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0老人与海(节选)(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0老人与海(节选)(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4 13: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10 *老人与海(节选)

一、重点剖析
节选部分中,老人与鲨鱼进行了几次搏斗 对象分别是什么鲨鱼 鲨鱼数量是多
少 老人每次搏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 结果怎样
答案
搏斗次数 对象 数量 所用武器 结果
第一次 尖齿鲨 一条 渔叉、 绳子 杀死尖齿鲨,绳子断了,渔叉沉了,大马林鱼被咬掉约四十磅肉
第二次 加拉 诺鲨 两条 船桨、 刀子 杀死一条加拉诺鲨,另一条“溜走了”,刀子钝了,大马林鱼被咬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 铲鼻鲨 一条 船桨、 刀子 铲鼻鲨被刺中脑袋后沉入水中,刀刃断了
第四次 加拉 诺鲨 两条 棍子 两条加拉诺鲨受重伤,大马林鱼有一半被毁,老人的手痛得厉害
第五次 鲨鱼 成群 结队 棍子、 舵柄 棍子丢了,舵柄断了,老人极度疲乏,大马林鱼只剩残骸
本文除了有关老人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时的动作描写之外,还有大量的人物
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如果说动作描写是为了表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话,那么内心独白则是为
了表现老人与自己的较量。从文中的许多内心独白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老人灵
魂深处的两个影子:一个衰老、疲乏,被搏斗弄得筋疲力尽,在疲惫、痛楚中走到
体力和意志的极限,走到崩溃的边缘,多少次几乎都要被击垮了;另一个却理性、
忍耐、倔强、坚持,不给自己留退路,为自己鼓劲加油,用必胜的信念一次次把软
弱退却的念头打消,最终战胜了自己。老人的内心独白,展示的是老人与自己的
心理较量的过程,这样写更有利于刻画老人勇敢、坚毅、刚强、不肯服输、绝不
言败的硬汉形象。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以
及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而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是小说的重要
内容。
海明威曾说,在这部小说中,“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片真正的大海,一
群真正的鲨鱼……如果我的描写足够精彩和真实,那么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
西”。结合课文节选部分,谈谈你对“真正的老人”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案 小说中的老人取材于真实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逼真的描写让我们看
到了一个“真正的老人”:几十年的捕鱼生活使老人很有经验,很有智慧,他对自
己的行动充满自信;几十年的捕鱼生活也让他历练出了特有的沉着、冷静和理
性。但他也有软弱,也有恐惧。生命的衰老和长时间的搏斗使他极度疲乏,头晕
眼花,站立不稳,双手无力,伤处疼痛,这些都真实可见。主人公首先是一个真实的
老人,然后才是一个英雄。如果把他写成一个没有弱点的英雄,反而失去了真实
性,也失去了作品特有的意义。老人历经沧桑磨炼出来的坚忍、刚毅和不服输、
不言败的精神,使他能在极限的边缘挣扎、坚持。正因为如此,这个形象才真
实、丰满,才能“意味着许多东西”,这个形象才成了世界文学画廊中卓越的
“硬汉”典型。
海明威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高度抽象化,吸引读者去探
寻“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冰山”原则)。请谈谈文中的“大海”“老
人”“马林鱼”“鲨鱼”各象征了什么。
答案
形象 象征意义
大海 小说中的大海象征着整个世界,是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大海为他准备了神秘的大鱼,为他提供了展示勇气和毅力的场所。
老人 他代表着整个人类,在他的身上有一次次失败的记录,更有着一次次抗争的勇敢和对梦想的执着,他是“强者”的化身,是人类尊严的象征。
马林鱼 自然的壮观与伟大的象征。它大而且美,比老人的渔船还长,风度优雅,作为一种形象而与孤独的老人和飘零的船只形成对照,也折射出作为它的追捕者与征服者的老人那副干瘦的躯干中所蕴含的力量。
鲨鱼 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
老人拼死搏斗得到的大马林鱼,最后却在鲨鱼一次次进攻下被全部吃掉,回到
海港时只剩下一副残骸。老人一无所获,似乎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为什么人们
评价《老人与海》时却说它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答案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的典型。他孤身一人出海捕鱼,但运气不
佳,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但他不服输,继续出海远行,经过三天两夜
的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航途中,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了。
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似乎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笔下,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
头的英雄,是一个无论在多么艰苦、凶险的环境里,都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
和智慧顽强拼搏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一个人可以
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不仅是圣地亚哥的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它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是作者海明威的人生观与价值
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进行不懈的抗争。虽然
人生下来会面临来自自然与社会的种种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
体消灭,但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
远是胜利者。圣地亚哥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坚毅、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
精神上的胜利者。
二、写法赏析
电报式风格
海明威的作品,得力于他多年做新闻记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
的“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单纯集中
课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圣地亚哥,情节也主要是围绕老渔夫圣地亚哥
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展开的,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稿件
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1000多
页那么长,写小说里村庄中的每个人怎样谋生,怎样出生,怎样受教育……”,然而
他删去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甚至议论的
部分,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情节单纯而集中。
2.叙述直截了当
海明威在写作时,避免过多地使用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尽量采
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语言准确生动。课文中,在塑造
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
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应战,等等,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
现的情形:“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
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
出现在太阳底下。”这段文字叙写鲨鱼的凶猛、迅捷,紧迫的形势立刻展现在读
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3.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老人与海》的细节描写充满真实性,和新闻报道一样精确、客观。
如文中对灰鲭鲨的“牙齿”的描写:“在它那紧紧闭合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全都
朝里倾斜,这和大多数鲨鱼的牙齿不同,不是那种常见的金字塔形,而是像爪子一
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
锋利的切口。”作者描写时尽力避免使用抽象的修饰词,多使用名词,如“金字
塔形”“手指”“刀片”,用视觉形象调动读者的感受;同时还通过与大多数鲨
鱼、老人的手指进行比较,起到情感暗示的作用——这条灰鲭鲨不同于其他凶残
可恶的鲨鱼,它是美丽而崇高的,像圣地亚哥一样无所畏惧、勇猛强悍。
再如文中对圣地亚哥的“手”的描写:“老人系紧帆脚索……尽量轻地举起来,
因为双手疼得不听使唤了。接着,他张开手,轻轻地握住船桨,双手松弛下来。他
又紧紧地攥起手,让它们忍着疼痛不畏惧。”老人握住船桨时的艰难、双手不听
使唤的无奈、用意志对抗疼痛的坚韧、紧紧攥起手时的疼痛被展现得淋漓尽
致。作者似乎只是在作简单的记录,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其中含而不露的情感。
4.表达含蓄凝练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中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八
分之七隐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
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鲨鱼的头从水里钻了出
来……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这本来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
者读来却会自然生出同样的感受,与老人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另外,为使“水
下”的部分深厚阔大,海明威还借助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含深意。
三、思维提升
有人说“人与自然是对立的”,有人说“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请结合《老
人与海》这篇小说,谈谈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观点一 人与自然存在对立的关系。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在开头就交代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连着八十四天没有捕到
鱼,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主人公圣地亚哥继续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
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由此可见,老人与海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是掠夺与被
掠夺的关系。尤其是小说中描述老人和大马林鱼、鲨鱼搏斗的部分,非常明显地
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观点二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在《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中,老人与海相依为命,融为一体。老人非常熟悉大海,
似乎对大海中的一切了如指掌。同时,大海不仅为老人带来了生存的力量、希望
和欢乐,也带来了失望和磨难。在大海中,老人能够利用自己高超的捕鱼技术获
取食物,他坚定的生活信念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由此得以体现。老人虽然需
要从大海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但也热爱大海,将大海视为生存下去的希望,将大
海中的生物当作朋友。由此可见,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如今,人类正面临着各种生存危机,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与自然和谐共
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改变人类的中心主义思
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做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感恩自然,实现可持续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