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氨和铵盐(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工业上以氮气为主要原料制备硝酸,其转化过程如下所示,其中氮元素只被还原的一步是( )
N2NH3NONO2HNO3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氮氮三键比较稳定
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露
D.NO2能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3.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氨具有还原性 D.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检验氨的存在
4.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B.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于水呈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6.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
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7.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
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
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8.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通过玻璃管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CaCl2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水
10.如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11.如图所示,抽去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21 g
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NA(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不易分开
12.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且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H4H是由N和H-构成的 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小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13.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二、非选择题
14.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固定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制取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
15.氨气是化学实验室经常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上图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
(2)实验中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
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制取氨一般用NH4Cl和Ca(OH)2作为原料,碱为什么不用NaOH?铵盐为什么不用碳酸铵?
17.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2.B 解析: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能被氧化成NO2,B错误。
3.B 解析:氨溶于水显碱性,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C 解析: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5.C
6.B 解析: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不能体现其有氧化性,B错误。
7.A 8.A 9.D
10.D 解析: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D错误。
11.D
12.C 解析:NH4H是离子化合物,由N和H-构成,A项正确;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生成NH3和H2,B项正确;H-与锂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C项错误;NH4H溶于水后,生成NH3·H2O,溶液显碱性,D项正确。
13.B 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NH3,Y为NH3,NH3NONO2HNO3NH4NO3,Z为HNO3,X为NH4NO3。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③⑦ 氨难溶于该试剂,该试剂不易挥发,且该试剂不与氨反应 (2)CaO(或固体NaOH或碱石灰) 浓氨水 ⑥
解析:(1)装置①适用于固固加热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NH3的试剂是NH4Cl和Ca(OH)2。若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必须用排液法,而NH3极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要求所用的液体应不易挥发,不能与NH3反应,也不能溶解NH3。
(2)装置②是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取NH3时,可用浓氨水和CaO或固体NaOH或碱石灰作用。
15.答案:(1)A B (2)B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3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16.答案:不用NaOH是因为Na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仪器的腐蚀性较强;不用碳酸铵是因为碳酸铵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氨不纯。
17.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a 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3)极易溶于水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4)②④
解析:(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4)①不能使NH3进入瓶中,②、④能防止倒吸,③会发生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