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练习
单选题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下图为满族传统民居平面示意图及其烟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A. 隔热效果好 B. 材料来源多 C. 坚固耐侵蚀 D. 建造速度快
2. “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A. 抵御野兽侵袭 B. 增加室内光照 C. 冬季防风保温 D. 外形奇特美观
3. “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烟囱高度 B. 减小施工难度 C. 增强取暖效果 D. 防止发生火灾
南疆绿洲中的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呈紧密型布局。部分居民在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巧妙地就坡砌墙、挖洞、筑台,并采用各种营建技术,塑造宜居空间。下图为南疆紧密型聚落俯瞰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为适应当地气候,该传统民居注重( )
A. 防风、保温 B. 通风、散热 C. 采光、防潮 D. 防晒、蓄水
5. 该地聚落紧密布局主要是为了( )
A. 节约土地建材 B. 便于出行交流 C. 扩大牧场面积 D. 方便就近耕作
福建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蚵壳厝是当地沿海地区以壳为外墙原材料建成的传统特色建筑,据专家考证,蚵壳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时会载满蚵壳回泉州。后来,当地人在海滩发现并捡拾这些蚵壳搅拌海泥筑屋而居。如图示意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6. 古代船只将非洲东海岸蚵壳装载回泉州的目的是()
A. 作为建筑材料 B. 蚵壳为贸易商品 C. 保持船只重心 D. 为船员提供食物
7. 下列有关于蚵壳外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蚵壳凸面外倾有利于排水 ②通风散热降低夏季室温
③反射阳光提高冬季室温 ④墙体防海风腐蚀耐长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蚵壳厝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
A. 具备了务实包融的价值观 B. 使用本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智慧
C. 追求方正威严的审美情趣 D. 形成内部聚合的社会组织形态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A. 气候湿热 B. 河网密布 C. 地势低平 D. 地质稳定
10. 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A. 减少实用面积 B. 防震性能减弱 C. 防御功能增强 D. 通风采光减弱
传统村落与民居,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古代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地坑院”(图1)是我国豫陕地区的特色民居,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地坑院作为传统民居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背景是()
A. 空气湿润 B. 河流稀少 C. 黄土深厚 D. 地质稳定
12. 图2中,适宜建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地坑院,今后应()
A.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苏州轨交S1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终点为昆山花桥镇,全长41.25km,沿线设站28个,于2023年3月开通试运行。下图为“轨交S1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S1线站点中“泾”“浦”“河”“湖”等字大量出现,对这些站点命名解释合理的是()
A. 易读易记、通俗易懂 B. 保留传统、传承文化 C. 地区标志、利于辨识 D. 历史文脉、知名度高
15. S1线开通后,苏州地区内()
A. 沪苏通勤人口规模显著增加 B. 各站点周边房价将趋于一致
C. 沿线地面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D. 昆山太仓城市等级迅速提升
贵州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多数是“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该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工匠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后用作房屋的墙体或瓦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地用于制作石板房瓦片的岩石是()
A. 大理岩 B. 花岗岩 C. 页岩 D. 石灰岩
17. 石板房的设计特点、目的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符的是()
A. 屋顶倾斜——收集雨水 B. 窗子较小——抵御风沙
C. 房基较厚——减少冻融 D. 石质地板——平整防潮
二、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也有深刻地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材料二:如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2)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扬州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扬州是大运河的节点城市,曾是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较完整的古城古镇,延续着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湾片区位于扬州城南,有重要的运河水工文化遗存。自1958年开始,三湾片区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集聚区。2014年以来,扬州市以区域内运河湿地资源为依托,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把三湾片区打造成运河生态文化公园。2021年6月,位于三湾片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国内首个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时空演变的现代化博物馆。图示意3个年份三湾片区各功能区的分布。
(1)归纳图示3个年份三湾片区文化景观的特征。
(2)为修复运河文化遗产,推测2014年以来扬州市开展三湾片区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内容。
(3)指出三湾片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功能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带来的影响。
(4)简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在扬州三湾片区的人文原因。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重点建设发展的2个城市群,其中包括天山北坡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东起新疆哈密市,西至阿拉山口市和霍尔果斯市(如图),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地位日益凸显。
材料二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当地居民建立了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的房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半地窖式房屋景观。
(1)简述新疆城市分布的特点。
(2)列举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4)概括吐鲁番盆地半地窖式房屋景观体现的当地地理环境特点。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是指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沿革,内部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发生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下图为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密度分布图(港澳台数据暂缺)。
(1)描述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2)分析浙江省传统村落留存较多较好的原因。
(3)请为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C、D
【解析】
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的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口袋房是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所以口袋房不需要具备隔热效果,A错误。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材料来源多,B正确。木材不具备坚固耐侵蚀的特点,C错误。口袋房建造程序较多,早期建造速度较慢,D错误。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我国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季风来临时往往伴随着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口袋房沿袭满族先人穴居结构而建,草顶土墙,只东面一间开门,门朝南,为外屋;西面房屋二三间为卧室,称里屋;里屋南、北、西三面垒设火炕,称万字炕,宛如口袋形便于冬季防风保温,C正确。抵御野兽侵袭不是其主要优势,A错误。该形式不能增加室内光照,B错误。外形也没有明显的美观,D错误。
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满族老房的两侧各有一个高高的烟囱,满族人把这个叫“呼兰”,烟囱底下有一个窝风巢,用来挡逆风,防止火灾发生,D正确。降低烟囱高度、减小施工难度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屋内主要靠火炕取暖,而不是靠烟囱,C错误。

4~5.【答案】A、A
【解析】1. 南疆绿洲为暖温带地区,距离海洋远,且四周高山阻隔,导致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多,冬季寒冷,传统民居应注重防风、保温,A正确;当地风速大,不需要注重通风,B错误;当地降水少,地面干燥,不需要关注防潮、蓄水,CD错误。故选A。
2. 读剖面示意图可知,聚落紧密布局的结构,可以相互利用墙体,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建材,A正确;沿山坡修建,交通不便,不便于出行交流,B错误;该布局图无法判断对牧场面积的影响,紧密型布局与耕作远近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6~8.【答案】C、B、B
【解析】
1. 【分析】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本题以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选项虽然蚵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但是这并不是当初船员把蚵壳带回的初衷,可以从两个关键词“在海滩”及“拾”体现,说明这些蚵壳当初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被船员们随意丢弃在海滩,后来当地人才会去“捡”回来变废为宝成为建筑材料,所以A错误。
B选项可结合历史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推断,古代输入我国的商品以香料、珠宝、土特产为主,而且蚵壳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不可能作为贸易商品,所以B错误。
D选项中蚵是海洋生物,在古代保鲜冷藏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不可能作为食物大量带上船只,所以D错误。
C选项古代商船满载瓷器、茶叶、丝织品等货物到非洲东海岸,返航时为了防止船只运载货品太少造成摇晃引发安全事故,船员因此就地捡不值钱的蚵壳保持船只重心,所以C正确。
故选:C。
2. 【分析】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本题以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
解:①结合泉州区域地理背景,我国东南沿海年降水丰富,蚵壳防水效果好而且凸面外倾有利于排水,所以正确。
②中提到要降低夏季的室温泉州夏季高温但材料中提到“蚵壳拌海泥筑屋,同时可看到图中蚵壳之间严丝合缝,并不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所以②错误。
③提到要提高冬季室温,反射阳光不仅不会提高室温反而会使热量被反射,降低冬季室温,因而该项错误。
④蚵壳来自海洋抗海风腐蚀性作用强,有利于抵御含盐度高的泉州沿海的海风,蚵壳厝从古代一直良好地保存到现在也侧面证明了墙体的坚固耐久,所以④正确。综上①④。
故选:B。
3. 【分析】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曆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曆,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蚵壳厝是当地人在海滩发现并捡拾这些蚵壳搅拌海泥筑屋而居,说明体现的是当地人们使用本地自然资源的生活智慧,故B正确;
和务实包融价值、威严的审美、社会组织形态无关,故ACD错。
故选:B。

9~10.【答案】A、C
【解析】1.
12.
该地气候湿热,材料指出“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墙体厚有利于隔热,A正确;由图可见,土楼选址地点为山坡,河网密度小,且土楼结构和河流、地势关系不大,BC错;图示圆形土楼结构,和地质稳定性关系不大,D错。故选A。
2.
13.
土楼外墙成圆形,通风、采光效果更好,实用面积更大,AD错;圆形建筑能抵御传递水平震动,防震效果更好,B错;由于圆形设计没有死角,抵御外敌能力更强,防御功能增强,C对。故选C。
【点睛】
一、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竹、石等,以圆形村落为主,十分坚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二、土楼在古代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在右木后门上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挡住门,放置防火装置。土楼下面的楼层没有外窗,上面有大窗户进行攻击和防御,防盗性能好。三、土楼建设成本很低,土楼以土楼为主,就地取材。
11~13.【答案】C、D、A
【解析】1.
22.
地坑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具体而言,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说明当地土层深厚,有修建地坑院的条件, C对。材料中有民居冬暖夏凉,故当地气候有大陆性特点,不可能总是空气湿润,A错误;河流稀少不是建设地坑院的基本条件,B错误;地质稳定从图示中不能得出,D错误。故选C。
2.
23.
结合景观图和常识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图示,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D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水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A错;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BC错。故选D。
3.
24.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各处都进行完整保护, B错;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修复价值不大, C错;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 D错;故选A。
【点睛】
地坑院,也称天井窑院,是中国古代人民穴居方式的遗留,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中国北方人民称为“地下四合院”。目前,在我国北方,仍然有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可是,住在地坑院的人们怎么出行呢?一般在窑院一角都会挖出一个弯道,以方便人们出入。另外,地坑院的中间一般都会栽种一棵高大的树,除了绿化、夏季乘凉的作用外,还能起到提示的作用。传说中“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建筑物那样非常显眼,院子中间高过地面的树木可以提醒人们前方有坑院。注意行走安全。
14~15.【答案】B、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并不易读易记、且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泾”“浦”“河”“湖”等词的大量出现,表明这些站点所在地区历史时期靠近河湖,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在站点中这些词的大量出现和保留,有利于保留传统,传承文化,B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并不能体现地区标志,且都和水相关,不利于辨识,C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没有体现历史文脉,且知名度低,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该轨道交通开通后,主要通行线路都在苏州地区,与上海关系不大,A错误。
各站点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不一,且房价的影响因素布只交通,还包括距市中心远近等因素,因此其周边房价不可能趋于一致,B错误。
S1线开通以后,全线里程较长,沿线设站点数量多,轨道交通的运量大,可以有效缓解沿线地面交通运输压力,C正确。
城市等级的提升需要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农村迁往城市,或从其他地区迁往昆山,而交通线只在昆山市区内,因此对城市等级提升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C。

16~17.【答案】C、D
【解析】1. 题干指出布依族盛产的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最后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表明其层理更明显,此特性是页岩的性状,C正确;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B项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B错误;虽然贵州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但石灰岩易受水的溶蚀作用,易渗漏雨水,不宜制作石板房瓦片,D错误。故本题选择C。
2.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不用石板来收集雨水,并且房屋顶为倾斜设计利于排水,A项错误;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风沙天气较少,B项错误;贵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不易受冻融影响,C项错误;该地降水量多,故天气潮湿阴暗,通过铺石质地板,可以防潮且平整,故本题选择D。
18.【答案】解:(1)读材料可知,“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也有深刻地体现”体现了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2)读左图可知,法国巴黎市中心建筑较低矮,很少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主要是由于巴黎历史悠久;右图是美国芝加哥的城市摩天大楼,主要是由于芝加哥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导致各种高层建筑错落分布。
故答案为:
(1)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
(2)主要是由于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历史较短,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解析】(1)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
本题以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片为背景,考查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的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19.【答案】(1) 1955年: 以荒地、村庄、农田为主的农耕文化景观; 1990年: 以厂房、荒地、村庄为主的工业文化景观;2020年: 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的运河生态文化景观。
(2) 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 湿地修复, 建设运河生态文化公园; 恢复与重建古运河水工文化遗址; 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在保留和改造工农业遗址和聚落的同时融入运河文化与旅游元素等。
(3) 三湾片区土地利用功能从以农业用地为主发展到以工业用地为主, 最终演变为以生态与旅游用地为主。三湾片区运河文化遗产也相应经历荒废、破坏、恢复与再生的过程。
(4) 运河扬州段历史悠久, 留下大量的运河文化遗址(遗存);长期以来受到运河(漕运)文化的熏陶,扬州的古城古镇至今延续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扬州市政府重视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位于三湾片区的运河生态文化公园相得益彰,加深人们对就活河文化的体验与理解, 有利于弘扬与保护中国大运河文化。
【解析】略
20.【答案】(1)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区;沿河流及铁路分布。
(2)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3)邻近中亚,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国家政策支持;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速度快。
(4)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森林植被稀少;河流稀少。
【解析】(1)本题考查新疆城市分布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总体分布再到局部分布的角度分析。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区;沿河流及铁路分布。
(2)本题考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3)本题考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地理位置、矿产资源、政策、交通、经济等角度分析。邻近中亚,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国家政策支持;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速度快。
(4)本题考查吐鲁番盆地半地窖式房屋景观体现的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植被、河流等角度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森林植被稀少;河流稀少。
21.【答案】(1)总体上东部季风区密集,西部非季风区稀少;南方地区密集,北方地区相对较少;丘陵、山区较密集,平原地区较少。
(2)浙江省以丘陵、山地为主,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小;留存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知名度高;浙江省经济发达,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统村落管理和修缮的投人相对较高。
(3)加强村间合作,共享信息,实现联动发展;保留村落传统工艺产业,发掘地方本土产业;构建与商业、旅游等产业相协调的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传统村落建筑的修缮工作,构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格局。
【解析】(1)本题考查目前我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总体上东部季风区密集,西部非季风区稀少;南方地区密集,北方地区相对较少;丘陵、山区较密集,平原地区较少。
(2)本题考查浙江省传统村落留存较多较好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浙江省从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留存年代久远、传统村落管理和修缮的投人相对较高等角度分析。浙江省以丘陵、山地为主,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小;留存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知名度高;浙江省经济发达,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统村落管理和修缮的投人相对较高。
(3)本题考查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加强村间合作、保留村落传统工艺产业,发掘地方本土产业、构建与商业、旅游等产业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格局等角度分析。加强村间合作,共享信息,实现联动发展;保留村落传统工艺产业,发掘地方本土产业;构建与商业、旅游等产业相协调的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传统村落建筑的修缮工作,构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格局。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