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的定义。
2.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3.弄清楚分子、原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能从分子的角度认识下列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纯净物与混合物
咏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闻到花香了吗?
桂花
哇!真香!
水质量减少了,水到哪里去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仔细观察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充分说明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
物 质
粒 子
扩 散
凝聚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离子。
水由
水分子
构成的
铜由
铜原子
构成的
金刚石由
碳原子
构成的
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
分 子
原 子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与原子确实存在吗?
一、分子有哪些性质呢?
1、分子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滴水有这么多个分子,说明了什么呢?
一滴水中 有多少个水分子?
1,670,000,000,000,000,000,000
1.67×1021
2、分子在不停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温度越低,运动越慢。
生活举例: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说明分子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溶解现象、闻到花香、酒香、
汽油挥发、品红扩散…
分子的运动动画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探究:氨气分子的运动
酚酞变红
酚酞遇浓氨水变红
酚酞遇水不变色
酚酞不变色
【提问】
不直接向酚酞中滴加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吗?
【资料】
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
氨水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向无色酚酞试液中滴加两滴浓氨水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
实验探究: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烧杯A中酚酞试液变红
烧杯B中酚酞没有变红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0+50=
50mL的水加入到50mL的酒精里面,体积是否等于100mL
能向篮球中充气,说明了什么?
物质有“三态”变化,会热胀冷缩,这说明了分子有什么性质?
分子之间的间隔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间隔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和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酒精和水混合
水
酒精
50ml
50ml
100ml
混合后的溶液
分子的性质:
1.分子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间存在间隔.
间隔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和所处的温度有关
2.分子在不断运动
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快
(原子也有相似的性质)
4.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
的性质不同
1.看演示,做练习
练习
2. 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1.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二. 分子、原子
当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时,
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分子
通电
重新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化学变化的本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呢? 如: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发生变化呢?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对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4. (2014泰州)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5. (2014雅安)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D
C
6.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
背风处易于晾干.
(3)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
0.024m3的钢瓶中.
三. 分子、原子理论的应用
1.从分子的角度去解释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混合物、 纯净物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试从分子的角度区分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
物理变化: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 。
从分子的角度来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中,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改变,水分子并没有变化。
纯净物:物质中只有一种分子 如:酒精中,只有酒精分子、蔗糖中只有蔗糖分子、铁中只有铁原子、汞中只有汞原子…
混合物:物质中有多种分子 如:空气中有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氮分子等
从分子的角度来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有多种分子。
1.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2.(2012·百色)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D. 水分子质量变大
3.(2014·昆明)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挥发 ---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
---分子体积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
---分子的质量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A
B
4.(2012 铜仁)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 )
A.食用醋 B.合金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5.(2014·山西)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
新结合成新分子
C
D
6.(2013·荆门)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
“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2014·上海)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C
8.(2013 长沙)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D.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
9.(2013·黄石)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 )
A.分子间的间隔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10.(2013·北京)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B
A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11.(2013·雅安)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
的是 ( )
D
12.(2012·泰安)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
其化学性质相同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
隔变大
C
1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热胀冷缩
2)花香四溢
3)酒精挥发
4)食物腐败
作业:
必做: 1(2)、(3)
2(5)(6)
3
选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