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B.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
C.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目前工业上直接由海水提取I2
2.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
B.步骤④中发生的反应为2I-+MnO2+4H+=I2+Mn2++2H2O
C.步骤④如果用碘酸钾氧化,理论上每产生,转移2mol电子
D.步骤⑤中提取碘的方法是蒸馏
3.实验室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单质碘的主要步骤为:用浓溶液进行反萃取、分液、酸化、过滤及干燥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萃取时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反萃取时倒转振荡过程中要适时旋开活塞放气
C.分液时,先放出有机相,然后从下口放出水相
D.酸化后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单质碘从酸化后的体系分离
4.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海水中含有溴单质,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可将溴单质吹出
C.海水晒盐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Na
D.利用海水、铝、空气制成的航标灯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下列工业提取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
B.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需要用到SO2
C.可以直接加热分解氧化银制备金属银
D.碳酸钠是烘制糕点所用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6.向用盐酸酸化的MgCl2、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则原混合溶液中MgCl2与Fe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7.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像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与汗渍中的物质②反应,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指纹线就由棕色变成黑色。则这三种物质是( )
A.①硝酸银、②溴化钠、③溴化银 B.①硝酸银、②氯化钠、③氯化银
C.①氯化银、②硝酸银、③氯化钠 D.①硝酸银、②碘化钠、③碘化银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 B.Mg→MgCl2→Mg(OH)2
C.Al→Al2O3→Al(OH)3 D.Fe→FeCl2→FeCl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1号”CPU芯片与光导纤维是同种材料
B.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C.水晶项链和修建用的水泥都是硅酸盐制品
D.工业制粗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0.将适量的Cl2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等反应停止后,实验室从该溶液中提取溴通常所需的主要仪器和方法是( )
A.蒸发皿:蒸发后灼烧
B.烧杯:冷却、结晶、过滤
C.分液漏斗:分液
D.分液漏斗:加萃取剂,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
11.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物质的是
A.碘片 B.氯化铵 C.碳酸氢铵 D.碳酸钠
12.海水提溴不涉及的过程是
A.浓缩 B.升华 C.氧化 D.提取
13.能证明土豆中含有淀粉的试剂是
A.淀粉-碘化钾试纸 B.银氨溶液 C.碘水 D.碘化钾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熔点很高,可作为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B.有色玻璃就是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
C.溴化银可用于感光材料,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D.分子筛可用于物质分离,还能作干燥剂和催化剂
二、填空题
15.在保鲜膜上倒一点凉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16.碘酸钾和碘化钾是两种常见的食盐补碘剂。易溶于水,在水中电离为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铂丝蘸取添加有碘化钾补碘剂的食盐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通过观察火焰颜色可证明其中含有钾元素,该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观察火焰颜色时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有如下反应:①,②,③。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①和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反应①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
(3)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三、计算题
17.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4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合金中Mg的质量为_______g;
(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
(3)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18.甲、乙、丙三组实验中均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加入合金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的质量/mg 255 385 459
生成气体的体积/mL 280 336 336
(1)甲、乙两组实验中,哪一组盐酸是已完全反应的?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氮化锶(Sr3N2)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荧光粉。已知:锶与镁同一主族,金属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氮化锶,氮化锶易水解,遇水剧烈反应。
Ⅰ.利用装置A和C制备Sr3N2
(1)装置A中仪器b的名称是__,a导管的作用是___。
(2)写出由装置A制备N2的化学方程式:__。
(3)操作中,应先点燃装置A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
Ⅱ.利用装置B和C制备Sr3N2。(已知:氧气可被连苯三酚溶液定量吸收。)
(4)写出装置B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5)装置C中广口瓶盛放的试剂是__。
Ⅲ.测定Sr3N2产品的纯度
(6)取10.0g该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直接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增重质量计算得到产品的纯度,该方法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其原因是__。经改进后测得浓硫酸增重1.02g,则产品的纯度为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D
7.B
8.C
9.D
10.D
11.B
12.B
13.C
14.C
15.为了使保鲜膜下面弥漫的水蒸气变为水,起到冷凝的作用
16.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 ② H2O
17. 7.2 2.5 5
18. 乙 结合乙,丙两组实验数据,在乙组实验数据基础上继续增加合金质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乙组实验中盐酸就已完全反应 1 mol/L 1:1
19.(1) 蒸馏烧瓶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2)NH4Cl+NaNO2N2↑+NaCl+2H2O
(3)利用生成的N2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锶反应
(4)CO2+2OH-=CO+H2O
(5)浓硫酸
(6) 未除去NH3中的水蒸气 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