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
A.西南地区 B.华东地区 C.北方地区 D.周边省级行政区
2.安徽、河南两省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C.人口迁出数量不同 D.与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远近不同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范围内 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
4.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光照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地形 ④河流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制定出台了《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户口规定》),实现“零门槛”落户和户籍转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随打工者迁入城市入学(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将会( )
A.拉大城乡发展差距 B.缓解城市老龄化进程 C.吸引各地人才流入 D.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6.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B.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提升城市教育水平 D.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下图反映了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迁往美国,②美国人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 )
A.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B.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
C.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D.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10.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12.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草地开垦
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下图为山西省人均耕地、人均粮食消费(折合)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减少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耕地总量增加
14.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降低消费水平 B.限制对外开放
C.鼓励人口外迁 D.发展地方经济
下图为2000-2015年我国4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变化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15.甲、乙、丙分别代表( )
A.乡→城迁移、乡→乡迁移、城→乡迁移
B.乡→城迁移、城一乡迁移、乡→乡迁移
C.城一乡迁移、乡→城迁移、乡→乡迁移
D.城→乡迁移、乡→乡迁移、乡→城迁移
16.城→城迁移占总迁移比率在2010年后迅速升高,主要是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该现象会引起( )
A.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大城市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C.小城市就业机会增多
D.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二、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用来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而三峡水库的建设,淹没大量土地,百万移民需要安置。
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人口增加。
材料三:温哥华大学教投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材料一表明什么因素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它与环境人口容量各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哪两个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各呈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分析。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到珠三角地区外出打工,请说出原因。
(2)荣防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该村产生哪些影响。
(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试说出原因。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学历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
合计 13.25 42.68 19.17 9.11 10.32 0.22
(1)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属于____因素。
(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是____。主要原因为____。
(4)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4年3月,美国的人口的数量为3.178亿,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根据美国每年出生的平均人口数量,其资源浪费量是印度的35倍,比中国人均的资源消耗量高出约53倍。下表为2012年美国人口增长资料表。
人口总增长率人 口出生率人 口死亡率人 口净迁移率
8.99‰ 13.68‰ 8.39‰ 3.7‰
材料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加利福尼亚州人口迅速增长,目前已成为美国人口第一大州。下图为加利福尼亚州位置示意图。
(1)近几十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1.从图上看,武汉终身迁移人口来自最多的省份有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主要来自武汉周边的省份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安徽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东部沿海,主要迁移到长三角沿海地区为主,河南与武汉距离较近,迁移到武汉人口较多,D正确。安徽与河南经济不大,A错误;两省的开放程度差异不大,B错误。人口迁出数量与迁入武汉人口多少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距离往往会影响迁移的方向。
3.D 4.B
【分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A错误;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分布总体较稀疏,B错误;7--10千米的范围人口较少,C错误;距河流2千米内人口最多,人口密度达到了55人/平方千米,D正确。故选D。
4.该地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光照资源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①错误;矿产资源没有很大的差异,材料中也没有提示,②错误;雅鲁藏布江谷地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农耕,人口较多,③正确;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利于发展因此人口多,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等。
5.B 6.A
【解析】5.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将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A错误;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缓解城市老龄化进程,B正确;由材料可知,该政策吸引的主要为打工者,C错误;能缓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一定起到保护作用,D错误。故选B。
6.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后成为城市人口,提高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A正确;这些未成年人是迁移人口,不会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B错误。未成年人进入城市入学,会对城市教育带来一定压力,不会提升城市教育水平,C错误;未成年人非主要劳动力,不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D错误。故选A。
【点睛】随着零门槛落户越来越普遍,人口的流动更加顺畅,城市之间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治理水平、服务质量等。
7.B 8.D
【解析】7.从图中看①是亚洲人口迁往美国,美国为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多,①正确;美国比亚洲收入高,人口迁往亚洲不是为了收入,②错误;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可能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气温高,环境好,③错误;东北部是主要的工业区,国内人口向东北部迁移,主要是以就业为主,收入是主要目的,④正确。综上 所述,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图中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人口向东北部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向南部迁移的主要是考虑温暖的环境,主要为老人,所以说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减小,A错误。南部地区老人南迁,年轻人北迁会造成南部就业压力减小,人才流失加重,BC错误。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快,D正确。故选D。
【点睛】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人口向东北部迁移,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向南部迁移的主要是考虑温暖的环境,主要以老人为主。
9.C 10.A
【解析】9.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不是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图示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很小,但人均粮食消费量大为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略微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误。
10. 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等。
11.A 12.B
【解析】11.巴西面积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巴西比俄罗斯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是热带气候,热带雨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俄罗斯是温带、寒带气候,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A对,B错。根据材料,生态承载力与土地面积的总和相关,土壤肥力、水资源数量不是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C、D错。故选A。
12.根据材料分析,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包括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A不符合题意。草地开垦会破坏环境,降低生态承载力,B符合题意。保护野生动植物,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承载力,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生态环境承载力就是确定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所谓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强度。
13.C 14.D
【解析】13.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数量在增加,其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故人口承载力变低不是人口数量减少导致的,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读图可知,2015~ 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耕地总量增加应导致人口承载力增大,D错误。故选C。
14.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D正确;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A错误。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误;鼓励人口外迁不符合地方可持续发展理念,C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与“自然环境的优劣;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15.A 16.D
【解析】15.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由图可知,甲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在四类中是最高的,且在2000年—2010年逐年上升,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因此甲代表乡→城迁移的方向,C、D错误。乙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逐年下降,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应代表乡→乡迁移;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部分人开始回乡创业,丙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先下降后上升,符合由城→乡迁移的方向,A正确,B错误。故选A。
16.本题考查人口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带来的影响。人口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人口是在城市之间流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提高,故没有体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错误。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聚集,会增加大城市的环境压力,B错误。中、小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失,说明就业机会在减少,C错误。中、小城市人口迁往大城市,给大城市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D正确。故选D。
17.(1)资源。呈正相关。南水北调使西北地区淡水资源增加,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而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小(土地资源减少),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2)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材料二说明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人口容量。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材料三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高,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多,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分析】该大题以南水北调、西北节水农业等材料设置问题,下设两个小问,涉及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资料和情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的制约,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繁殖越小,两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结合材料一,反面可以从三峡蓄水导致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减少从而导致三峡库区环境容量减少。正面从南水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扩大了北方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2)材料二是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材料三是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科技水平越高,人类利用资源的效率越高,越能够开发新能源、新资源,同样的区域环境下科技水平越高,越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故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消费水平越高,人均对资源的消耗越大,排放的废弃物多,在同样的区域环境资源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能够养活的人口越少,故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资源数量;(2)科技水平;(3)经济发达程度;(4)对外开放水平;(5)消费水平等。
18.(1)容防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较差;人多地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较多;基础设施完善;空间距离较近。
(2)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老龄化加剧,社会工作难度加大;劳动力流失。
(3)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涉及到人口迁移的原因、迁移的影响等,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从迁出地来说,容防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较差是该地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较多,基础设施完善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两地空间距离较近,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荣防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由较落后的农村迁往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打工。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回答。人口迁出荣防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但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故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使当地老龄化加剧,社会工作难度加大;同时青壮年迁出导致劳动力流失,导致土地撂荒等。
(3)通过阅读柱状图可以看出,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减弱导致。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技术要求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导致农民工重新选择迁入地。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差异增大导致人口迁移,经济差异减小减弱人口迁移。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19.(1)务工经商;经济
(2)文化;劳动力
(3)冬季;三亚市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4)①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②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可知三亚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其比重占51.8%,属于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
(2)由“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可知三亚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其产业结构可能以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三亚位于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气候温暖,吸引大批东北人到三亚过冬,所以,冬季是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
(4)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有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增加当地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加重教育、医疗负担等。
20.(1)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
(2)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使环境承载力降低,导致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容量,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这是因为由于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如硅谷的发展,经济发达,带来众多的就业机会;另外该地主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少,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2)环境人口容量与科技水平、经济水平、资源量呈正比,与消费水平呈反比。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大,据材料可知“其资源浪费量是印度的35倍,比中国人均的资源消耗量高出约53倍”。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使美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进一步会导致全球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