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训练(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9 19: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D.第二次世界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4.“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这说明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自由贸易      B.贸易保护,政府干预
C.低关税时代      D.平等贸易
5.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6.历史给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指(  )
A.法德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B.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C.法德决定要完善民主和法制    
D.法德一起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7.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②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③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2013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  )
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
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D.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9.“1995年,美国成功地创建了一个永久的更为正式的组织。……WTO被授权制订并监督实行,执行贸易规则。”下列关于该组织“贸易规则”实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保障了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
B.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C.标志着全球有序贸易的开始
D.使歧视性贸易渐趋消弭
10.世界贸易组织2011年3月公开了一份裁决报告,支持欧盟部分诉求,裁定波音公司获得美国至少53亿美元非法补贴,认定美国对波音公司的补贴行为与世贸规则不符。这说明世贸组织 (  )
A.开始致力于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B.能够提出成员国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案
C.主要维护欧盟的合法利益
D.使世界贸易实现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11.(2013年广州海珠区高三摸底)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史实
推论
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D
12.(2013年广东梅州五华高三第一次质检)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通
B.经济全球化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经济利益失衡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是一样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爱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项发明,白炽灯只是其中之一。……而爱迪生本人也只是当时美国众多发明家中的一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上)》
材料二 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材料三 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7.6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所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能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结合材料三分析“战略意图”形成的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黄金储备有什么变化?从这种变化情况来看,你认为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12分)
14.(26分)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 垄断巨头梅隆哀叹:“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8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之间的内在联系。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指出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8分)
单元质量评估(十三)
1.A 解析: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储备的中心货币,因此出现其他国家用商品换美元的情况。
2.D 解析:联合国属于全球性的政治合作组织;欧共体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针对的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
3.B 解析:从材料中20世纪70—80年代前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可知关贸总协定虽然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所以选择B项。
4.B 解析:从双方互相指责的内容来看,可以排除C、D两项;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并不是自由贸易时代,双方的贸易都受到政府的保护和干预,所以选B项。
5.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均没有涉及政治领域的合作,选择B项。
6.B 解析:法德关系和解是欧共体成立过程的最关键的因素,答案为B项。选项A、C、D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①错误;金融危机会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8.D 解析: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面对,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9.B 解析:WTO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因此,对美国单极世界应该是冲击,排除A项;C项应该说是标志着全球有序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开始;D项的歧视性贸易仍然存在。
10.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报告,说明世界贸易实现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11.D 解析: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推动经济全球化,也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故D项正确。
12.D 解析: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A、B、C三项说法正确。发达国家因自身的资金、技术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是占优的,而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不利地位,两者的风险并不是一样的。故选D项。
13.(1)重视科技创新发明;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政治前提;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6分)
(2)建立世界霸权,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和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8分)
(3)黄金储备变化:比重由高到低。美国经济地位:由世界经济霸主到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4分)原因: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日本和欧共同体的崛起。(4分)政治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
14.(1)特征:国际贸易增长几乎停滞;国家间外贸联系减弱。(4分)原因: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面对危机,各国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政策;人类对威胁其自身利益的全球性危机还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6分)
(2)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也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信任危机。(8分)
(3)联系:材料一中主要国家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日益萎缩和国际关系的紧张,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而材料三正是在吸取材料一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努力,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作用: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