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22 伯牙鼓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上 22 伯牙鼓琴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4 19:24: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2.伯牙鼓琴教案
一、导入
1.(出示一组诗句)
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组诗句,我们先来读一读?
2.读着这些诗句,你们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都是关于友谊的。
3.是的,它们都是表达朋友间的友谊。古人就是以诗词的形式,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有关友谊的文言文,《伯牙鼓琴》(板书课题)
4.你们知道鼓是什么意思吗?(弹奏)
你是怎么知道的?(瞧,借助注释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之前还学过哪些古文的方法呢?(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
5.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6.伯牙弹奏的这把琴,可不是普通的琴,是一把七弦鼓琴。
二、初读课文
学习活动一:
1.自由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注释读:理解句意,读好停顿。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思,读好停顿。
2.声音渐渐轻了,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少(shǎo shào)选之间
结合注释,我们知道它的意思是一会儿。
在字典中,这两个读音分别有这样几层意思,在这里是短暂的意思。所以读音是。
(3)汤汤(shāng tāng)乎
(4)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这个句子比较难读,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白话文来帮助我们理解。(认为 为之)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字音已经读准了。
3.我们继续来挑战,你们能读好节奏吗?先来挑战这句话。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刚我们发现有困难的时候,老师送你们一个小妙招,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文的说话方式,这样你们会停顿了吗?谁来试试(一点就通,不愧是学习能手)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文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语气词,我们朗读时可以适当拉长声音停顿,听老师范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4.作业本上,这道选择题肯定难不倒大家了,谁会选。
学到这,你们能借助停顿,读好这段话了吗?自己先练读一下。
师生合作读(师红色部分,生黑色部分)
继续改变一下形式,师读红色部分。
读了这么多次,相信这句话的意思肯定不在话下。
同学们,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谁和谁身上的故事?
伯牙和钟子期,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出示资料)
是啊,一位是著名的琴师,一位却是山野樵夫,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三、精读
1.琴师伯牙、樵夫钟子期,身份悬殊的两个人,有一首美妙的曲子就这样联系起来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高山流水(板贴: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2.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来看一下本单元的篇章页,开启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3. 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
学习活动二:
1.圈划:大声朗读,划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2.想象:借助关键词展开想象,从伯牙的琴声中仿佛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交流
(1)哪些语句写出了伯牙鼓琴和钟子期听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男生读
孩子们,从伯牙的琴声中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山的高俊,听到了奔流不息的流水,浩浩荡荡。
(2)让我们听着琴音,一起走进伯牙鼓琴的场景,感受那动人的画面。(听音频,看画面)
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难怪子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读
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难怪子期又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读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画面,在伯牙的琴声中,子期到底听懂了什么?
(听懂了他的悲伤喜悦,伯牙用琴声表达出来的,子期全都听懂了。)
(4)伯牙是个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声不仅能表现太山巍巍,江河洋洋,还会用琴声表现哪些动人的景物呢?
欣赏图片:亭亭玉立的荷花,杨柳依依,皑皑的白雪,还有那乡间缕缕的炊烟。
(5)拓展
假如,此时你们就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善听的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指名说
志在杨柳,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乎若______。”
志在细雨,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乎若______。”
(6)孩子们,钟子期仅仅只听懂伯牙的琴声吗?
理解“志”。心志,情志,胸怀
什么样的志向和胸怀?
(像泰山一样雄伟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宽广的胸怀。)
师:你可真了不起!真会读书。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志)(师板书:志)
原来伯牙鼓琴,还藏着心志情志,钟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也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齐读
(出示巍巍泰山一般的志向,汤汤流水一样的胸怀)
(7)伯牙既然能用琴声表现这么多意境,面对子期,却只弹高山流水,那么这高山流水到底代表什么?
古时,有琴棋书画四艺,琴居首位,古人常常移情于琴,以琴言志。高山代表着伯牙高山般远大的志向,流水代表着他那江河般博大的胸怀。再次齐读
(8)我们知道伯牙的琴技高超,可是在这宫廷之中有人听懂他的琴声吗?
可是这山野樵夫却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你觉得他们之间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列子汤问》中曾这样记载: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瞧,他们琴懂,心懂,连志都懂,这就是知音啊。(板书:知音)
(9)伯牙和子期,他们两个相遇是一种偶然,他们相约第二年,当伯牙赶来与子期相会,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墓碑。
出示: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齐读
当伯牙志在太山时,他再也听不到有人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他再也听不到有人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0)在子期墓前,伯牙曾写下这样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齐读
此时此刻,我想问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我来采访一下,你是琴仙,破琴绝弦不可惜吗?
(是啊他们是知音,更告诉我们知音难觅。)
(11)打开作业本80页,完成第5题的第2小题。
四、背诵
1. 让我们一起走进伯牙鼓琴的场景,齐读课文(原文)。
我听出了伯牙遇到知音的欣喜
2.让我们再次变换形式,师生合作读(没有标点)
我听出了伯牙失去知音之痛苦。
3.最后全班起立,变成金文大篆,还能读好它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