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三个重要概念(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和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基础上,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综合在一起的混合运算的学习。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但他们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由学于生对整式混合运算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对二次根式的各种运算,也已掌握,但有些学生的计算综合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认识出发,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类比整式运算法则,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步骤和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3)通过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运算律的合理使用.
【教学难点】
类比整式运算法则,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类比法:类比整式的混合运算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活动1
教师活动:如图,两长方形状的土地长分别为、宽都为,你能表示并求出它们的总面积吗?
问:①当长分别为、,宽为又应怎样计算?
②思考:从上面的运算结果、运算律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类比乘法分配律(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思考、计算,展示计算成果,举手回答问题。
活动2
教师活动:如图,长方形状的土地长分别为、宽都为、 ,你能表示并求出它们的总面积吗?
问:①当长分别为、,宽为、又应怎样计算?
②思考:从上面的运算律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类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思考、计算,展示计算成果,举手回答问题。
活动3
教师活动:如图,两正方形边长分别为、,你能求出阴影面积吗?
问:①当两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又应怎样计算面积?
②思考:从上面的运算律能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类比平方差公式思考、计算,展示计算成果,举手回答问题。
活动4
教师活动:如图,两正方形边长分别为、,你能求出所有图形的总面积吗?
问:①当两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又应怎样计算面积?
②思考:从上面的运算律能发现了什么?
③如果整式所有的运算法则中的字母改写成二次根式,是否仍成立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类比完全平方公式思考、计算,展示计算成果,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归纳得出整式所涉及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乘法公式等对于二次根式相关运算均适用.
活动5
教师活动:
例1 [教材P14例3]
问:应先计算什么呢?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例2 [教材P14例4]
问:应先计算什么呢?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计算练习、思考问题,展示计算成果,举手回答问题。
活动6
教师活动:计算 (1)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计算练习、展示计算成果,学生间点评问题。
活动7
教师活动: 我们把两个二次根式的乘积是有理数,不含二次根式称为互为有理化因式。 如2 与互为有理化因式.+的有理化因式是 .
变式1 = .
变式2 已知a=,b=,求的值.
变式3 求
学生活动:学生计算练习、展示计算成果,学生间点评问题。
活动8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需要特别记住的,有哪些地方是特别容易出错的?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所学内容,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的加减(2)
整式乘法运算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