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诗二首敕勒歌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古诗二首敕勒歌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5 10: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敕勒歌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背诵全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的情怀。
《敕勒歌》是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课文导入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 ,为这一时期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指导朗读
字词积累



yīn


cāng

阴天
阴暗
似乎
相似
苍白
苍茫
高低
低矮
字词积累
加一加:
亻+以=似 艹+仓=苍
阝+月=阴 里+予=野
“笼、盖、苍、茫”都是( )结构。
上下
字词积累
sì (似乎 相似)
shì(似的 )
多音字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较。
好像,表示不确定,相像。类似。
yīn

字词积累
组词:阴山 阴阳
造句: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
书写:双耳在月字的左边,不要写在右边。


组词:相似 似乎
造句:这俩个小朋友长得非常相似。
书写:中间是竖提和点,要小些,人字
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组词:田野 野蛮
造句:田野上都是绿油油的庄稼。
书写:右上边横撇下面有一点,
中间的横撇要稍长些。
cāng

组词:苍老 苍穹
造句:一夜之间,妈妈仿佛苍老了许多。
书写:下边人字要舒展,底下横着要带一小钩。
máng

组词:苍茫 野茫茫
造句:牛羊在苍茫的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书写: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诗词解读
整体感知:
敕勒川大草原在阴山脚下。天空就像蒙古包一样笼罩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深蓝色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每当风儿吹来草儿低下去的时候,就会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这两句使用衬托的手法,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美广阔的画面。
敕勒: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敕勒川,阴山下。”
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天空比作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描绘了草原空旷而高远的天空,与田野相接,无比壮阔。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突出了敕勒族人民殷实富足、其乐融融,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风吹草低见牛羊”表现了大草原壮阔草海、牛羊肥壮的特点。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思考:诗中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天空—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草原—动静结合,美与广阔
牛羊—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一想:《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 呈现的是什么画面?
描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课文结构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明地理位置
描写草原天空的壮阔、苍茫
描写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


收集关于草原的诗歌、美句、歌词。
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写你心目中的草原印象。 参考题目:《梦中,我来到草原》、《假如我是草原人》
拓展练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