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生物柴油
B.人类超量碳排放以及超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D.科学家把塑料袋等材料通过断裂碳碳键、碳氢键转化为航空煤油、甲烷和氢气等
2.《邛州府志》载:“在州治西南八十里有火井。蜀都赋:火星荧于幽泉,高焰煽于天陲。注曰: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无灰。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盐五斗。家火煮之则盐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B.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取井火煮水”是燃烧天然气加热食盐水进行蒸发结晶
D.天然气现代常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医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新冠疫苗使用的中硼硅玻璃瓶含有的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
C.“天宫二号”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其主要材料含有晶体硅
D.C919国产大飞机风挡结构部分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酒精与84消毒液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D.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镀件油污 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用明矾除去水中的泥浆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 向溶液中,先滴加3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3滴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D 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能从含有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A.A B.B C.C D.D
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主要成分为石蜡)炬成灰泪始干”,“泪”是蜡烛燃烧的产物
B.“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现象涉及电子的跃迁
C.“春蚕到死丝方尽”中,“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美酒”的酿制包含了淀粉的水解过程
7.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鱼虾会产生腥臭味,可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
B.“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污”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被蜂蚁蜇咬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是由于人的皮肤被注入了甲酸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D.苯酚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用于皮肤消毒,福尔马林用于制生物标本,都是因为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青铜器不容易生成铜绿
C.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9.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聚乙烯塑料
B.同素异形体:、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
C.化合物:
D.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盐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D.酶可作催化剂,温度越高催化效果越好
11.天然油脂结构的核心为甘油[HOCH2CH(OH)CH2OH],有一瘦身用的非天然油脂,其结构的核心则为蔗糖(C12H22O11)。该非天然油脂可由直链型的不饱和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而得,其反应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的反应式不完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酯也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油脂类物质
B.该非天然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其水解产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非天然油脂不属高分子化合物
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化合物
1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α-氨基酸,α-氨基酸指的是氨基和羧基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酸。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饱和溶液加入鸡蛋清溶液中,以提取鸡蛋清
B.在油脂中加入淀粉酶,以促进油脂水解
C.最简单的α-氨基酸是甘氨酸。(氨基乙酸),由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的二肽有两种
D.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它是一种氨基酸,具有两性
13.有机物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的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皂化反应
B.石蜡油、甘油、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
C.棉花、蚕丝都属于天然纤维但主要成分不同
D.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现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乙醇和乙二醇
C.淀粉和纤维素
E.
F.
①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②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
③ 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___。
现有下列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淀粉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油脂
① 遇I2变蓝的是__________。
② 遇浓HNO3呈黄色的是__________。
③ 能发生皂化反应制取肥皂的是__________。
④ 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
15.有A、B、C、D四种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液、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①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蔗糖水解、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甲酸乙酯水解______。
16.把一定量的淀粉和少量的淀粉酶配成溶胶灌于半透膜中并置于盛有热的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淀粉在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滴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热煮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淀粉__________________水解(“尚未”或者“已经”)。
(3)要证明淀粉在这段时间内未水解完全,应进行怎样的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物90g,溶于足量的水中,在稀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后,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再加入足量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测得生成Cu2O沉淀为75.6g,求原混合物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
18.参考下列①~③项内容,回答问题:
①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②碘值,是使100g油脂与碘加成时消耗单质碘的克数。
③几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2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为884)形成的油,用KOH皂化时,其皂化值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回答:
①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________________;
②黄油比牛油________________;
③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使碘值为180的100g鱼油硬化,所需的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 _____________ 。
(4)用下列结构式所代表的酯,若皂化值为430,求n为多少 _____________并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是吸收效果好的营养强化剂,常温下易溶于水。一种制备葡萄糖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如图:
(1)工业上硫酸亚铁可用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与硫酸铁溶液反应制得,同时得到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为制得FeCO3,反应中混合两种试剂的操作为__。
(3)反应Ⅱ中需加入稍过量的葡萄糖酸,目的是___。
(4)葡萄糖易被溴水氧化成葡萄糖酸。葡萄糖酸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请补充完整。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取纯净葡萄糖酸晶体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葡萄糖,加入蒸馏水至完全溶解,__,得纯净葡萄糖酸晶体。(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溴水、75%乙醇、AgNO3溶液)
20.3-苯基乳酸是一些重要的化学合成物前体,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合成等领域,可作为日常食品的防腐剂。实验室通过苯丙氨酸的重氮化及水解反应制取3-苯基乳酸,方法如下:
HNO2(M=47):弱酸,不稳定,遇热即分解,水溶液无色。苯丙氨酸(M=165):白色固体,溶于水,熔点270~275℃。3-苯基乳酸(m=166):白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122~124℃。
实验步骤:
①三颈烧瓶中加入6.0g苯丙氨酸,再加入70mL稀硫酸,冷水浴冷却至5℃,边搅拌边滴加溶液(0.1g/mL),维持温度搅拌,然后改成35℃热水浴再搅拌。
②往烧瓶中加入25mL乙酸乙酯,搅拌后将分离混合液,剩下液体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物质,过滤用旋转蒸发仪蒸除溶剂,再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粗产品5.0g。
③取粗产品0.5g于锥形瓶中,加入的乙醇,溶解后再加入25mL蒸馏水、2滴酚酞试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
(1)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2)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步骤①中先在5℃温度下搅拌50min,后改为35℃搅拌10min的原因是_______。
(4)步骤②中分离混合液仪器名称为_______,后续提纯粗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
(5)步骤②中加入的物质为_______。
21.有机物是产生生命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都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转变。结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遇到碘水能变蓝的多糖,A的名称是____。
(2)B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3)反应②是人体内B被氧化,同时又提供能量的反应。已知:1gB完全氧化,放出约19.2kJ的能量,则1molB完全氧化将放出约____kJ的能量。
(4)C、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香味的F,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出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
(5)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鉴别B、C、D三种物质,这种试剂是____。
22.有A、B、C、D、E、F、G、H八种白色固体,它们是:KHSO4 、C6 H12O6 (葡萄糖)、HOOCCOOH、MgCO3 、Na2CO3 、MgSO4 、Al(OH)3 、Ba(NO3 )2 ,对这些物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各取部分固体分别加入水,除C、F外均能溶解得到澄清溶液;②C(固)+D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C(固)+H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③E溶液+H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G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B溶液→白色沉淀;④B溶液+H溶液→放出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这八种固体分别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_。要进一步证实某固体为葡萄糖,应用___________作试剂,根据_______________现象来确证。
23.X由2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2;无色气体B遇空气呈红棕色;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砖红色固体,E溶液呈强酸性。
(1)X的组成元素___________;X化学式___________。
(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应转化过程中,生成时消耗葡萄糖的质量至少___________g。
(4)设计检验F溶液中溶质阴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B 6.A 7.B 8.A 9.B 10.A 11.A 12.A 13.B
14. A D E F B C A C D B
15. 淀粉液 葡萄糖溶液 甲酸乙酯 蔗糖溶液 C12H22O11+H2O+、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3NH3+2Ag↓+H2O、HCOOC2H5+H2OHCOOH+C2H5OH
16. Cn(淀粉)+nH2O nC6H10O5(葡萄糖) 产生砖红色沉淀 已经 取半透膜袋内的溶液少许,加入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淀粉未水解完全
17.95%
18.(1) 190 (C17H2COO)3C3H5+3KOH→3C17H23COOK+C3H5(OH)3
(2) 不饱和脂肪酸(酸根)多 低级脂肪酸(酸根)多 不饱和键少
(3)15.9 L
(4) 4 C4H9COOK C2H5OH
19. 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 先将硫酸亚铁溶液放入试管,然后将盛有经过煮沸并冷却的碳酸钠的胶头滴管插入试管内的溶液中,挤压胶头(防止溶入空气,将Fe2+氧化) 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也易发生水解,加入稍过量的葡萄糖酸,可防止Fe2+被氧化,同时也能抑制Fe2+水解 加入足量溴水(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将溶液中的Br-转化为AgBr沉淀),过滤,往滤液中加入75%乙醇(将葡萄糖酸转化为沉淀),过滤,再用75%乙醇洗涤沉淀,烘干
(1) 杂化 100mL容量瓶
(2)溶解苯丙氨酸、产生
(3)低温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可防止分解,该温度下反应速率慢,反应所需时间长,重氮化反应结束后,升高实验温度至35℃,以便水解反应顺利进行
(4) 分液漏斗 重结晶
(5)无水硫酸镁或无水氯化钙
21.(1)淀粉
(2)醛基、羟基
(3)3456
(4)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5)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22. C6H12O6 Na2CO3 MgCO3 HOOCCOOH Ba(NO3 )2 Al(OH)3 MgSO4 KHSO4 银氨溶液 银镜反应
23.(1) Cu、N Cu(N3)2
(2)
(3)
(4)取少量F待测液于试管中,浓缩后加入浓与Cu片并加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则待测液中含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