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子反应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离子反应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离子反应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通入溶液中:
B.气体通入饱和溶液中:
C.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D.与浓硝酸反应: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2+=Fe3++Cu
C.稀盐酸溶解Mg(OH)2:H++OH-=H2O
D.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H++OH-=H2O
4.某同学进行以下实验并测试溶液的导电性,所做实验与下图相符的是
A.向纯水中滴加溶液
B.向稀中滴加溶液
C.向氨水中滴加稀盐酸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5.像MgCl2一样,溶于水能电离出 Cl – 的化合物是
A.KCl B.NaClO C.KClO3 D.NaClO4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盐酸、王水、氯水、水玻璃
B.弱电解质:HClO、、AgCl、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mm的分散系
D.有机物:丙醇、丙酸、1,2 二溴戊烷、碳酸钠
7.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A.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B.物质本身是否导电
C.单质或者化合物 D.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电离
8.在无色透明且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中,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溶液中:、、OH-、
B.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10.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a2+ + = CaCO3↓表示的反应是
A.澄清石灰水和NaHCO3溶液 B.澄清石灰水和Na2CO3溶液
C.Ca(NO3)2溶液和(NH4)2CO3 溶液 D.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
11.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透明溶液中:Mg2+、Cu2+、Br-、 不能大量共存,因为Cu2+呈蓝色
B 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Na+ 、、Cl-、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C NaCl溶液中:Fe3+、I-、Ba2+、CH3COO- 不能大量共存,Fe3+和I-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NaHSO4溶液中:K+ 、Cl-、、 不能大量共存,和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12.嫦娥五号将月壤带回地球,科学家深入研究表明月壤富含Fe、He、、、FeO、CaO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壤中的是金属氧化物 B.月壤中的CaO是碱性氧化物
C.月壤中的铁是电解质 D.月壤是混合物
13.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X可能为
所含离子 X
浓度/() 2 1 2 1
A. B. C. D.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与浓硝酸混合:
B.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C.向足量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
D.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水中: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铜片浸没在稀硫酸中:
二、填空题
16.有如下物质:①泥沙浆②NaCl溶液③NaHCO3固体④CO2⑤酒精⑥蒸馏水⑦CCl4⑧熔融的KNO3⑨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1)已知蒸馏水有非常微弱的导电性,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上述物质除⑥⑨外,能导电的是_______。
(3)分离①与②的混合液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鉴别②与⑨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效应。
(4)物质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5)向⑨中逐滴滴加③的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17.有下列物质:①NaCl固体 ②盐酸 ③溶液 ④铜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硫酸氢钾固体 ⑦乙醇() ⑧液态硫酸 ⑨熔融态 ⑩液态。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
(3)是一种酸式盐,可用作清洁剂、防腐剂等。
①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H2SO4与溶液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写出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
①只存在;②___________;③只存在___________。
已知实验室提供的试剂有:稀盐酸、溶液、稀硝酸、溶液、蒸馏水。
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
(2)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剂,酚酞变红;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
(3)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
(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填能/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氢氧化铜为难溶物,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A.少量,剩余的与产生的结合为HClO,HClO不能改写,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
B.碳酸氢钠在该环境下是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项错误;
C.与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物质CuS,C项正确;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是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故选:C。
3.D
解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Cu的金属性比H弱,因此铜不与盐酸反应,题中所给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故A错误;
B.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Fe+Cu2+=Fe2++Cu,题中所给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故B错误;
C.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应拆写成离子,正确的是Mg(OH)2+2H+=Mg2++2H2O,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为可溶强碱,盐酸为强酸,两者混合发生H++OH-=H2O,故D正确;
答案为D。
4.B
解析:A.向纯水中滴加溶液,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导电性依次增强,A错误;
B.向稀中滴加溶液,离子浓度降低,导电能力减小,当过量时导电能力增强,B正确;
C.向氨水中滴加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盐导电性增强,C错误;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会生成相同量的硝酸钠,导电性变化不大,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A.KCl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能电离出,故A选;
B.NaClO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B不选;
C.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C不选;
D.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D不选;
故选A。
6.A
解析:A.混合物: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王水是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故A正确;
B.AgCl、是强电解质,故B错误;
C.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为胶体,不是1~100mm,故C错误;
D.碳酸钠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D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电离,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大小无关,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等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故A、 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C
【分析】无色透明且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其溶液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和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
B.根据分析,溶液中含有大量,和会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
C.该组离子无色,且在碱性条件下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选;
D.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
故选C。
9.B
解析:A.溶液中铁离子、与OH-均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的溶液显碱性,、、、能大量共存,B符合;
C.的溶液中与碳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C不符合;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显碱性,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
答案选B。
10.A
解析:A.澄清石灰水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其离子方程式为2OH-+2+Ca2+=CaCO3↓+2H2O+,故A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其离子方程式Ca2+ += CaCO3↓,故B不符合题意;
C.Ca(NO3)2溶液和(NH4)2CO3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铵,其离子方程式Ca2+ += CaCO3↓,故C不符合题意;
D.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其离子方程式Ca2+ += CaCO3↓,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C
解析:A.透明溶液中可以含有色离子,且该组离子彼此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溶解Al2O3的溶液的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若为碱性溶液则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3+具有强的氧化性、I-具有强的还原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NaHSO4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能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A.Al2O3是由金属元素Al和O组成的纯净物,故月壤中的Al2O3是金属氧化物,A正确;
B.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月壤中的CaO是碱性氧化物,B正确;
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月壤中的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月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13.A
解析:A.假设溶液体积为1L,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2mol,和所带正电荷总量为4mol,溶液呈电中性,可得需要加入阴离子。又X离子浓度为2mol/L,那么阴离子需带一个单位负电荷,A正确;
B.、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正确;
C.由A可知溶液中需加入阴离子,C错误;
D.、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D正确;
故选A。
14.C
解析:A.铜与浓硝酸混合发生的反应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H+ =Cu2++2NO2 ↑+ 2H2O,故A错误;
B.因澄清石灰水过量,所以设Mg(HCO3)2为1mol,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2CaCO3↓+Mg(OH)2↓+2H2O,故B错误;
C.向足量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C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HClO属于弱酸,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应拆成离子的形式,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A错误;
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错误;
D.铜片不和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6.(1) ③⑥⑧ ④⑤⑦
(2)②⑧
(3) 过滤 丁达尔
(4)
(5)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分析】①泥沙浆属于混合物,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②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其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③NaHCO3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④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⑤酒精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⑥蒸馏水是电解质;⑦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⑧熔融的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⑨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
解析:(1)综上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⑥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⑦,故填③⑥⑧;④⑤⑦;
(2)综上所述,除⑥⑨外,能导电的是②⑧,故填②⑧;
(3)NaCl溶液中含有泥沙浆,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实验室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可以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进行区分,故填过滤;丁达尔;
(4)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故填;
(5)根据胶体的性质,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现象,若沉淀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则沉淀溶解,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7.(1) ①⑥⑧⑨ ⑤⑦⑩
(2)②③④⑨
(3)
解析:(1)电解质指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指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故属于电解质的是NaCl固体、硫酸氢钾固体、液态硫酸、熔融态;属于非电解质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乙醇、液态;
(2)金属可以导电,电解质导电需要在水中或熔融态下,故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铜 、盐酸、溶液 、熔融态;
(3)是强酸的酸式盐,故其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1) 、 、
(2) Mg2++2OH-=Mg(OH)2↓
(3) Cl-、同时存在 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存在Cl-,若无明显现象,则不存在
解析: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则不含,过滤,向实验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沉淀为BaSO4,含有钡离子,则原溶液中不含、,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原则可知,Cl-、至少含有一种,以此解答该题。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不含有、;一定存在和;
(2)Ⅰ中镁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Ⅱ.过滤后,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钡离子与硫酸根生成了硫酸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至少含有一种,根据假设①可知假设③为只存在、假设②为Cl-、同时存在;由于氯化银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为: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存在Cl-,若无明显现象,则不存在。
四、实验题
19.(1)Cu2+
(2)OH-
(3) K+、、
(4) 不能 实验(3)引入了Cl-
解析:(1)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Cu2+。
(2)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剂,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肯定不存在。
(3)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存在、,则不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则肯定存在,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K+、、,肯定不存在。
(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原因是:实验(3)引入了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