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_选必上第一单元_2.1长征胜利万岁(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2_选必上第一单元_2.1长征胜利万岁(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4 22:5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征胜利万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重点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2. 品读不同文本表现长征精神的方式。
3.感受革命人士的战斗激情和人道主义情怀,培养爱国热情,传承长征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不同文本表现长征精神的方式。
难点: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运用技巧表现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精读、比较、探讨
导入:
1.展示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时几位领导干部的合影,合影中有博古、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他们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长征胜利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
而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千难万险、自我牺牲,也因此成为鲜活的素材,被写成回忆录、通讯、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种种文体,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文本,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长征精神的内涵吧!
长征胜利万岁,革命精神永存
1.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请结合文本思考:这篇文章是作者杨成武时隔多年写成的,作者选了哪些事件?
分析:全文一共讲了三件事:到达吴起镇,长征最后一战以及红一方面军总结会上听毛泽东讲话。
2.作者为什么选择记录这三件事?
作者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毛泽东阐述了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前两件事是为听毛泽东讲话做铺垫,也是长征胜利意义的具体体现,很好的突出了红军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品读第一部分:
3.文章第一件事写红军到达吴起镇时的兴奋与激动,请细读文本分析:这一部分是如何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的?
(1)“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第2段)
(2)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第3段)
(3)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第4段)
(4)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第5段)
(5)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第7段)
分析:
“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场面描写、动作描写: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表现激动心情。)
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心理描写:直接写出了战士们的情感和心情。)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
(抒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欣喜与激动)
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的困难……(排比:表现出长征途中的艰辛)
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反问:胜利来之不易,表现出心情的激动)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内心的欣喜与激动
第一部分小结:
本部分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进行记录,为了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多种修辞手法,使文本更生动,也更能感染读者。
品读第二部分:
4.文章第二件事写长征最后一战,从字数上看,吴起镇战役600多字,千佛山除恶100多字,详略差异是明显的,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
分析:
吴起镇战役相当重要,杨成武将军参与了吴起镇战役,情感体验充沛;
千佛山除恶的相关内容,只能从战报,或者由战友转述获悉,就一笔带过了。
因此,作者安排材料时详略得当,重要的详写,能突出主题,略写的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第二部分小结:
回忆录讲求真实性,必须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客观事实。亲身经历的详写,可以突出重点,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从他处了解到的略写,可以避免重复,从而更鲜明地突出革命英雄主义。
5.文章第三件事是怎样写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崇敬和听毛泽东讲话时的激动?
5.文章叙写第三件事时,是怎样抒发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崇敬和听毛泽东讲话时的激动心情的?
(1)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第38段)
(2)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44段)
(3)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第43段)
分析:
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 (抒情中带有议论)
我身不由己地打了一个寒噤,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描写)
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深深感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议论中带有抒情)
第三部分小结:
选择最能体现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的场景来写。
为了表现长征的伟大意义,运用了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出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钦佩和崇敬,以及听毛泽东讲话时的激动之情。
再现艰难险阻,抒写顽强豪迈
同样是表现红军长征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请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思考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宗明义,统领全篇,开头两句直接点明红军一路上所遇到的无数的上无数的山山水水,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而红军的态度是“不怕”。“只等闲”也正是“不怕难”的具体表现,从而直接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和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在红军看来,“五岭”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是诗人通过对长征途上山水的感受呈现出来,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红军越过岷山的无限欣喜,淋漓尽致,神采飞扬。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1. 1.这首诗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面。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腾越五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方法指导:
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2.从诗中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远征难” 难在何处?
明确: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乌蒙山全长250公里,海拔高达2000多米,这么一座气势磅礴的高山,是非常难以逾越的。
3.作者是如何表现红军这种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红军看来,“五岭”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反衬对比,十分巧妙。“腾”和“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中概括了长征途中的哪两件大事 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英雄形象的?
“暖”和“寒”是一对反义词。“暖”字表现红军因征服金沙江天险而产生的欢乐心情;“寒”字既烘托出大渡河铁索桥 的艰险之状,又渲染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而激烈的战斗气氛。
这两句写江之险,桥之险,没有从正面具体描绘红军如何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但红军坚忍不拔、英勇顽强、所挡者破、所击者败的英雄形象,却从侧面得到了表现。
6.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红军战士无比喜悦的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
最后两句融情于景,通过描写开阔的雪景,表现出一种不怕艰难困苦的豪情,直接抒发了长征胜利的昂扬情绪。
小结:这首诗是叙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史诗。诗人通过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展现了红军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诗人善于运用夸张、想象、对比和衬托等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梳理整合:梳理两篇文章的文体、选材、艺术特色和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文本 文体 选材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主题
《长征胜利万岁》 回忆录 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最能体现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的场景 叙事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议论 拟人、排比、反问 展现长征精神的内涵——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表达赞美之情。
《长征·七律》 诗词 对历史事件高度凝练概括,选择具有象征性的意象、情境 抒情为主,兼有叙述、描写 比喻、夸张、对比、拟人
传承革命情怀,青年独领风骚
学以致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生生不息,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请观看视频《刘洋:爱在太空》,完成以下写作任务:
1.请你替刘洋写一篇回忆录。2.请写一首赞美航天精神的诗词。
参考示例:
1.回忆录(节选): 十年磨剑,心怀山海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因此训练强度最大、时长最长。自己的力量与任务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通过高强度的体能测试,为了圆自己的飞天梦,更为了不辜负祖国对我的期许, 体训时,我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举杠铃、练握力器,除了训练,很少有娱乐时间。
水下训练是航天员训练的重中之重,单次训练时长和强度都最大。在参加第一次水下验证试验时,在水下呆了三四个小时。结束后,整个人都虚脱了,手连握拳都握不住。但我逼着自己直面水下训练,并总结了一个方法:需要用眼时就排除干扰,紧盯目标;不需要用眼时,就抓紧闭眼缓一缓。就这样,一点点地,逐渐适应了水下环境。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努力,去奋斗。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考验呢?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每一次挑战极限,都是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诗歌:
为神舟飞天而作
神舟搭载牛郎去,遍访苍穹探织女。
迢迢银汉今日渡,不待金风到七夕。
喜鹊仰望飞船过,自叹双翅那能比。
太空又添中华客,通天大道龙先知。
(作品出自中国作家网,作者:文庙山)
《长征胜利万岁》第二课时答疑
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以“忆红色岁月,承长征精神”为主题播出一期节目,倡导中学生“再走长征路”。在这一栏目的感召下,许多中学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再走长征路”活动,采用各种形式重温长征艰苦和英勇的过程。请你结合《长征胜利万岁》、《七律 长征》的学习,说说当今再走长征路的意义和价值。
意义一:再走长征路,可真切感受到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
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组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同学们再走长征路,亲自体会一个个长征场景,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从乌蒙山回旋站开始,穿越封锁线,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到最后岷山会师,重温革命历史,更能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更能感受到先烈的如磐意志,发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意义二:再走长征路,可真切领悟长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再走长征路,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引导中学生采用唱红歌、经典红歌朗诵、讲长征故事比赛等形式,追随革命前辈的足迹,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更能感受到长征精神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深刻内涵,也更能把握住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中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义三: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所体现出的为国家民族大义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象征。
从“再走长征路”,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逻辑上的内在关联。与86年前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相比,今天,我们无需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 但是,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中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需要去克服,不断成长。
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简单的重温历史,而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再走长征路,是为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长征精神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一代,一定要学习长征中革命前辈们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以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也正是今天中学生需要再走长征路的深刻原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