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蕴藏的资源数量
C.科技发展水平 D.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发展水平高
C.气候条件优越 D.生活消费水平低
6.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 D.科技水平
生态足迹指某一区域的人口消耗自然资源及消纳废弃物所需要的生产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生态承载力指某一区域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包括水域)。在生态承载力内,按照一定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的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人口容量。读2014年福建省四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实际人口数量(万人) 人均生态足迹(ghm2) 可用生态承载力(万ghm2)
福州 674.940 2.616 223.173
泉州 716.220 3.196 242.384
厦门 203.440 1.843 43.395
南平 319.190 0.891 446.209
7.四城市中可持续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福州 B.泉州 C.厦门 D.南平
8.四城市中生态压力最大的是( )
A.福州 B.泉州 C.厦门 D.南平
下图示意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该流域的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
A.7.9万人 B.10.9万人 C.18.5万人 D.32.5万人
10.为使该地的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增施化肥提升粮食产量 B.开垦林地增加耕地
C.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速度 D.加强贸易保障粮食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承载力(单位:万人),读图回答问题。
1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12.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
图为我国某石灰岩山地槽谷区横剖面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山西 D.贵州
14.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
A.与石漠化程度正相关 B.与土地利用多样性负相关
C.高海拔大于低海拔区 D.低山区的缓坡、阳坡较大
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材料中人口流动原因相似的是( )
A.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 B.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
16.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第三产业发展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资源消耗降低
二、单选题
三、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某地区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 森林面积/hm2 淡水/m3
0.1 0.1 2000
人口/万 面积/km2 耕地/km2 森林面积/km2 年径流总量/m3
6200 22万 8万 7.5万 5105亿
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森林面积____,淡水____。
(2)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____?
(3)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
18.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___________和质量、社会经济和____________、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素 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______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____________,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_____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____,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_____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______,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支持下,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平原灌溉区,进行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简称,1972年该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2020年随着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图为宁夏国家级贫困县分布示意图。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20.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简述当地可采取的措施。
(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约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某专家却认为这种说法不妥,试为该专家的观点提供依据。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1.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此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取决于四类要素中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个,4500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四川的水力资源丰富,不是短板,交通是其发展障碍,A错误;山东临海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气候不是短板,B错误;黑龙江的石油等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不是短板,C错误;内蒙古水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数量最少,相当于短板,D正确;故选D。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3.C 4.C
【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对比1850年和如今,中国供养人口数量大幅提升,对比两个时期,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在于科技的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供养人口数量增加,C正确;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但是对比两个时期,对其影响较小,排除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对资源数量利用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开发利用,如今资源数量并没有特别增多,排除B;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现负相关,排除D。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最适宜值,既不影响目前人们的生活,也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活和需要,这对我国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C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对限制高消费的产生,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有一定的意义,但不是主要方面,排除ABD。故选C。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合理或者适宜的数值。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资源、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其中与消费水平呈现负相关,其他均呈正相关。
5.B 6.C
【解析】5.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生活消费水平很高,环境人口容量理论上应该很小,但是由于重视发展科技,科技发展水平高,所以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因此B正确;日本矿产资源匮乏,故A排除;日本气候条件虽然优越,但气候不是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C排除;日本居民消费水平较高,故D排除;因此排除A、C、D,选择B。
6.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随着积极因素增速缓慢,消极因素凸显,特别是资源有限性成为制约适度人口进一步增长的瓶颈。在第Ⅲ阶段,人口增长变缓并趋于稳定主要是受日本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短缺的影响。故答案选C。因此排除A、B、D,选择C。
【点睛】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分析思路(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4)考虑该区域的生活水平一个区域的生活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生活水平较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
7.D 8.B
【解析】7.由材料“在生态承载力内,按照一定人均生态足迹计算的人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人口容量。”可知,将可用生态承载力除以人均生态足迹就是该城市的可持续人口容量,结合表格数据计算福州为85.31万人,泉州为75.84万人,厦门为23.55万人,南平为500.8万人,由此可知南平的可持续人口容量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结合上题,将实际人口数量减去可持续人口容量即过剩人口数量,结合数据计算可知泉州人口过剩情况最严重,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因此生态压力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淡水资源。
9.A 10.D
【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耕地的合理人口规模为7.9万左右,水源为9万人左右,林地为10万人左右,探明矿产为18万人左右,所以该流域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7.9万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已经超过了人口适宜规模,因此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应着重于短板的补偿,即加强贸易保障粮食,D正确;使用化肥长期会破坏土壤结构,产生土壤污染,A错误;压缩部分耕地为林地,耕地资源更少,更加满足不了粮食需求,B错误;矿产资源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容量的最大制约因素,C错误。故选D。
【点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1.B 12.D
【解析】11.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B正确。矿产资源、地形地势和科技水平不是最主要因素,A 、C、D错误。故选B。
12.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可能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A错误。宁夏南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未来不能增大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B错误。垦荒拓耕会破坏环境,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C错误。宁夏南部地区水资源缺乏,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充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宁夏南部地区可以向北部地区迁人部分人口,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自然资源等。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13.D 14.D
【解析】13.由材料可知,该地分布有大片是石灰岩,并且根据图中信息,当地种植水稻,分布有常绿阔叶林,所以位于我国南方,最可能位于贵州。黑龙江、内蒙古和山西均不能满足所有条件。故选D。
14.该地区环境承载力与石漠化程度负相关,A错误。由图中可得,土地利用多样性越高,其环境承载力越大,为正相关,B错误。由图中可得,低海拔地区土地利用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高海拔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环境承载力小,C错误。在低海拔的缓坡和南坡(阳坡)地带,分布有居民用地、城镇用地、水稻田、山地旱地,土地利用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D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本题中的石灰岩山地、水稻田和常绿阔叶林,从而判断该地为南方的贵州喀斯特地区。
15.D 16.B
【解析】15.冬季,我国北方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候寒冷,许多北方老人为了避寒南下至处于热带地区的海南省,形成特殊的人口迁移,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美国东北部属于冷湿地区,许多老年人向阳光地带的南部迁移,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与材料中的人口流动原因相似,D符合题意;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因素,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工程建设,属于经济因素,这些人口流动和迁移与材料中的人口流动原因不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短期人口流动不会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短期人口流动会加速资源消耗,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17.(1) 0.0013km2/人 0.0012km2/人 8234m3/人
(2) 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
【分析】本题以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
(1)
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该地区现有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耕地面积/人口数量;该地区现有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森林面积/人口数量;该地区现有人均淡水占有量=年径流总量/人口数量。计算时需注意统一单位。
(2)
由材料二“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因素。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主要从减少耕地占用(如:限制城市开发占用耕地的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开发宜农荒地)、提高单位耕地产量(如培育高产作物,培育优质品种作物)适当增加进口(如拓宽农副产品进口渠道,更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
(3)
据材料一和表一可知该地区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淡水消费量为2000m3,据表二可计算出该地区现有人均淡水资源量为8234m3,远超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故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淡水资源。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且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需注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点睛】
18. 自然资源数量 科技发展水平 越大 科技水平越高 越大 越高 越大 越高
【分析】本题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材料,涉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一般受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与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承载力越大。与人口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小,生活消费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大。
19.(1)山区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
(2)人口数量减少,人均(耕地、水)资源增加,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压力减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轻,生态系统得以修复,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西海固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脱贫的积极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材料“该区城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可知,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是:山大沟深,地形崎岖,耕地不足;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2)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减少后,人均耕地、水等资源增加,人口容量恢复到合理水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部分居民外迁,人口压力减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便于西海固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海固地区脱贫致富。
20.(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
(2)种草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业结合;发展经济。
(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需适当限制人口数量。
【分析】本题以新疆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 人口容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环境承载力的高低与区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较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同时,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
(2)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南部以沙漠为主,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且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经济。具体措施有:种草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业结合;发展经济。
(3)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需适当限制人口数量。同时,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如果不限制人口快速增长,容易加大生态环境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应控制人口。另外,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一味追求资源开发和偏面追求经济增长,使得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