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综)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3分)水沸腾的温度是 ,水结冰的温度是 ,冰融化的温度是 。
2.(2分)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 ,被称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他以实践证实了地球是 形。
3.(2分)种子萌发时根向 生长,芽向 生长。
4.(1分)小明在吃煮熟的鸡蛋时,剥开蛋壳发现一端是凹下去的,这是鸡蛋的 结构。
5.(1分)草莓能够用来繁殖的营养器官是 。
6.(1分)“千里之堤,溃与蚁穴”中的蚁穴指的是动物的 。
7.(1分)冰受热后会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 。
8.(1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二、我会画图。(共12分)
1.(6分)根据科学课上测量结果,大致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9:00 12:00 15:00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2.(6分)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并画一画。
昆虫名称: 昆虫特点: 昆虫画像
三、我会判断。(共40分)
1.(16分)下列动物是昆虫的画“〇”,不是昆虫的画“△”。
西瓜虫 毛毛虫 蜘蛛 马陆
蜗牛 虎甲虫 蚜虫 蚕和蚕蛾
2.(24分)下面动物中,是胎生的画“〇”,是卵生的画“△”。
大象 狗 乌龟 螳螂
金鱼 鲸鱼 老鼠 麻雀
马 青蛙 老鹰 熊猫
选择题(共30分)
1.(3分)雷鸟改变羽毛的颜色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温度的改变 B.增加毛量
C.在环境中隐藏自己
2.(3分)下午,小明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5米,1小时后他再去测量旗杆的影子,影长( )
A.小于5米 B.等于5米 C.大于5米
3.(2分)下列关于生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需要空气
C.生物都会生长变化
4.(3分)下列不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的是( )
A.蛇冬眠 B.大雁南迁 C.蜜蜂筑巢
5.(3分)下面最能验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张衡提出的“浑天说”
B.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度阴影进行的推测
C.卫星拍摄到地球的照片
6.(3分)蚕一生经历的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幼虫、蚕卵、蚕蛹、蚕蛾 B.蚕卵、幼虫、蚕蛹、蚕蛾
C.蚕卵、幼虫、蚕蛾、蚕蛹
7.(3分)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 )
A.比实际的长度小 B.比实际的长度大
C.与实际的长度一样大
8.(3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中描述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哺育 C.筑巢
9.(2分)种子内有两片子叶的植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蚕豆
10.(3分)下列温度中,说明冰正在融化的是( )
A.﹣2℃ B.2℃ C.0℃
五、我会回答。(共6分)
1.(6分)根据植物、动物的特点,写出生物的共同点(至少写三条)。
四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4分)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 ,水结冰的温度是 0℃ ,冰融化的温度是 0℃ 。
【分析】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解答】解:根据对温度的认识,在标准状态下,水结冰的温度是0℃,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测量温度使用的仪器是温度计。
故答案为:100℃;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温度的认识。
2.(4分)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 麦哲伦 ,被称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他以实践证实了地球是 球 形。
【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被称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麦哲伦;球。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的形状,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3.(4分)种子萌发时根向 下 生长,芽向 上 生长。
【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
【解答】根据对植物向性运动的认识,种子萌发时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
故答案为:下;上。
【点评】结合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知识解答。
4.(2分)草莓能够用来繁殖的营养器官是 根和茎 。
5.(2分)小明在吃煮熟的鸡蛋时,剥开蛋壳发现一端是凹下去的,这是鸡蛋的 气室 结构。
6.(2分)“千里之堤,溃与蚁穴”中的蚁穴指的是动物的 洞穴 。
7.(2分)冰受热后会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 融化 。
8.(2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
二、我会画图。(共12分)
4.(6分)根据科学课上测量结果,大致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9:00 12:00 15:00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分析】考查一天中太阳下不同时间段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解答】太阳高度角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并在物体的西侧,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并逐渐向西北移动,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北方,然后太阳向西方落下,影子越来越长,朝向东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故答案为:
9:00 12:00 15:00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点评】结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解答。
5.(6分)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并画一画。
昆虫名称: 蚂蚁 昆虫特点: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昆虫画像
【分析】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解答】昆虫是常见的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蜻蜓、蝴蝶、蚂蚁等都是昆虫。我们以蚂蚁为例,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故答案为:
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点评】结合对昆虫特征的认识解答。
三、我会判断。(共40分)
6.(16分)下列动物是昆虫的画“〇”,不是昆虫的画“△”。
西瓜虫 毛毛虫 蜘蛛 马陆
蜗牛 虎甲虫 蚜虫 蚕和蚕蛾
【分析】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解答】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西瓜虫、毛毛虫、虎甲虫、蚜虫、蚕和蚕蛾具有昆虫的特征是昆虫;蜘蛛、马陆、蜗牛不具有昆虫的特征不是昆虫。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昆虫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24分)下面动物中,是胎生的画“〇”,是卵生的画“△”。
大象 狗 乌龟 螳螂
金鱼 鲸鱼 老鼠 麻雀
马 青蛙 老鹰 熊猫
【分析】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解答】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卵生”与“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乌龟、螳螂、金鱼、麻雀、青蛙、老鹰,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如:大象、狗、鲸鱼、老鼠、马、熊猫。
故答案为:
大象 狗 乌龟 螳螂
〇 〇 △ △
金鱼 鲸鱼 老鼠 麻雀
△ 〇 〇 △
马 青蛙 老鹰 熊猫
〇 △ △ 〇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卵生与胎生,在此基础上作答即可。
四、选择题(共30分)
1.(3分)雷鸟改变羽毛的颜色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温度的改变 B.增加毛量
C.在环境中隐藏自己
【分析】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解答】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雷鸟在夏天换成了黑褐色具有棕黄色斑纹的羽毛,在冬季换成白色的羽毛,这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所不同。
2.(3分)下午,小明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5米,1小时后他再去测量旗杆的影子,影长( )
A.小于5米 B.等于5米 C.大于5米
【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解答】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角度随着太阳位置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下午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小影子逐渐变长,下午,小明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5米,1小时后他再去测量旗杆的影子,影长大于5米。
故选:C。
【点评】结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解答。
3.(3分)下列关于生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需要空气
C.生物都会生长变化
【分析】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动物、植物都属于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
【解答】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植物一般不能运动,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个别不需要空气。
故选:C。
【点评】了解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3分)下列不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的是( )
A.蛇冬眠 B.大雁南迁 C.蜜蜂筑巢
【分析】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
【解答】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动物有一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蛇冬眠、大雁南迁,都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蜜蜂筑巢,不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所不同。
5.(3分)下面最能验证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张衡提出的“浑天说”
B.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度阴影进行的推测
C.卫星拍摄到地球的照片
【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卫星拍摄到地球的照片”最能验证地球是球体。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理解解答即可。
6.(3分)蚕一生经历的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幼虫、蚕卵、蚕蛹、蚕蛾 B.蚕卵、幼虫、蚕蛹、蚕蛾
C.蚕卵、幼虫、蚕蛾、蚕蛹
【分析】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解答】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蚕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蚕蛾是蚕的成虫,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故选:B。
【点评】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阶段此题的关键。
7.(3分)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 )
A.比实际的长度小 B.比实际的长度大
C.与实际的长度一样大
【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热涨了,所以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比实际的长度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热胀冷缩,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8.(3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中描述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 )
A.求偶 B.哺育 C.筑巢
【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解答】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繁殖,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9.(3分)种子内有两片子叶的植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蚕豆
【分析】种子根据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解答】小麦、玉米的种子里面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蚕豆的种子里面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
故选:C。
【点评】结合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认识解答。
10.(3分)下列温度中,说明冰正在融化的是( )
A.﹣2℃ B.2℃ C.0℃
【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解答】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冰融化的认识。
五、我会回答。(共6分)
8.(6分)根据植物、动物的特点,写出生物的共同点(至少写三条)。
【分析】地球上所有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叫做非生物。
【解答】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生物的共同点包括:都能呼吸,都能摄取食物以补充能量,都能排出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都能产生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都能呼吸,都能摄取食物以补充能量,都能排出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都能产生繁殖后代。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共同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