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4 14: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2.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的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的传统道德和文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C.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全部是糟粕
6.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识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7.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将矛头直指(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8.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成为时尚。学校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学者们还编写了许多白话书信,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白话文逐渐普及。这一过程反映出(   )
A.新道德战胜了旧的封建礼教
B.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
C.民主与科学改变了黑暗政治
D.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
9.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此诗的发表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张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提倡白话文
10.如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11.这部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的形象以及自述式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这部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C.《尝试集》 D.《敬告青年》
12.下面的资料为新潮社社团杂志的征稿要求,其反映的历史现象会出现在( )
须与本志有精神之同情 其古典主义之骈文与散文概不登载句读须用西文式 小说、诗、剧等文艺品尤为欢迎但均以白话新体为限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3.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它”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资政新篇》和天京事变 B.《时务报》和百日维新
C.《民报》和武昌起义 D.《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广泛传播的表现有( )
①出现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②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启蒙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保路运动 D.三大改造
16.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救亡图存 D.民主科学
18.孩子给父母写信的称呼,由“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得益于(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孙中山的《讨袁檄文》
1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20.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
A.深化了民主与科学意识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春秋》学博士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请求“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为了达到扫除“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的目的,提出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儒家思想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
22.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今年(2011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试举出该事件的代表人物.(一位即可)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
1-5DDDBB 6-10CDBDA 11-15ADDAB 16-20CDBCA
2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民主和科学。
(3)儒家思想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增加新的内涵。
22、(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
(3)辛亥革命;孙中山;100周年。
(4)新文化运动。
(5)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