次运用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此工艺突破了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实现了人工可控,为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思路。在电催化过程中,科学家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合成为高浓度乙酸,之后进行生物合成,利用微生物对乙酸进行发酵,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未来,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药物等,只需保持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就可实现。该研究开辟了电化学结合活细胞催化制备葡萄糖等粮食产物及药物的新路径,是二氧化碳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1)运用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工艺,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_______
(2)根据元素守恒,在电催化过程中,仅用一氧化碳一种原料即可合成乙酸。_______
(3)未来,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可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药物等。_______
(4)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实现无机物向有机化合物的转化。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正确;
B.羟基磷灰石又称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正确;
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错误;
D.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正确;
故答案选C。
2.C
【详解】A. 由题意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释放,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释放,但是植物的有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B正确;
C.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导致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加,海水pH降低,C错误;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导致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加,海水pH降低,则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所有的碳原子在一条链上:CH3CH2CH2CH2CH3;拿下1个碳原子作为支链:;拿下2个碳原子作为支链:,所以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即上述结构中出现重复的是②③④,答案选A。
4.D
【分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该反应是乙烯的加聚反应,A不符合;
B.该反应是醇类的消去反应,B不符合;
C.该反应是烯烃的加成反应,C不符合;
D.该反应是酯类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符合;
答案选D。
5.A
【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乙醛含有醛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O,故B正确;
C.F的质子数为9,F-的核外电子数为10,则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
D.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其球棍模型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D
【详解】A.由于C原子半径比O原子半径大,而图中乙醇的球棍模型: 明显是O原子比C原子更大一些,故该球棍模型错误,A错误;
B.酒精的杀菌消毒原理是让蛋白质变性,但不是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通常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B错误;
C.酒精易挥发且易燃,故不可以大量喷酒来消毒,同时84消毒液又强氧化性,会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甚至发生自燃或爆炸危险,故也不可以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消毒,C错误;
D.CaO与水反应后,蒸馏得到乙醇,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属于蛋白质的变性,①正确;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甲醛有毒,②错误;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③错误;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禽类羽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④正确;
⑤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机物有毒,会污染空气,⑤正确;
⑥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属于油脂的皂化反应,⑥正确。
正确的有①④⑤⑥,故选A。
8.C
【详解】A.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密闭容器中, 2mol SO2 和 1mol O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 2NA ,选项A错误;
B.铁与浓硝酸在常温下钝化,选项B错误;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 11.2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2NA ,选项C正确;
D.常温常压下, 124g P4 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 P P 键,因此其中所含有P-P键数目为 6NA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D
【详解】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液不能充满烧瓶,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不溶于水,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导致烧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且反应后无气体剩余,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C
【详解】A.乙醇和水与钠反应都会生成氢气,所以当有气泡生成不能说明乙醇中有水存在,A错误;
B.硝酸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当生成白色沉淀时不能说明亚硫酸钠变质,B错误;
C.实验现象说明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离子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强,C正确;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2滴1%的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如果是盐析,则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沉淀会溶解,但实验现象是不溶解,所以不是盐析而是变性,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加到乙醇和乙酸中,前者变为紫色溶液,后者变为红色溶液,可以鉴别,A不合题意;
B.将溴水分别滴加到乙醇和乙酸中,均形成橙黄色溶液,不可以鉴别,B符合题意;
C.将锌粒分别加到乙醇和乙酸中,前者变为无明显现象,后者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可以鉴别,C不合题意;
D.将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滴加到乙醇和乙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可以鉴别,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B
【详解】A.分子中C、H、O原子个数依次是13、22、5,分子式为C13H22O5,A正确;
B.醇羟基、羧基和Na以1:1反应,且存在关系式2-OH~H2、2-COOH~H2,只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存在关系式-COOH~CO2,该分子中含有3个醇羟基、1个羧基,所以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错误;
C.分子中-CH2OH、-CH(OH)能被催化氧化,前者被氧化为醛基、后者为氧化为羰基,C正确;
D.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小试管口没有出气孔,试管内的空气无法排出,且收集氨气的导气管需深入到倒置的试管底部,故A错误;
B.铜导热性强,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能用铜质搅拌器搅拌,故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故C正确;
D.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
选C。
14.D
【详解】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形成的酸,不能说明的非金属性强于P,A错误;
B.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反应为紫色;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说明该化合物中不存在,B错误;
C.溶液中若含有溴离子则会被氯水氧化为溴单质,出现相同现象,故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错误;
D.碳碳双键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不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A.氯酸钾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 ,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选A。
16.(1) CH4+Cl2CH3Cl+HCl
(2)C
(3)B
【详解】(1)甲烷分子式为CH4,结构式为,除H原子外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其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多种有机物,其中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故答案为:、CH4+Cl2CH3Cl+HCl;
(2)A.甲烷为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共面;乙烯和苯均为平面形分子,所有原子共面,故A错误;
B.烷烃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的是卤代烃的混合物,故B错误;
C.C5H12属于饱和烷烃,其可能的结构有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共3种,故C正确;
D.C2H4为乙烯,C3H6可能为环丙烷或丙烯,两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A.乙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故A符合;
B.乙烯与氯气加成得到ClCH2CH2Cl,故B不符合;
C.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故C符合;
D.乙烯与HBr加成生成溴乙烷,故D符合;
故答案为:B。
17.(1)D
(2) CD 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
(3)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 4
(4)C4H10
【详解】(1)填充模型既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又能体现空间构型,所以最能反映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是D。
(2)①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气体一氯甲烷,所以液体不能充满试管,故A错误;
B.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氯气的量减少,所以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故B错误;
C.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有难溶于水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液体,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故C正确;
D.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试管内有少量白雾生成,故D正确;
选CD。
②氯气在饱和食盐水的溶解度小,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烷烃的通式为,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则14n+2=72,n=5,该烷烃的分子式为;该烷烃存在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 4;
(4)C4H10与甲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C4H10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18.(1)
(2)
(3)HF、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得多,液体汽化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能量多,所以沸点高
【详解】(1)氯仿为三氯甲烷,含有3个C-Cl键和1个碳氢键,C、Cl的最外层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2)SO2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沸点反常的原因是HF、H2O、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比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得多,液体汽化必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能量多,所以沸点高。
19.(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详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在电催化过程中,科学家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合成为高浓度乙酸,之后进行生物合成,利用微生物对乙酸进行发酵,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所以运用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工艺,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故正确;
(2)一氧化碳分子中不含有氢元素,由元素守恒可知,在电催化过程中,仅用一氧化碳一种原料不可能合成乙酸,故错误;
(3)由题给信息可知,未来,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药物等,只需保持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就可实现,所以未来,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可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药物等,故正确;
(4)二氧化碳为无机物,淀粉为有机物,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过程为无机物向有机化合物的转化的过程,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