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一课时
高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体特征,把握新闻的特点。
2.体会本文叙述的视角及语言特点。
3.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1982年9月起,我国政府开始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
两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多达22轮的谈判。
背景介绍
两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多达22轮的谈判。
背景介绍
“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背景介绍
来自世界各国778家新闻媒体的8423名中外记者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人民日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工人日报:《香港今日回归祖国》
中国教育报:《今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北京经济报:《香港回家了》
……
背景介绍
由新华社记者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正式发表署名周婷、杨兴)四个人联合采写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荣获了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学习任务
请为《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一个颁奖词。
学习活动一
思考讨论:
本篇消息的新闻特征是如何体现的?
新闻的特征
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学习活动二
场景 重要时刻 活动
请根据文章第二段至第十段的内容填写表格:
学习活动二
场景 重要时刻 活动
港督府告别仪式 30日下午 4时30分 4时40分 降港督旗帜
乘车离开
添马舰东面告别仪式 6时15分 7时45分 宣读赠言
降英国国旗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降英国国旗
升五星红旗
离港 0时40分 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请根据文章第二段至第十段的内容填写表格:
新闻的特征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7月1日凌晨电”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新闻的常见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新闻的结构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管治的终结。
主体(2-10段):四个场景具体展开。
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学习活动三
思考讨论:
从标题和写作视角方面探讨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独特魅力。
标题
直接、明确。
语意双关
句式倒装
旧题新用
标题
离开了对《别了,司徒雷登》的学习和领会,就根本不会有《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一种必然的关联解读,从毛泽东的文采到中国现代史的风云,我们必定会领略到更深沉更厚重的历史感和话语权。
——《历史的定格和新闻的生命力》“别了,不列颠尼亚”采访组于《中国记者》2019年第10期
标题
直接、明确。
巧妙,含义丰富。
语意双关
句式倒装
旧题新用
视角
中方——恢复
英方——交还
视角
“写英国撤离香港,既不能喧宾夺主,只写中方,更不能对英国痛骂一顿讽刺挖苦,但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
——采访组
作业
1.大声朗读课文2遍。
2.细读文本,从新闻场景、新闻事件、新闻细节、情感渗透等方面感受本则消息的魅力。
谢谢观看!
广州市第七中学 胡泳斯
《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一课时答疑
高二—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问题
一、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是什么?
二、全文出现很多时间词,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且衔接非常紧密,作者这样写除了体现新闻的真实准确,还有什么作用
问题一
新闻结构——倒金字塔式
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由于该模式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成为媒体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
新闻结构——正金字塔式
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取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问题一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管治的终结。
主体(2-10段):四个场景具体展开。
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问题一
一、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是什么?
本文采用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相结合的结构,即倒叙和顺序相结合的方式,先说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后,“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口,下文再接着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重要场景。
新闻压缩练习
将课文压缩为50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
1.标题新闻,一般必备的信息是who(何人)+what(何事)。
2.一句话新闻,除以上两要素外,可再加上其它要素,包括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何果),文章强调什么就加什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导语,则要从导语中提炼。
新闻压缩练习
将课文压缩为50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
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香港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40字)
问题二
二、全文出现很多时间词,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且衔接非常紧密,作者这样写除了体现新闻的真实准确,还有什么作用
1.增强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性。
2.体现了盼望回归的激动和急切心情。
3.体现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的来之不易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