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之心》联读课件(共7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之心》联读课件(共7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4 18: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0
乡.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继承和发扬西
周的礼乐文化传统,形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创建了对中国及
周边国家具有深远影响的儒家学派。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
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
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
为“小戴”。
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
戴圣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
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
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
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3.居仁由义,浩然之气一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
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
为“四书”。
教师专用⊙景行行止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
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
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
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
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为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
巧妙地化解。
二、背景回眸
1.礼崩乐坏一孔子所处的时代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
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
生于那个时代。
《论语》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乃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
社会转型的时代,由生产力发展而引起制度变更,并在此基础上
产生权力下逮、礼仪僭越、怀疑主义思潮等现象。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
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
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