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父亲、树林和鸟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父亲、树林和鸟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5 10: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父亲、树林和鸟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黎、凝、畅”等生字,会写“雾、蒙”等字。
2. 通过看图,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场景等方法初步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等短句表达的丰富性,积累语言。
3. 通过梳理与对比“我”与父亲的观察发现,感知父亲知鸟爱鸟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品题,梳理大意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提问:这个题目和其他题目有什么不同?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题目由三个词语并列组成,如果把顿号改成一个词,就可以连成一句话,也就是课文要表达的内容,看谁比较会思考?(父亲喜欢树林和鸟。老师板画:)
二、学习活动一
1.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的故事。
出示:
2.交流:课文就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一生,最”等词语显红,加上停顿符号和重音符号,读出父亲的喜欢之情)
出示:
3.预习检查,难读的词语都会读了吗?考考你。(依次出现词语到词组)
出示:
黎明指什么时候?天快要亮的时候。滹沱河在山西省,河岸边有大片的树林。
(正音,强调“凝”与“疑”的读音对比)
4.交流:你发现了这3组词组,有什么共同点?(连用两个词来描写后面的事物)这种形式很有特点,考考你们,会不会?
出示: 草原图 海浪图
( )的( )的草原 ( )的( )的草原
5.指导书写“雾、蒙”,共同点是上下结构,上紧下松,“雾”的撇捺要舒展,“蒙”字最容易少一笔,和老师一起写。
三、学习活动二
1.在树林里,父亲与““我””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出示:
2.反馈:
看表格引读后追问:“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父亲看见——而我——;父亲闻到——而我——;父亲听到——,而我——”在对比中,你发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善于观察 了解鸟性)
四、学习活动三
1.父亲发现了这么多鸟的秘密,他是怎么观察的?用“——”划出句子。
出示:
2.交流: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两句话,表达很生动。当我读到“像树一样兀立”的时候,我就感受得父亲很专注,一动不动在那里看。你能不能也像老师这么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呢?和同桌交流一下。
(1)理解“幽深的雾蒙蒙的“时(换词与看图理解),
换词“幽静”,你觉得意思完全一样吗?
引入树林图片,感受幽深不仅有树林的幽静,还写出了树林的大。
体会父亲在“幽深的雾蒙蒙的“的树林发现鸟的踪迹,难度很大。
(2)理解“上上下下”时(做动作理解),并不是简单的抬头低头看,感受到父亲看得很认真,不放过任何地方。
(3)理解:“突然”时,引导感受父亲对树林的鸟的动静很敏感。
(4)理解“凝神静气”时(结合语境理解),什么时候,需要凝神静气?(写书法,练太极,猫在洞口等老鼠的时候,万一猫的呼吸声太大,会怎么样?)感受到父亲的专注。
(5)理解“像树一般兀立“时,感受到父亲的专注,与树融为一体,完全沉静在鸟的世界。
3.第二句改成两个短句,读读看,意思一样吗?感觉一样吗?
出示句子: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他像树一般兀立。
(读中体会意思不变,你看这样的句子,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把一个个形容词累加上去,这样的句子的表现力就更丰富了)
4.去掉显红的字,试着背一背。
5.这篇课文的语言这么生动,改编一下,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呢!自己去读读吧!配上音乐,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6.正因为父亲善于观察,了解鸟的习性,因此有人判断父亲曾经是个猎人,你赞同吗?举手示意我。
出示:
7.不忙着下结论,下节课我们再去寻找父亲在树林里的细微动作、语言、神态等去判断是不是曾经是个猎人?
四、积累好句,进行摘抄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生动的语言,选1句自己喜欢的,摘抄在《课堂作业本》第3题的第4小题里吧!
出示:
摘抄要求:字迹端正,抄写正确,不多字不漏字
五、板书设计
23父亲、树林和鸟
附小诗: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
最爱树林
还有歌唱的鸟儿
因为爱
他感受到抖动的树叶后
有小生灵的脉动
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
藏有那群可爱的生命
因为爱
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
他辨得出披羽生灵的热气
它们以一种美妙的仪式
抖净露水和湿气迎接黎明
因为爱啊
父亲知道
在朝霞和清风中
每一个张开的喙
都会舒畅地与他共呼吸
这就是树林和鸟
还有我父亲的故事
三种生命
在每一个快乐的清晨
结合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