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4 17: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
高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1.学习开幕词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体会开幕词严谨的逻辑。
2.反复诵读,学习开幕词反复使用的词汇和判断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
3.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体悟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我校即将开展“学党史,讲党史,跟党走”的主题演讲活动,本班抽到的党史主题史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致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们班的演讲主题是“站起来和强起来”。
你作为本班的宣传委员,需要给本班的演讲提一些有关演讲结构、演讲角度、演讲语言方面的建议。
情境任务
一、开幕词初感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26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致开幕词,并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至1976年,毛泽东同志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
(一)认识作者
诗人、书法家
毛主席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一)认识作者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北平为首都并更名为北京;
确定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
(二)第一届人民政协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背景 建立一个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同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新中国。
意义 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一次总结。
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
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组织上的形成。
(二)第一届人民政协的主要内容
任务一:为了能给演讲比赛的评委、观众们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你决定学习本文的写作结构和内容,请你在阅读课文后,梳理出本篇开幕词的结构和内容。
二、学习开幕词的写作结构与角度
(一)研习开幕词结构
初读开幕词,扫清阅读障碍,完成下面任务。
(1) 速读文章,把握整体结构。
(2) 圈点勾画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并分层概括内容。
梳理文章结构
过去—现在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探究文章结构关联
本文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这三个部分有怎样的逻辑关联?
(一)研习开幕词结构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基础
保障
铭记历史
(1)现实情况: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第3段)
(2)优良品质: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第3段)
(3)有力措施:全国人民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自己的敌人。(第3段)
结合文本,请你分点概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原因。
(二)研习开幕词内容
(1)解决内忧外患:我们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第3段)
(2)收获世界支持: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第6段)
结合文本,请你分点概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表现。
(二)研习开幕词内容
(1)态度: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第7段);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团结一致。(第9段)
(2)方针和路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第8段)
(3)措施: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巩固国防。(第9-第11段)
结合文本,回答:毛主席认为中国人民如何继续站下去。
(二)研习开幕词内容
任务二:为了增强观众和评委对你们班演讲的印象,请你结合本篇开幕词的结构和内容,给本班的演讲稿提一些演讲结构、演讲角度方面的建议。
对照式结构
屈辱的

层次1
站起来

层次2
1
2
未来
过去
现在
时间轴型结构
演讲角度
站起来和强起来
任务三:为增强你们班演讲的感染力,在演讲时,你们班打算穿插开幕词中部分语句的朗诵,作为宣传委员,请你选择开幕词当中有较强感染力的句子,并阐述选择这些语句的理由。
三、开幕词共情
(1)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2)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3)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判断句式——判断语气,铿锵有力,爱憎鲜明。
(一)鉴赏语言特色
肯定判断,铿锵有力,自信骄傲
否定判断,蔑视敌人,坚定自信
否定判断,民族自豪,坚定昂扬
(1)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2)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强调副词——强调语气,铿锵有力,自信坚决。
(一)鉴赏语言特色
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自信
(一)鉴赏语言特色
(1)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2)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庆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
情感动词——情绪激昂,铿锵有力,爱憎分明。
迫切期待
致敬英雄
喜悦自豪
(1)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2)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
(3)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数量词——感情鲜明,铿锵有力,准确生动。
震撼感,自信之源,自信豪迈,感情昂扬
(一)鉴赏语言特色
任务四:结合本篇开幕词,为了展现你们班“站起来,强起来”这一主题演讲的豪情,你认为可以借鉴本文怎样的句式和词语?请给出你的建议。
(二)语言特色小结
判断语气铿锵有力爱憎鲜明
情绪激昂
感情充沛
爱憎分明
感情鲜明
铿锵有力
准确生动
强调语气
铿锵有力
自信坚决
用强调副词
用判断句式
用情感动词
用数量词
任务五:学校打算推送本文的公众号文章,作为本班的宣传委员,你需要向学校公众号的“学习党史,重读经典”栏目投稿,文案内容是本文的内容、主题、情感。
四、总结
任务五:学校打算推送本文的公众号文章,作为本班的宣传委员,你需要向学校公众号的“学习党史,重读经典”栏目投稿,文案内容是本文的内容、主题、情感。
公众号文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新中国的开国文献,是中国历史大转变的科学总结,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纲领,是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进的指路明灯,毛主席在这篇伟大的开国文献里,精确地说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及其召开的基础,科学地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明确地提出了这次会议的任务,深刻地表明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英明地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基本方针、路线和任务,满怀信心地展望了新中国的光辉前景。全文洋溢着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
五、拓展资料
(一)纪录片:《毛泽东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震撼讲话》(来源:共产党员网)
(二)纪录片:《筑梦路上》第九集:开国盛举(来源:央视网)
(三)开幕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来源:学习强国)
谢谢观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答疑
高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1)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援助的反动政府,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其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参政议政;
(3)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方面都迈进了新的时代,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她必将屹立于世界,不会再被压倒。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1)清晰的民族认识;
(2)清醒的历史观、人民观;
(3)长远的大局观、发展观;
(4)胸有丘壑,自信豪迈;
(5)高瞻远瞩,目光长远。
……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伟人毛泽东?请列出要点。
(1)本文思想感情:本文回顾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艰难历程。自豪地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证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意义,对新中国的建设前景进行展望并作出指示,全文洋溢着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自豪感。
(2)当代意义:这对我们看待当下的建设成果和理解当下的历史使命,很有启示作用。我们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的必要性,学会保持奋斗的自信和豪情,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请联系当下,评析本文思想情感的当代意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