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鲁尔区铁矿石进口地的变化对钢铁工业的影响是( )
①生产布局西移②生产成本下降
③生产规模扩大④运输成本上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鲁尔区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从生态角度看其布局的合理性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烟气处理技术提高,废气达标排放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鲁尔区曾是在煤炭资源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退。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行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再度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②便利的水陆交通③广阔的市场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的是( )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世界性钢铁过剩
C.煤炭资源枯竭 D.新技术革命冲击
5.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有(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推进产业转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自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鲁尔区经过了一系列的有效整治,成为世界上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图1为整治后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鲁尔区整治前(Ⅰ)后(Ⅱ)的产业结构图。
6.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图2中的Ⅱ与Ⅰ相比,推测其变化包括( )
A.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B.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比值下降
C.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D.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增多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区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读辽中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8.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二战后,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洛林地区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经济直线下滑,近年来大力谋求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图1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图2为法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图3为某同学根据自己所查资料绘制的辉煌时期洛林地区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法国“黄金30年”时期,洛林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 )
A.兴起期 B.繁荣期 C.新生期 D.衰退期
11.图3中产业链显示,该地( )
①产业多以重工业为主
②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
③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小
④铁矿的附加值比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洛林地区实施的“绿色转型”战略,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清洁能源及能源多元化
②政策扶持依赖自然资源开采加工的传统产业
③促进与循环经济和能源转型相关的产业发展
④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逆袭”:据媒体报道,中国煤炭生产首省山西遭遇尴尬,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倍。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1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数量 煤价综合平均价 吨煤运输成本
出口煤炭74.5万吨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13.产生山西煤炭资源开始“逆袭”的原因,主要是( )
A.煤炭的储量减少 B.能源市场的萎缩
C.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D.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14.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出现枯竭 B.国内煤能市场需求量不大
C.煤炭外运运力不足 D.煤能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1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主要是( )
①土地复垦②植被再造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④“三废”污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焦作市除煤炭资源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20世纪末,焦作市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开启转型发展之路。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6.下列因素分别属于影响焦作市发展的动力和阻力的是( )
A.煤炭开发 环境污染 B.资金 技术
C.煤炭枯竭 人口激增 D.煤炭开发 人才
17.依据材料,下列措施适合焦作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是( )
A.利用矿产资源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B.利用交通运输优势进口煤炭资源
C.引进人才和资金,发展高科技工业
D.利用气候和耕地条件,全力发展种植业
二、综合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 哈大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地带,近几十年来,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目前,一度开工不足、市场萎缩的企业现已订单不断,一些过去遗留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正在被破解,哈大经济带经济在悄悄“复苏”。
(1)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建立在(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上 B.优越的地理位置上
C.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D.暖湿的气候资源基础上
(2)分析哈大经济带兴起的区位条件。
(3)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不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4)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见下图),瓷土资源丰富,质量好。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质地细腻如玉,品质晶莹剔透,依托水运经广州出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
(1)简述景德镇陶瓷自宋代以来享誉世界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我国陶瓷生产中心南移。至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分析景德镇瓷业生产逐渐衰落的可能原因。
21世纪初,景德镇3000余家企业中,80%以生产陈设艺术陶瓷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该类型的陶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某校围绕景德镇陶瓷生产开展了研学活动,甲同学认为景德镇陶瓷生产应向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类方向发展,乙同学认为应向高端艺术陶瓷方向发展。
(3)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曾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目前旅游业和服务业发达。位于其中部的夕张市是日本著名的煤炭城市,总面积763平方公里。夕张市是围绕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在繁荣时期煤炭产量占到北海道的20%,人口达到11.7万人,被誉为“煤炭之都”。夕张市采煤始于1890年,至20世纪60年代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煤矿开始陆续关闭,当地人口逐渐减少。2006年7月夕张市政府宣布破产,截至2012年,夕张市人口不足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鬼城”。下图示意夕张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1)简析夕张市早期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
(2)简述夕张市在20世纪60年代后煤炭产业开始衰落的原因。
(3)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珀斯为西澳大利亚州州府,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于1829年建成。1885年由于黄金、铁、镍等矿产的发现,珀斯周边矿产开采产业兴起,逐渐形成西澳金矿区,为全国贡献大量财富。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总量大,点位多。尽管矿业发达,但矿区附近难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大多数矿工定居在珀斯,每天在珀斯和矿区之间通勤。即使出现少数城镇,也在十年时间之内衰败。20世纪晚期,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但珀斯并未衰败,且在每年的世界宜居城市评选中都名列前茅,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珀斯拥有5所各具特色的大学,作为科技创新基础的理工科,珀斯的大学有多个学科名列全球专业排名前100位。
(1)说明西澳金矿区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的原因。
(2)分析矿工定居对珀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3)试推测珀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铁矿石运输是陆上运输,主要运输方式有铁路和水运,后期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海运,运输成本更低,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钢铁企业对原料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市场对于钢铁企业布局的影响逐渐增强,所以生产布局西移,①②正确,而对于生产规模影响不大,运输成本也没有上升,③④错误。故选A。
2.荷兰的盛行风为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A错误;降低运费、水源提供属于经济角度,BD错误;传统的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大,荷兰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治污手段先进,整治后的钢铁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小,因此可以布局在沿海地区,C正确。故选C。
【点睛】钢铁企业的布局经历的阶段:煤铁复合型--移铁就煤型--市场指向型。原料对钢铁工业的布局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和技术对其影响逐渐增强。
3.A 4.C 5.A
【解析】3.读图可知,鲁尔区有大面积的煤田,区内公路、铁路、水运便利,水陆交通发达;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从区内经过,水源丰富;鲁尔区是德国工业的心脏,产品面向整个德国和欧洲,消费市场广阔,②③④正确。与石油的大量输入无关,①错误。所以选A。
4.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A正确,不合题意;世界性钢铁过剩,B正确,不合题意;新技术革命冲击等,D正确,不合题意。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并不是因为煤炭资源枯竭导致鲁尔区经济衰退,C错误,符合题意。所以选C。
5.鲁尔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通过发展科技,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拓展交通,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通过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鲁尔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再度崛起,①②③④正确。所以选A。
【点睛】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
6.C 7.D
【解析】6.读图2,比较调整前Ⅰ和调整后Ⅱ的产业类型差异,可以看出,调整后Ⅱ与调整前Ⅰ相比,五大支柱产业比重下降,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图1,可知,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可能减少,但生产规模不一定大幅度减小,A 错误;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产值不一定减少,B错误;图2中的Ⅱ与I相比,第三产业占比从25%到50%以上,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大量增多,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C正确;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属于第一产业,没有信息,D错误。故选C。
7.据图文材料可知,德国鲁尔区治区改造的成功经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D正确;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些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C错误。故选D。
【点睛】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2)调整工业布局。(3)加强交通建设。(4)发展科技。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5)美化环境。
8.A 9.B
【解析】8.为了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可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重工业为主的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①②正确。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③错误,B、C、D排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减少高耗能产业,④正确,A正确。故选A。
9.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A不符合题意;禁止开采煤炭、石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是合理的措施,B符合题意;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于帮助该地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C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利于帮助该地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1、加快资源型产业的退出。2、扶持新型主导产业。3、实现产业接续和替代。4、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5、强化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程度。6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带动经济顺利转型。7、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
10.B 11.A 12.C
【解析】10.由材料“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并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可知,法国”黄金30年“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经济繁荣,对洛林地区的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洛林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繁荣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根据产业链可知,产业包括化工、机械等,产业多以重工业为主,①正确;产业部门依托当地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发展,故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②正确,A正确;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③错误,B、D错误;铁矿主要用于炼铁,炼钢,利用率较低,且附加值比较低,④错误,C错误。故选A。
12.洛林地区实施的“绿色转型”战略,即向着清洁生产方向转变,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清洁能源及能源多元化,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①正确;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新兴高技术产业转型,能够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促进与循环经济和能源转型相关的产业发展,能够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正确,C正确;政策扶持成本高、耗能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不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绿色转型‘战略的实施,②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1、加快资源型产业的退出。2、扶持新型主导产业。3、实现产业接续和替代。4、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5、强化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程度。6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带动经济顺利转型。7、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
13.C 14.D 15.D
【解析】1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吨煤的运输成本进出口相差很大,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最可能的原因是山西煤炭资源进、出口量如此差别的最主要原因,C正确;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而且没有材料显示煤炭的储量减少,A错误;能源市场需求旺盛,B错误;煤炭的出口少,进口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对煤炭的需求量还是较大,与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无关,D错误。故选C。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西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并没有出现枯竭,A错误;山西省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煤炭外运能力不断加强,C错误;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B错误;目前山西省煤炭开发还是在初级阶段,综合开发利用不高,D正确。故选D。
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污染加剧,所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有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矿坑和塌陷区充填、“三废”污染治理等。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点睛】资源型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用地紧张,交通拥堵;诱发地质灾害。
16.A 17.A
【分析】16.据材料信息“焦作市除煤炭资源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可知,焦作市发展的动力是当地煤炭资源丰富, 以煤炭开采为中心,兼以其它产业发展;而煤炭工业发展过程是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煤炭资源枯竭,又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正确,C错误。技术和人才可以促进焦作市发展,BD错误。故选A。
17.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水资源较充足,可以立足煤炭工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等产业,推动其工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不用再进口煤炭资源,A正确,B错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利用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重点培育优质粮食等农产品品牌,并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等,D错误。焦作市高科技工业基础较差,暂时不适宜作为转型方向,C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三点:(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18.(1)C
(2)京哈、哈大铁路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煤、铁、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发达;靠近政治中心。(任答4点)
(3)优势: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海运便利。劣势:水源、能源不足(煤炭远不及鲁尔区充足);内河航运条件差;市场相对较小;科技水平低。
(4)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
【分析】本题以 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重工业整治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重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少,A错误;相对而言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并不算优越,B错误;如图示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传统工业区主要依赖资源优势而建立,C正确;两地纬度都相对较高,气候并不温暖,D错误。故选C。
(2)工业发展的区位主要应从工业区位因素条件进行分析,哈大经济带是沿着哈大铁路线分布,京哈、哈大铁路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如图示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当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相关工业基础较好;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达;哈尔滨是省会城市,靠近政治中心。
(3)据图示的资源分布可知东北工业区相比于鲁尔区有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相对于鲁尔区而言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相对发达;劣势主要体现在煤炭资源相对较少,能源不足,水源条件也不及鲁尔区,内河航运条件差;鲁尔区经济发达,东北工业区市场相对较小,科技水平低。
(4)针对重工业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同时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改造,产学研相结合。重工业多年发展,环境污染严重,需要治理污染;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政府应有相应的政策鼓励,引进民间资本。
19.(1)陶瓷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宫廷御用,提高了知名度。
(2)瓷土资源枯竭;南方陶瓷市场竞争激烈;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生产成本高、产量较小。
(3)支持甲同学。理由:日用、卫生、建筑陶瓷市场需求量大;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支持乙同学。理由:高端艺术陶瓷市场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利润高;有利于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分析】本大题以景德镇陶瓷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景德镇陶瓷质地细腻如玉,品质晶莹剔透,依托水运经广州出口,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可知,景德镇陶瓷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由材料“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宋代以后的元、明、清,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可知,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宫廷御用,提高了知名度。
(2)由材料“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见下图),瓷土资源丰富,质量好。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可知,景德镇制陶开始时间早,长期对瓷土资源的粗放开采和加工,造成瓷土资源枯竭;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我国陶瓷生产中心南移。至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随着我国陶瓷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发展、审美变化等原因导致南方陶瓷市场竞争激烈;与现代化制瓷工艺相比,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耗时多,劳动强度大,且需要具备传统手工艺的人才,导致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产量较小。
(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回答合理即可。支持甲同学的理由:由材料“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建筑陶瓷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可知,日用、卫生、建筑陶瓷市场需求量大;由材料“该类型的陶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可知,该类型陶瓷生产可以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可增加居民收入。支持乙同学的理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群增加,高端艺术陶瓷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高端艺术陶瓷市场需求潜力大;生产高端艺术陶瓷附加值高,利润高;由材料“景德镇皆以生产宫廷御用瓷而著名,被称为‘千年瓷都’”可知,景德镇有“千年瓷都”之称,生产高端艺术陶瓷有利于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20.(1)位于山区,煤炭开采不便且不宜运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易造成矿洞塌陷;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开采成本高;周边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能源需求量小。
(2)煤炭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3)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分析】本题以夕张市资源枯竭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涉及工业发展区位优势,煤炭资源枯竭的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煤炭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开采条件,技术水平,市场角度分析,从开采条件分析,煤矿点位于山区,煤炭开采不便且不宜运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易造成矿洞塌陷,开采条件较差;从开采技术水平角度,开采经验较少,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开采成本高;从市场角度分析,周边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能源需求量小,对煤炭资源开发促进作用弱。
(2)借鉴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从煤炭资源角度分析,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无煤炭可以开发;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炭需求减小,进一步限制煤炭产业发展;长时间的发展煤炭产业使得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污染严重,使得人地关系紧张。
(3)根据衰落的原因进行逐条分析,从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看,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从煤炭资源枯竭问题看,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环境污染问题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21.(1)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矿产点位多,一个点位枯竭之后转场开发其他点位,难以形成固定的城镇;珀斯建城年代比矿产开发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对工人的吸引力较大;矿区和城镇之间通勤便利,方便矿工在珀斯定居。
(2)有利影响:矿工迁入使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矿工定居对居民住房的需求增加,城市用地扩张,土地利用率提高;矿工在城市生活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矿工迁入也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增加基础设施负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化的质量。
(3)及早谋划产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人居品质;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对外联系,提升开放力度。
【分析】本题以珀斯城市的发展为背景,涉及城市的区位分析、城市发展相关的知识点,考查对材料和图表信息的获取及知识的调用能力;同时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西澳金矿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差,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大;矿点分散,不利于城镇的形成;珀斯建成年代早,基础设施完善,气候适宜,对工人有较大的吸引力;且矿区与珀斯之间的交通便利,通勤方便,方便矿工在珀斯定居。因此,在西澳金矿区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城镇。
(2)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展开。有利影响:大量的矿工迁入,使城市人口数量上升,提高城市化水平;矿工迁入,可带动房地产、商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矿工迁入,加大了城市的管理难度,同时会导致城市问题出现,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加重,在一定程度会降低城市化质量。
(3)作为以矿产带动发展的城市,应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当地人才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矿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加强对外联系,形成更开放的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提高人居环境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