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小说解决高中所有小说考点
第一篇《百合花》解决高中所有小说考点
1、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2、分析归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细节和伏笔的妙处。
3、小说中对话描写的作用。
4、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5、小说主题思想的探究。
6、如何归纳小说的艺术特色。
7、独特的女性视角有何作用?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思考“我”叙述视角的作用。
小任务1:阅读小说,标上序号,梳理情节。
【提问】请用自己的话,把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一下。
【明确】故事从“我”在被分配工作时,结识了一个老实腼腆的通讯员开始。通过谈话“我”得知他是老乡。在为部队向人民借被子时,通讯员开始找了一个新媳妇借,但没有借到,“我”得知后主动帮他,最终从新媳妇那里借到了那床漂亮的嫁妆——底上缀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还把衣服挂破了。接着,他完成护送任务返回部队,还给“我”留了两个干馒头。后来,“我”在部队帮忙擦洗伤兵,找来帮忙的妇女,当中就有新媳妇。在送来的通讯员当中,我看见了那个挂破的衣服,便知道是他,很担心,从他的战友口中得知他是为了保护医护队才受的伤,待医生到来,通讯员已经牺牲,而那个新媳妇却在专心致志地为他缝衣服,并把自己的嫁妆——百合花被子盖在了他身上。超然客公众号
【提问】小说巧妙地选取了发生在一天一夜24小时的三件事,请用三句话概括。
【明确】1.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2.小通讯员跟“我”去借被子;3.小通讯员牺牲。
【提问】如果按小说传统的四部分结构划分,可以划为四部分。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小说各部分的内容。
开端(1-23)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带路) 发展(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借被)
高潮(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牺牲/献被) 结局(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盖被)
小任务2:分析“我”在故事叙述中的作用
【提问】“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小说的次要人物一般的作用:
①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变色龙》中的巡警叶尔德林;
②牵线搭桥,串起主要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孔乙己》中的店小二;
③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彩基调的作用,如《变色龙》中的众人;
④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明确】①“我”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起着贯穿全篇的作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我”的观察表现出来。
②“我”是整个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是故事的一部分,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超然客公众号
③“我”的形象也表现了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利落”和“主见”。
注意:如果要问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应该如何作答?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3.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4.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与伏笔的高妙
1.小通讯员 【提问】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我”是整个故事的串联者,那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重点研读关于小通讯员的细节描写】
细节一:“伪装”
第一次是在去包扎所的路上,“我”看见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是装饰点缀。”
第二次是“我”目送他走远了,“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作用:把小通讯员那纯朴、自然的情趣表现了出来。还显出这个小战士的天真、孩子气或是涉世不深,体现了小通讯员的青春活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超然客公众号
细节二:“馒头”
第一次是在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二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对我说:‘给你开饭啦。’”
作用:塑造他体贴、关心他人的好品德。同时,也激起了读者对这个小通讯员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失去这么好的战友而悲痛蓄势。
第二次当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还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衣肩上的破洞,“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的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作用:“我”睹物思人,勾起“我”对小通讯员的深切思念。通过这“饱含着战友之情”的二个馒头,深切表达了“我”痛失战友的内心悲痛之情,“立片言而居要”,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细节三:“衣肩上的破洞”
第一次是在借被时,由于羞涩、慌张,小通讯员在接过新媳妇递过来的新被转身走时,不小心,衣肩上挂破了个洞,而且高低不肯让新媳妇缝补。
作用:这既照应了前文写的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当然还带有一点对新媳妇的愠意。
第二次是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我”看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就让他走,现在至少要裸露一个晚上的肩膀了。”
作用: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也写了“我”后悔的心情,细腻地渲染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惦念、关怀,为下文写小通讯员负伤牺牲埋下伏笔。
第三次,小通讯员躺在门板上,新媳妇看见衣肩上的破洞,发出惊叹。超然客公众号
作用:这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队抬回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小通讯员,而且还说明他从包扎所回到团部后,一直都无暇顾及这个破洞,使小通讯员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愈加高大起来。
第四次,新媳妇“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可新媳妇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她不要缝了”,她却异样地瞟了“我”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着”。
作用: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感情:有对当初小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饱含着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文字跌宕起伏,并唤起了读者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高低不肯让人缝补……
其他描写方式举例:
(1)动作描写。小通讯员没借到被子被“我”批评和在新媳妇手中接过被子的尴尬动作,都体现了革命战士憨厚朴实的纯朴美。
(2)对话描写。小通讯员几次与“我”的对话都言之不尽,体现了单纯的年轻战士的纯真美。
【思考12-23段的对话有哪些作用 】
【明确】①在对话中交代人物的身世,不花专门章节来介绍,使行文紧凑;②描写对话,便于引出对小通讯员神态、心理的描写,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
(3)行为描写。小通讯员将自己积攒的口粮留给我,体现了革命战士互相友爱的善良美。
(4)第8节末“他见我挨他坐”后对“他”描写神态描写,写出小通讯员的腼腆、羞涩、局促,表现出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5)侧面描写。第53、54两节,作者通过担架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侧面烘托小通讯员为了救助战友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2、新媳妇
文中新媳妇和小通讯员见了几次面,从每次见面中可以看出新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新媳妇初遇小通讯员:拒绝了小通讯员的借被要求。(虚写)
【提问】如何理解新媳妇拒绝小通讯员的借被子?会矮化新媳妇的形象吗?
【明确】新媳妇对于借被子一事,体现出不舍与犹豫的特点,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新媳妇有些不舍是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唯一的嫁妆,凝聚着新媳妇深深的情感,她会犹豫是必然的。从身份而言, 她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要将自己唯一的嫁妆盖到陌生的男人身上,不舍之中还有一些害羞。想必她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并说过类似的话,通讯员才有了“老百姓死封建”的抱怨。
2.新媳妇再遇小通讯员
【提问】“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的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做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明确】美丽、羞涩、爱笑,这位农村新媳妇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她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条里外全新的上面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无私地借给军队,让人不禁感动。不是因为有觉悟,而是淳朴的人情和女性的善良使她这样做。
【提问】最后,新媳妇还是借了被子,说明什么?
【明确】听完“我”说完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后,她犹豫过后,转身进去抱被子了,真实的内心斗争之后的选择彰显出她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
【提问】当小通讯员不小心把衣服挂破了时,“她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说明新媳妇什么特点?
【明确】温柔细心。
3.新媳妇寻找小通讯员
【提问】她来给包扎所帮忙时,寻找小通讯员,还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这些描写说明新媳妇怎样的变化?超然客公众号
【明确】由之前的拒绝,到答应借被子,再到这里的心有愧疚之意,写出了她内心的转变过程。
4.新媳妇三遇小通讯员
【提问】通讯员已经牺牲,明知为通讯员补衣服已经没有实用的意义,新媳妇为什么还缝补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把结婚用的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
【明确】小通讯员的牺牲成了彻底打开了她内心的钥匙。面对这个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别人的年轻人,她心底最美的人性完全被激活了。
缝衣洞和盖被子是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的倾泻。一是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二是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三是对这个年轻可爱生命骤然离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
5、小结新媳妇形象:
小说通过描写新媳妇的内心变化,突出她纯洁的人性之美。她具有美丽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果断、坚毅等形象特点。
6、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
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
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
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
三、品析环境描写,思考特殊段作用
小任务1:分析环境描写
【提问】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中秋”除了交代季节,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文设伏,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小通讯员在这一天牺牲了,为后文产生悲剧力量蓄势。
【提问】第4段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作者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运用听觉描写点明人物处在残酷的战斗之前,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现了“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提问】第45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满月、野火、照明灯,展现了战场的氛围,烘托了“我”对敌人和战争的憎恶之情;②环境描写突出“白夜”,彰显攻击战难打,为通讯员牺牲作伏笔。
【提问】第47段描写中秋节情景,有哪些作用?
【明确】①在结构上,照应开头的“一九四六年中秋”;②中秋是团圆节,是全家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节日,写中秋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后面战地情形的紧张形成对比;③让“我”自然联想到同乡的小通讯员,便于写出“我”对小通讯员的牵挂。
小任务2,归纳总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以下几点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为情节发展奠定基础。(2)衬托角色活动,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3)揭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4)渲染气氛。(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深化小说的主题。
四、主题思想探究
概述:这篇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探究:《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文中写到小通讯员插在枪口上的几根树枝,与其说是伪装,不如说是点缀装饰,后来“他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和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些描写无不是在写小通讯员的爱美之心。超然客公众号
而小通讯员不好意思和女同志同行;在得知向新媳妇借来的被子是人家唯一的嫁妆时的内疚不安和对新媳妇的同情;新媳妇在护理伤员时羞涩得只同意给“我”打下手,以及对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牺牲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人性至爱。小通讯员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担架员生命的英雄壮举,是至高至善的人间至爱,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通过三个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谱写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在通讯员和“我”之间,作者让“我”对通讯员建立起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
但它又不是一见钟情的男女间的爱情。“我”带有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是一种复杂微妙得无以言表的美好情感,至于维系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关系纽带,同样也是一种圣洁美好的感情,正如被子的百合花图案一样纯洁。作者之所以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是要用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战士。一位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当他献出一切的时候,他也得到了一切:洁白无瑕的爱,晶莹的泪。
五、分析“百合花”的内涵与作用
【提问】文中的百合花被反复出现,作者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意蕴?(提示:小说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明确】“百合花被”在文中共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我”与通讯员借到被子。先写小通讯员碰了个钉子是为了强调的是被子的珍贵,反衬出新媳妇终于舍得献出来的难能可贵。新媳妇毕竟是有觉悟的农村妇女,尽管她拿出新婚的被子也曾可能有过思想斗争,
第二次是新媳妇来到包扎所帮忙,她把别家的几十条被子铺在屋里,而把自己的爱物铺在外面的屋檐下。第二次出现,作者似乎是不经意地捎带一笔,但它为后文小通讯员被抬到包扎所时,被人随手拿起新媳妇的被子盖上作伏笔。因为战斗打得很艰苦,伤员在增加,铺位已经占满,这样,通讯员被抬下来放在门外的铺位上就理顺情合了。内涵:①洁白美丽的百合花,是新媳妇美丽形象的象征,象征着小通讯员、新媳妇和 “我”这些普通人纯洁美好的心灵;②也是高大英俊、视死如归的青年战士的衬托;③新媳妇最后用百合花被包裹青年战士,象征了这种超越了人世间一
切血缘亲情的军民间最圣洁最无私的感情。
其它作用:①“百合花被”也是线索之一,串起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更合理。②百合花是新媳妇被子上的图案,她把自己唯一的嫁妆——印有百合花图案的被子献给牺牲了的战士,以“百合花”为标题,可以概括小说的基本情节。
总结: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征。《装在套子里的人》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清兵卫与葫芦》 3、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项链》 《药》 4、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祝福》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引发读者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或: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牲畜林》《荷花淀》《在烈日和暴雨下》 7、作为情感的载体,寄托作者情感。《狂人日记》8、运用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象征、比喻、双关等) 《变色龙》9、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祝福》
六、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纵观全文,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富有诗意的对比手法。
第一处是小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医生与“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小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小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小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2、选材讲究,以小见大。
作品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设为背景,从几件平凡的小事入手,深入挖掘,展开对军民关系的描写,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超然客公众号
就人物而言,两个主人公都不是那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普通平凡、有血有肉的战士和老百姓。如小通讯员是年轻而充满稚气的,是又好笑又可爱又有点傻乎乎的,新媳妇也是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作品选取了大时代中的小浪花,浪花虽小,但和大时代相通。
3、结构严谨,重视细节。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设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结构严谨。比如,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新媳妇的百合花新被等。这样的设置使文字跌宕有力,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出来。比如,“我”起初对通讯员生气,接着对他产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的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严谨,耐人寻味。
4、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语言
《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8] 。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 。
例如,“我”与小通讯员对话:“你多大了?”“十九。”“参加革命几年了?”“一年。”“你怎么参加革命的?”“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这段话介绍了通讯员的出身、年龄、身世,又揭示了他舍己救人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帮”和“跟”字,前者点出了通讯员的阶级地位和生活境况,后者则表现了他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的革命要求 。
在谈到借被子被拒时,小通讯员说:“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这两句
话表达了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不满,也为下文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在女同志面前羞怯、不善言辞的窘态
5、女性视角,诗情画意。
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使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通过“我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的色彩。比如,“我”想象通讯员在家乡天目山拖毛竹时的情景:“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着墨不多,却令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附: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④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和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
第二篇小说阅读吃透所有知识点
你我之罪
周海亮
兵走进宅院,宅院寂静无声。牛安然地嚼着枯草,雪花飘落一地。这里仿若世外桃源!可是兵知道,几分钟以前,一名叛军逃了进来。也许叛军早已翻墙而逃,也许他藏在牛棚里,藏在地窖里,藏在大树上,藏在某扇门的后面,甚至,藏在一片雪花下,一粒尘埃里。兵全神贯注,嘴角抽搐,心脏蹦到喉咙。宅院空无一人,然而兵的眼睛里,只有枪口,枪口,枪口……
一扇门猛地打开!兵惊骇,鱼跃,翻滚,射击。扣动扳机的瞬间,兵后悔了,他做一个探身的动作!似乎想将射出的子弹塞回枪膛。子弹钻进女孩的额头,女孩灿烂的笑容!甚至来不及完全绽放。
女孩只有五六岁。也许她正在与自己捉迷藏,也许她在门后面睡过去又醒过来,也许,她将端着步枪的兵,当成装扮怪异的圣诞老人。她轻轻倒下,如同一片雪花飘落。
兵仰面跌倒,似乎中枪的变成自己。兵全身颤抖,包括眼珠和舌头。恍惚之间,兵认为他杀死的,是他的女儿。
女人哭嚎着冲进院子。她跪倒在女孩身边,撕扯着自己的胸口,呼喊着女孩的名字。她转向兵,嘶叫着,“为什么要杀死我的女儿?!”
“我不是故意的!”兵手脚并用,后退着,“原谅我。”
“你杀死了我女儿!”
“原谅我吧!”兵挣扎着站起来,给女人跪倒,“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女人凄厉地叫着,冲过来,抡着兵的耳光。兵站着,不动,任女人长长的指甲将他的脸变成一张带血的蛛网。女人开始撕咬他的胳膊,兵站着,不动,任女人雪白的利齿切开他的血管女人开始抓他的胸膛,抢他的步枪,歇斯底里。兵惊恐地后退。“不要这样,女士。”兵护着他的枪,“不要这样。”
女人的动作越来越大。好几次,兵的枪,几乎从手里脱落。超然客公众号
兵开始挣扎,反抗,抬脚将女人踹开很远。女人爬起来,再一次冲向他。他端起枪,瞄准女人。女人的速度并未减慢,动作并未收敛。终于,兵的枪托,狠狠砸中女人的额头。
女人倒下来,惨叫着,蜷缩着,嘴角翻滚着鲜红的泡沫。
“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很害怕,她突然将门推开……”
兵掏出所有的钱。兵还为女人留下水壶,干粮,药品,一把锋利的匕首。“我得走了,女士。”兵痛苦地说,“请相信追杀叛军,真的是为解救你们……请相信我开枪,只是本能……请相信我与你一样难过……愿上帝惩罚我的罪过……”
每一天,兵都会想起女孩的笑容,女人的哭泣。他不求上帝宽恕他,只求惩罚。后来,突然有一天!兵想,也许那个女人,并非女孩的母亲,她那样做,只为得到一笔钱。然而这想法丝毫没有减轻兵的罪恶感,女孩仍然固执地钻进他的每一个梦里,然后,在他的额头上!笑着凿出一个同样的洞。
这就是上帝的惩罚吧?兵大汗淋漓地从梦里醒来,想。
叛军迟迟没有被消灭。甚至,他们招兵买马,战事开始升级。兵随队伍打过来打过去,兵五次经过那个宅院,五次流下眼泪。后来,队伍被困进一个山坳,密集的子弹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不远处!藏着一个极其隐蔽的地堡。重机枪架在那里,待他们终于发现地堡!队伍已经死伤过半。兵和三个兄弟从旁边绕过去,途中,三个兄弟全被子弹击碎了脑壳。
兵艰难地向洞口接近,接近,接近,塞一颗手榴弹进去,战斗就结束了。可是兵仍然冲浓烟滚滚的地堡打光所有的子弹才敢钻进去。兵看到一个女人。一个被炸烂的女人。—个零散的女人。兵盯着女人血肉横糊的脸,兵感觉她,像极了那个女人。
不是她吧?战争中所有死去的女人,全都那般相像。就是她吧?他打死她的女儿,她无论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过分。
兵想,他只是误杀,他无罪;她只为报复,她无罪。或者,他杀死无辜的女孩,他有罪;她杀死无辜的战士,她有罪。也或者,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它无罪;战争让仇恨放大,它有罪。更或者!有罪无罪,你我之罪,不在前因和后果,只在如何欺骗自己或者后人罢了。
而现在,兵希望回到一年以前。当那扇门打开,兵只想送给女孩的不是子弹,而是一份圣诞礼物。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12期,有删改)
试题分析
一、形象类
(1)人物形象
1.士兵:士兵是一个有正义感、忠于职守、敢于斗争的战士,他追捕叛军全神贯注,射击准确;同时士兵是善良敢于承担的人,因为误杀了小女孩,他内疚自责,希望为女孩的母亲做些事,甚至希望以命抵命,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了这位母亲;士兵有严明的纪律性,虽然他悔恨愧疚,但是知道枪不能交给这位母亲,他抢回了枪支继续搜索叛军。士兵虽然误杀了平民百姓,但是他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2.女人:女人是战争的受害者,她失去了女儿,因为战争受到无辜的牵累,生活在痛苦之中;母亲却也是战争的帮凶,因为她后来把自己的仇恨扩大,伤害了无辜的人,而这些战士是保家卫国打击叛军的人。
3.女孩:女孩只有五六岁,有灿烂的笑容。女孩天真质朴,不谙世事,她以为士兵是来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她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幻想;女孩的生命是脆弱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4.塑造女孩形象的作用:女孩天真质朴,不含一丝杂质,这样美好的生命被战争剥夺了生命,作者是要通过女孩控诉战争的罪恶。
5.刻画人物的手法
对士兵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嘴角抽搐)、心理活动描写(兵认为他杀死的,是他的女儿)。
对女人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雪白的利齿)。
(2)事物形象
6.“圣诞老人”形象的作用:文中两次出现圣诞的形象,是用象征平安幸福、善良美好的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反衬战争的残酷。
二、环境类
(1)自然环境
7.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牛安然地嚼着枯草,雪花飘落一地:营造了安宁祥和的氛围,与下文士兵误杀女孩形成反差,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
(2)社会环境
8.社会环境的作用
小说没有明确交代是在哪年哪月,但是交代事件的背景是战争,有叛军,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交代这样的社会环境是为了突出主旨,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批判。
三、情节类
(1)手法类
9.小说的线索
仔细分析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围绕追捕叛军展开,士兵追捕叛军,叛军招兵买马战事升级。另一条是暗线,围绕女人为女儿报仇展开,过程隐去。两条线索在“地堡”交战处相交。
10.两条线索的作用
双线结构使小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双线交织相互映衬,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11.概括梳理故事情节
士兵追捕叛军来到小院,女孩以为在玩捉迷藏,士兵开枪误杀女孩 女孩母亲看到此情景与士兵拼命,情急之下士兵将母亲打昏脱身,叛军猖獗士兵战斗了一年多,有个隐蔽的地堡中暗枪杀害很多士兵的战友,士兵扔进手榴弹将敌军消灭,进入地堡侦查发现敌军是女孩的母亲。
12.叙述视角
这篇文章从第三人称视角也是上帝视角来叙事,引导读者从客观的角度对小说反映的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以上帝视角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具有不确定性,使小说反映的现象更具有普遍性。
13.标题“你我”的作用 超然客公众号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叙事,却用“你我之罪”做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你,我,有代入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能凸显主题,在战争中无人能幸免,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批判。
14.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细节虚构,对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虚构的;人物真实,战争中确实会有无辜的人被牺牲掉;
现实意义真实,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永远存在,和平的意义是真实存在的。
四、主题类
15.标题“你我之罪”的情感意蕴
“你”指女人,女人本是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她把自己的仇恨扩大化,伤害去打击叛军的战士,造成更大的伤害;“我”指战士,虽然是无意但毕竟伤及人性命,士兵本是国家人民利益的保护者,但因为战争也造成他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你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参与者,揭露了战争的罪恶与残酷。
1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即文章的主旨,作者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小女孩的生命很脆弱,女人失去心爱的孩子很凄惨;对战争的愤怒,倒数第二段对战争的议论,表明作者对战争造成的“你我之罪”表达愤慨与无奈;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圣诞”老人和礼物的出现,寄托着作者对祥和幸福宁静生活的热爱。
17. 造成悲剧的根源
造成悲剧的根源往往有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
这个故事首先是社会悲剧,是由于战争的背景造成小女孩的死亡;女人滥杀无辜则是她自己的性格悲剧,她被仇恨充斥着头脑,一味地像报仇,失去了良知,造成她自己的也造成那些牺牲的战士的悲剧。
五、效果类
18.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
结尾兵希望回到一年以前,送给女孩圣诞礼物,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想象;已经回不到一年前,女孩已经不在人世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正是战争造成了悲剧,深化主题。
六、语言类
19.小说的语言特色
语言简洁准确、凝练深刻,如“兵惊骇,鱼跃,翻滚,射击”;文章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如“终于,兵的枪托,狠狠砸中女人的额头”;文章擅于运用倒装句,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如“兵大汗淋漓地从梦里醒来,想”。
20. 小说没有出现人物的名字的原因
女孩、女人、兵是一类人的代表,增加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使作品具有普道意义;连姓名都没有,以小见大,更能凸显主题。
第三篇《木笛》/赵恺
木笛/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不应该忘记今天是你的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披着雪花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的飘洒下
来。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超然客公众号
1、概括小说情节。
进入终试——拒绝吹奏欢乐曲子,被取消资格——纪念碑前吹奏悲乐——被破格录取。
2、请分析小说在艺术构思方面的特色。
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③对比手法的运用。
④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⑤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⑥巧设悬念,伏笔铺垫。
或者
①情节曲折生动。巧设悬念,伏笔铺垫,前后对比照应;先抑后扬,结尾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人物描写形象细腻。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细致;以景衬人,以人衬人,凸显人物形象。
③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场面描写庄严凝重,有力地烘托了人物,表现了主题。
④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主题彰显,真切感人。
3、小说中的朱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
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
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
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
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
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
4、小说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朱丹追随着雪片并遇到了大雪中的孩子方阵。
③烘托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
④烘托了主人公朱丹内心的悲伤之情,表现了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5、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①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第一次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很重视这次考试。与后来选择放弃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朱丹的民族精神。
②第二次突出表现了朱丹面对死难者纪念碑时外表的庄重,体现了他内心的悲伤之情。
6、赏析文中第三段中的画线句。
①对比衬托。修长,纤弱,是朱丹给人的第一印象,外表的柔弱更能衬托内心的强大精神的崇高。
②比喻,以物喻人。将朱丹比作梅树,凸显其高雅脱俗的气质与高洁傲岸的品行。
③设置悬念。云锦衣衫,有中国风格。但黑色和与这次重要的考试,有点不匹配,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④为下文在纪念碑前的吹奏埋下伏笔。
⑤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之情。
7、赏析文中倒数第六段的画线句。
①比喻。将笛声比作脉管滴血,写出了悲凉隐忍的笛声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②夸张。寒冷的空气似乎凝冻了笛声,使之分外凄清隐忍,但孩子和自己心中的爱国火焰却燃烧起来,使笛声充满了温暖人心的力量。
8、文章以《木笛》为题,有什么作用?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③突出中心,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从朱丹吹奏出的笛声中,让读者不仅感受到朱丹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感受到他崇高的民族精神。
9、有人认为作者塑造的这群孩子纯属多余,你认为这群孩子在文中是否多余?
不多余。
①“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孩子是希望,是未来,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
②孩子们的背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父辈们的教育,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
③孩子们在雪地里哀悼亡灵、聆听笛声的行为也体现了一种坚忍的精神,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10、有人认为文中结尾部分大师的态度转变显得十分做作,且不合情理。那么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不做作,合理。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①大师可能是想考验一下他,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他的身上是否真的那种“流失的民族精神”存在。
②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不敬,但事后一想,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
做作,不合理:
①大师当时已知道那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如果能理解,当时就能理解,不必等到最后。
②大师后来的转变没有契机,显得突出其来,是文章一败笔。
11、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并结合小说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作用:
①这句话交代了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情节)
②指出了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丰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③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主题)
启示:
才华横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