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语境,认识“满载而归、榕树、凤凰树、石凳、亚热带、栽种、海鸥”等词语,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载”2个生字,能理解“镀”“躺”的含义和作用。
2.借助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上、海滩两个场景的美丽。
3.能积累课文优美语言,用描写景物颜色、动作的关键词句,介绍家乡玉环海滨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能积累课文优美语言,用描写景物颜色、动作的关键词句,介绍家乡玉环海滨的美景。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引入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滨小城。
2.理解课题: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为是海滨小城?
3.理解“滨”的意思。
“滨”就是水边的意思,可见这座小城是靠近大海的,那靠近湖的地方就叫——湖滨,靠近河的地方就是——河滨。
4.联系生活环境,出示玉环美景图,我们玉环也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
5.联系作者的家乡广东,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家乡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海滨小城?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理解生字“滨”,发现海滨小城的特点,感受海滨小城“玉环”的美丽。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1.情境中认识生字:海鸥、栽种、亚热带、凤凰树、榕树、石凳、满载而归。
2.识记巩固生字
(1)识记“载”和“栽”
①对比观察生字“载”和“栽”。
②儿歌识记“载”:有木栽树木,有车载货物。
③书写“载”,说明注意点:书写先写竖再写提,斜钩要舒展,小撇巧穿插。
(2)识记“胳臂”
①联系生活,理解“胳臂”。指一指,你们的胳臂在哪里。
②句子中辨析多音字“臂”,出示句子:你看他胳臂上的肌肉就知道他臂力惊人。
3.寻找关键句,提取关键词
(1)出示初读任务: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说出了海滨小城的特点?
(2)课文关键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3)提取关键词:美丽、整洁。
(4)小结:同学们,像这样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关键句。像这样表示事物特点的词语我们可以称为是关键词。
4.思维导图,梳理结构
(1)出示思维导图: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完成作业本第4题。
(2)交流,梳理5个地点。
(3)看看题目,再看看这5个地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课文从海滨写到小城,先后介绍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等5个场景。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情境中识记生字词,寻找关键词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海滨小城介绍的地方。
第三板块:走进海滨,体悟美丽海景
过渡:我们先走进海滨小城边上的大海。
1.朗读感悟海上美景
①圈出海上有哪些景物。
②用横线划出景物特点。
③变文本形式,小诗中体悟美感。
④引导从颜色词中感受海滨小城的色彩丰富。
⑤小结:课文抓住了这么描写颜色的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滨小城海面上的美丽景色。
⑥师生配合朗读,读好短语,读美句子。
2.观察发现海面变化
(1)文本中发现变化:金黄色的景色变化。
(2)发现“镀”字妙用:
①偏旁中理解“镀”的意思:“金字旁”说明与金属有关。
②理解“镀”的本意:在一种金属上均匀地涂上另一种金属。
③联系课文,释义“镀”:朝阳洒在景物上,给所有的景物均匀地涂上了一种金黄色。
④小结:“镀”这个关键词写出了海滨小城大海的美。
(3)朗读中明确变化:
①师生活动朗读:机帆船(棕色——金黄)、军舰(银白色——金黄色)、(海鸥——白色的、灰色的)、云朵(海鸥一样的颜色——金黄色)
②图片出示发现变化。
3.配乐朗读海上美景
4.自主学习“海滩”美景
(1)方法小结:先圈出景物,再画出关键词,最后读美短语,读美句子。
(2)方法实践:
①圈划景物及关键词。
②联系生活理解“躺”,结合文本理解贝壳“寂寞”的原因,发现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男女生合作朗读。
(3)课堂小结:作者通过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海滨小城大海和沙滩的美丽。
5.课堂练笔,介绍家乡海滨
(1)我们的家乡玉环也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玉环海滨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玉环海滨图片,感受海景的美丽。
(3)课堂练笔
出示练笔要求:①使用上颜色、动作等关键词,写出景物的特点。②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把画面写美。③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美观,格式正确。
(4)学生评价,修改练笔。
6.课堂总结: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小城中庭院、公园、街道的景色。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学。通过朗读、寻找关键词,感受海滨小城海上、海滩风景的美丽。在练笔中,感受家乡玉环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