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4 20:0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
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数学的运算规律。
(板书课题:买文具)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
(1)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2)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对上一单元计算工具的简单回顾,直接引出本节课运算方法的学习,开门见山地指出数学中运算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后面的新知。
二、探究新知
1.交流算法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综合算式: 22×3+24÷4 =66+24÷4 =66+6 =72(元)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并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在多样化的算法中体会算理,发展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质疑。
师: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正确吗?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小结: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他把乘和除这样的同级运算分成了二步进行,在书写上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使过程更为简练。(师板书算式): 22×3+24÷4 =66+6 =72(元)
3.总结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下面计算试题: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
(1)在加减乘除混合计算的试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4.尝试探索。
课件出示教材 “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板演。(课件呈现): 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用“[ ]”来表示。
师根据生答小结(课件呈现):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教材练一练第3题。
全班齐练,指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最后一道练习,教材练一练第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含有小、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运用适当的方法判断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解决混合运算的问题及书写格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师根据生答,课件呈现)
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