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课件+音频+学案+达标检测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皇帝的新装(课件+音频+学案+达标检测及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09 10:38:20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故事情节。
3、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4、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温故互查】
第一课时
【预习 导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更衣( ) 称职( ) 随声附和( )
的确( )
赏赐( ) 陛下( ) 滑稽( )
骇人听闻( )
爵士( ) 御聘( )
2、解释下列词语
呈报:             滑稽:
骇人听闻:          不可救药:
3、本文选自 , 体裁是一篇 ,作者
是 (国家)
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 、

、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4、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能用一些词语概括本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有关童话
故事的主要
情节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词呢?

(2)、用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3)、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分角色朗读
5(1)、 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
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
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在课本上画记号,在此简析,体会用精妙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7、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
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
8、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9、这个故事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达标检测
10、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 和 来塑造
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
者是 (国家)作家 (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
《卖火柴的小 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11、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12、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
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 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
上在更衣室里。”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
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13、搜集童话故事。
【知识链接】
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塑造
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
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
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
人格 化。
2、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
的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
,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3、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
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
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
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
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 封建统治阶级的头
子, 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
丑, 时社会的病状。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分析
用笔的精妙。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
去游公园 ——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
点钟都要 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 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
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
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
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
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
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
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
傲的神气”?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老大臣为什么不说真话?
另一位大臣和其他特别圈定的随员是如何表现的呢?


3、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
来了,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4、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这与大人的表现完全相反,体现了什
5、么?
【合作探究】
5、从全文来看,皇帝是个怎样的人?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呢?
6、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对当时那个社会,
7、那个时代的态度怎样?
【拓展延伸】
7、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
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
情节生动的特色。(任选其中之一进行训练、交流。)
(1)有一天,皇帝在 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
什么?
(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像皇帝想什么,做
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像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8、讨论一下这篇童话如何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
【课后练笔】
可是偏偏皇帝就生活在谎言的世界中,由于愚蠢、不自信才会在
游行时出丑。所以,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放飞想像:游行大典完毕,

《皇帝的新装》达标检测及解析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附和(hè)      滑稽(jì)
钦差(qīn) 陛下(bì)
B.赏赐(sì) 头衔(xián)
爵士(jué) 花纹(wén)
C.炫耀(yào) 愚蠢(chǔn)
妥当(tuǒ) 呈报(chénɡ)
D.系上(jì) 勋章(xūn)
更衣(ɡēnɡ) 称职(chènɡ)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3)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
(    )
(4)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 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3.仿写。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仿句:他既不       ,也不        ,也不喜欢             ——除非               。
4.综合性学习。
2013年是安徒生诞生208周年,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 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答: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至结尾,回答5~8题。
5.从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看,这部分是情节的    部分。
6.“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一句中“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答:

7.“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 “天真”的含义是什么?
答:

8.“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童话,完成9~13题。
神气的小雨滴
“哗啦哗啦!”小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画家的门,对画家说:“我是一滴神气的小雨滴,这个世界没我可不行。听说你能把任何东西都画得很美,那么你能把我也画在你的画布上吗?让我这个神气的小雨滴被更多的世人了解。”
“不行,不行,你这么透明,又小小的模样,你让我怎么画出你的神气来?”画家摇摇头,想要关上门。
小雨滴急忙说:“别看我小,力量可不小,不然你随我走一走看一看,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没我不可行了。”
画家勉为其难地说:“好吧!我就随你去看看,可是神不神气要我说了算。”
小雨滴欢喜地点点头,他让画家坐在云层上,跟着他一起走。
小雨滴飘呀飘,飘到了农民家里。“哗啦哗啦!”小雨滴敲开了农民家的大门,农民看见小雨滴欢喜地叫道:“嗬!小雨滴你终于来了,我们的地正等着你灌溉,快随我去吧!”
小雨滴点点头,然后大声地对画家说:“你看我多神气、多威风,农民非常需要我。”
画家看着小雨滴,摇摇头说:“这不算什么,就算没有雨,农民也可以引渠灌溉,庄稼照样能长得 茂盛。”
“哼!你说这不算什么。好吧!我再带你去别的地方。”说完小雨滴也不帮农民灌溉田地了。快速地飘到了一座城市,城市里车水马龙灰尘缭绕。
“哗啦哗啦!”小雨滴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这家人看见小雨滴笑着说:“快下点雨吧!这天闷热的让人没办法忍受。”
小雨滴仰着头问画家:“你看看,我多受人欢迎,我能为城市里的人们消暑避热,还能帮城市洗净灰尘。”
画家摇摇头说:“这不算什么,人们有空调,就算没有你也能消暑避热,还有,你看城市里那些装满水的喷洒车,它们就能够帮助城市洗净灰尘。”
“哗啦哗啦!”小雨滴有些气愤地飘过高山 。
带着画家飘了很多很多的路,来到了一片大沙漠。小雨滴看着沙漠惭愧地说:“在这堆沙子面前我可威风不起来,我的身体落到沙堆里一点都不会存积,马上就被这些沙子包围了,所以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找神气吧!”
“不!”画家指着困在沙漠里的人说:“小雨滴,你快点下雨吧!你看看困在沙漠里的人马上就要渴死了,只有你能救他们。”
小雨滴皱了一下眉头,说:“我……我……帮不上他们什么,因为沙漠太可怕了。”
画家焦急地说:“你不是很神气吗?你不是想让我把你的神气画出来吗?”
“唉!”小雨滴叹了一口气。“哗啦哗啦!”他飘进了沙漠,尽力地洒着他的雨滴。被困的人激动地仰着头,小雨滴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他们欢呼着,把手里能装水的东西都拿出来接住小雨滴。
画家坐在云层上也没闲着,他把小雨滴救人的这一幕快速地画在了画板上,因为画家觉得这时候的小雨滴才真正被人需要,也是最神气的。
(选自“童话网”)
9.小雨滴为什么让画家把他画在画布上?
答:

10.小雨滴飘到了哪些地方?哪里的人们真正需要他?
答:

11.画家认为小雨滴什么时候是最神气的?
答:

12.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
13.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答:


四、写作练笔
14.【写法借鉴】课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如:“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皇帝爱新衣成癖、奢侈无度的本性。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A项中“稽”应读jī;B项中“赐”应读cì;D项中“称”应读chèn。
2.答案:(1)至—致 (2)幅—副 (3)栽—裁 (4)腊—蜡
3.答案(示例):他既不喜欢运动,也不关心他的身体,也不喜欢和朋友喝茶聊天——除非是为了督促儿子锻炼 身体和广交朋友
4.答案:(1)示例:“同情 欢乐 成长”或“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
(2)即兴演讲方案步骤:①确定演讲题目;②推选主持人和评委;③现场抽签决定演讲次序;④即兴演讲;⑤语文老师进行点评;⑥宣布比赛结果。
5.答案:高潮和结局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能力。联系文中众人的赞扬,即可找出指代的内容。
答案:皇上的新装真 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结合语境,这是大人形容孩子所说的话,扣住孩子说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的事实来判断,可知孩子的单纯、诚实。
答案:单纯幼稚,还没受社会风 气的污染,能讲真话。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行为的理解能力。回答时要抓住重点词语,由“发抖”可见他对百姓所说话的肯定,内心很是恐慌;“似乎”表示不肯定,皇帝又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于是企图掩饰自己的心虚。
答案: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动作。
9.【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文章第1、3段可探究出小雨滴这样做的目的。
答案:因为小雨滴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他不行,他要让更多的世人了解自己。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找出小雨滴飘落地点变化的语句即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小雨滴飘到了农民家里、一座城市和沙 漠。沙漠里的人们真正需要他。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联系结尾段可知,小雨滴救人让画家感动,也认为此时的他最神气。
答案:当他洒下雨滴,解救被困在沙漠中就要渴死的人,真正被人需要时是最神气的。
12.【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作用。此句单独成段,由上文小雨滴飘到城市过渡到下文的飘到沙漠救人。
答案:过渡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先围绕“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分析文章蕴含的哲理,然后联系实际来谈今后在生活中打算怎样做。
答案(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大,要帮助真正遇到困难的人。在生活中,我们要谦虚务实,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真心诚意地伸出援助的手臂,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联系实际略)
14.答案(示例):团团太胖了,他身上那肉一节一节的,出门都得用个小车推着肚子上的肉。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夏天跟他一起走路,那都晒不到太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