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单选题
昆山的转变。江苏省昆山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昆山开发区附近群益社区的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2000年,昆山开发区征收全部农用地,并给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和住房安置,使乡村居民骤变为完全从事非农产业、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实现了人口的城市化。下图示意群益社区就业圈重组。
1. 20世纪80年代,群益社区的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B. 国家政策的倾斜 C. 土地被全部征收 D. 第二产业的发展
2. 2000年以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可能是()
A. 房屋出租 B. 餐饮服务 C. 经营便利店 D. 安保绿化
3. 2000年之后,与群益社区一代居民相比,其二代居民职业的选择更自主的原因是()
①享受的物质基础好②产业结构多样化③受教育水平高④城市化水平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灵韵……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根据上述材料描述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4. 材料中“江南水乡”的分布特征和聚落的外部形态为()
A. 沿山谷分布,呈条带状 B. 沿公路分布,呈团块状 C. 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 D. 沿山麓分布,呈扇状
5. “江南水乡”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
①耕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养捕水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下列农业类型及其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科技
C. 新疆绿洲农业——气候 D. 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土壤
我国南方某城市近年来以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建成了白鹿洲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心”。“城市绿心”主要由山体和水域组成,禁止大规模开发。读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7. 以下可以作为“城市绿心”的是()
A. 农业用地 B. 高档住宅 C. 商业中心 D. 园艺苗圃
8. 该城市绿心的主要作用是()
A. 发展城市农业生产 B. 提供居住空间 C. 美化环境减轻污染 D. 提供商业服务
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赣南,溪水密布,河流纵横。该地区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客家人占总人口的95%以上。在长期发展中,赣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演化模式。下图示意赣南地区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调查发现,赣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 热量充足 B. 植被覆盖度好 C. 对外联系方便 D. 耕作便利
10. 图示四种演化模式中,最易发生在平原地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形成d演化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 政策 B. 地域文化 C. 经济 D. 产业结构
多中心环布式结构是目前全球超大型城市群常见的空间组织模式之一 (下图示意),其核心职能并不在某一个中心城市集聚,而是拥有多个相互独立、规模相似的中心城市。受自然地理格局影响,各城市围绕生态空间布局,依托区域型基础设施廊道彼此联络并保持互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多中心环布式结构有利于( )
A. 增强主中心城市的职能集聚 B. 提高次中心城市的城市等级
C. 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D. 缓解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拥堵
13. 多中心环布式结构中“中央绿心”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B. 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C.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 D. 减少城市公共空间
14. 某县地处平原,如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最适宜布局仓储区 B. 甲功能区可能是工业区
C. 道路的网络类型为方格状 D. 影响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文化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人口、资产等关键要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动态演进达到的一种良性耦合(协调和交互的过程)状态。图1示意2005与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局城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完成6~7题。
15. 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
A. 总体呈波动降低趋势 B. 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C. 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 D. 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
16. 针对2005年以来图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问题,宿迁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与规模 ②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
③将周边稻田扩建成为城市绿地 ④加快卫星城市和新区用地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17.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述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据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18.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合理,则A功能区可能是____区,请说出判断理由。
(2)开发商拟在①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若在②处建设占地面积很大的大型物流园,分析其突出优势。
19.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示意图”,城市功能区划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三种基本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类型是 模式,其中A功能区最可能是 。
(2)M、P、Q中 ,布局高级住宅区的是 ,理由是 。
(3)该城市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修建卫星城的意义在于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2019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而人口增长率为7.2。
(1)该城市拟在乙地建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从交通、地价等方面,分析在丙地布局工业区的原因。
(3)该市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试简述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成因。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A、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群益社区的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A.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苏州市下辖县级市,昆山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该地区一直都是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居民仍然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所以地理位置优越不是群益社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故A错误。
D.根据材料可知,群益社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说明劳动力部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则第二产业在发展,这是表现出来的现象,而非根本原因,故D错误。
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居民产业活动转变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了改革开放,所以国家政策的倾斜是该地区乡村居民由务农为主转变为渐进式亦工亦农的根本原因,故B正确。
C.材料中提到2000年,昆山开发区征收全部农用地,故C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A.材料中提到到2000年时,昆山开发区征收了全部农用地,并给失地农民土地补偿金和住房安置,居民有钱、有住房安置,该地经济的发展使外来迁入的人口较多,房屋出租收入高,所以2000年以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可能是房屋出租,故A正确。
BCD.居民有土地补偿金一般不会从事餐饮服务、经营便利店、安保绿化收入较低并且辛苦的职业,所以餐饮服务、经营便利店、安保绿化不是2000年以来的主要的职业,故BCD错误。
3. 【分析】
本题考查二代居民职业的选择更自主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二代居民职业的选择更自主的原因。
【解答】
读图可知,到2000后倾覆式职业兴替,就业分异,自由择业。2000年之后,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是房屋出租,为二代居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二代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比第一代高,他们掌握的知识水平高,所以职业选择面更广更自主,①③正确。产业结构多样化,城市化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但是如果二代居民文化水平低他们的就业面也会很狭窄,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4~6.【答案】C、D、A
【解析】1. 由材料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描述可知,江南水乡河流密布,聚落多沿河流分布;“江南雨巷的幽深”说明聚落呈现条带状。故选C。
2. 根据所学可知,江南水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适宜发展水田和水产养殖,故选D。
3. 江南丘陵红壤贫瘠且土层较薄,过度农垦易造成水土流失,为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因此主导区位是地形,A正确。北京郊区的乳畜业主要面向大城市广阔的市场,主导区位是市场,B错误。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必须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因此主导因素是水源,C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多在热量丰富的河谷地区,主要因素是热量,D错误。故选A。
7~8.【答案】D、C
【解析】1. 略
2. 略
9~11.【答案】D、B、A
【解析】1. 赣南地处江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与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因此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或河流阶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耕地分布广泛,便于耕作,发育聚落较多,D正确;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约为200-500m,热量差异不明显,不是造成聚落分布差异的原因,A错误;海拔200-600米的地区,植被生长较好,覆盖率高,但不是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B错误;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不便,C错误,故选D。
2. 由图可以看出,a过渡式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A错误;b聚核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大的乡村聚落发挥中心地作用,使得零散分布型的乡村聚落向近距离的中心乡村聚落迁移,形成聚落簇团,这种演化模式在平原地区最容易发生,B正确;c渗透式是就不同文化特质的乡村聚落而言的,主要与地域文化相关,不一定发生在平原地区,C错误;d飞地式中生态功能区多位于山地,D错误。故选B。
3. 受生态退化等自然因素及生态移民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生态功能型的乡村聚落迁移在空间上不连续,呈飞地式的迁移特点,A正确;地域文化影响建筑等地域文化景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聚落的规模大小,产业结构影响聚落经济发展,但地域文化、经济、产业结构不会造成聚落在空间上的不连续,BCD错误。故选A。
12~13.【答案】C、C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多中心环布式结构的核心职能并不在某一个中心城市集聚,不能增强主中心城市的职能集聚,A错误;次中心城市的等级还是次中心等级,并没有因此而提高,B错误;不同的城市职能不同,有利于城市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C正确;多中心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并不能缓解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拥堵,D错误;故选C。
2. 中央绿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中央绿心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作用不大,A错误;中央绿心位于主中心和次中心的中间位置,不能控制城市向外无序扩张,B错误;中央绿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公共空间,但不是中央绿心的作用,D错误;故选C。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镇功能分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获取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①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低价相对较低,适合布局仓储区,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功能区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市区大污染较小,且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故有可能是工业区,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据图可知,该城市道路的网络类型为方格状,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和行政等因素,社会文化只是一方面,并不是主要因素,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15~16.【答案】B、A
【解析】1. 略
2. 略
17.【答案】(1)A>B>C。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最高。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邻近森林分布区,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据图可知,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最高,C位于城市最外围,远离市中心,且交通通达度低,地租最低。因此,三地地租高低由高到低排列为:A>B>C。
(2)根据所学,高级住宅区要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文化教育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方,D处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河流上游,水质好且地势较高,靠近文化区,邻近森林分布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ABC不具备以上条件。
(3)据表可知,1960—2012年,该市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主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如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同时蒸腾作用减弱。
(4)针对交通拥可以从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发展公共交通等角度分析;如政府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增加路面宽度,发展立体交通;交管部门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鼓励安全出行,节能减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出台规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如限号等。
18.【答案】(1)工业区;A功能区位于河流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2)合理。理由: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水污染小(水质好);位于城市的上风向,空气清新。
(3)位于远郊,地租较低;临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 ) A功能区位于城市外缘,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也位于河流的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因此A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
(2)①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水污染较小水质较好;且位于城市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清新;该地区距文化区不远,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因此布局合理。
(3)大型物流园占地面积大,②处距城较远,土地面积广阔,地价较低;且临近铁路和公路的交汇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较为适合建设大型物流园。
19.【答案】(1) 扇形 商业区
(2) P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环境优美;临近文化区等
(3)分散中心城市职能,减轻中心城区压力 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等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城市空间结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市功能分区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该城市的空间结构类型是扇形模式,其中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最可能是商业区 。
(2)M、P、Q中 ,布局高级住宅区的是P,因为P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环境优美;临近文化区等 。
(3)该城市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修建卫星城的意义在于分散中心城市职能,减轻中心城区压力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甲处,因为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等。
20.【答案】(1)不合理;理由∶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河流;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大气。
(2)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靠近煤、铁产区等。
(3)该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使得该市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析】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工业的区位和人口迁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获取图中信息,调用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不合理,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该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的下风向。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临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适宜布局工业区。
(3)由材料可知,2019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而人口增长率为7.2,说明此地有大量人口迁入,吸引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此地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较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