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实体。作为一种再创作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社会的美学要求,使泽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文学作品就是由众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任何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一部小说的美感也是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分不开的。翻译文学作品时,就要尽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口气表现出来,以让读者感知人物的性格。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使人受到启迪,获得美的享受,不仅是它的人物形象具体可感,更重要的是包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它体现的是作者的爱和恨,传达了作者的作品态度。文学作品的语言手段不只是语言外内容的中介,而且是作品的美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属于文学作品的美学结构。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才不会影响原作美学价值的传达。拿莎剧的翻译为例。莎剧是戏刷,同时又是诗,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韵文行所组成,叫做戏剧诗,现今又叫诗剧。在翻译它们时就必须考虑它们的节奏声调之美。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选词造句都有自己的特色。原作者在英语原文中运用的语言形式,是为了让他的读者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审美享受,而我们的译作则应通过译者让中国读者也享受到同样或相近的审美效果。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
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如思维风格不同,句子中心各异,会影响译文质量,破坏原文美感。英语习惯把要点在句首先说,而汉语习惯最后点出活语的息中心。又如思维侧重点不同,造成表达形式各异,进而影响泽文的自然、流畅。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翻译中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由思维差异而造成的句式特点,那么我们的译文会支离破碎,或会冗长板结。如果把“Mar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译成“玛丽不记得她那在她两岁时死去的母亲了”,就有悖于汉语表达法。
(摘编自云虹《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审美》)
材料二:
杜甫被国人尊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杜诗的翻译历来受到国内外翻译家的重视,国内目前翻译杜诗最多的是许渊冲先生,而海外翻译最多的是宇文所安①,他翻译了杜诗全集。
对二人的杜诗译介也呈现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一种对宇文所安翻译杜诗全集的努力表示赞赏,认为其翻译能较大程度地接近杜诗的原旨;另一种则称颂许渊冲先生翻译的都是杜诗的经典,译出了杜诗的神韵。宇文所安与许渊冲的杜诗翻译,哪一个更优美和准确,是否有高下之分?他们的杜诗译介是否存在误读?
不同译者对诗歌翻译的韵律、节奏以及思想感情表达等方面,都遵循各自的原则。许渊冲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他在翻译诗歌时,采取“三美”原则。他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于诗歌原意,体现出音美和形美,更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意义、双关意义等,也就是要注重“意美”。宇文所安在翻译过程中力求流畅通顺,采取直译的方法,他说:“多数情况下,我宁取表面笨抽的译文,以便让英文读者能看出一点中文原文的模样。这种相对直译的译文自然僵硬有余,文雅不足。”实际上,直译和“三美”原则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所融合,从而丰富译诗的形式。
许渊冲曾说:“如果把作者比作父亲的话,那译者就可以比作母亲,那译诗就是父母结合的产儿。产儿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像父亲,也不会一点不留下母亲的胎记。译诗不可能百分百等于原诗,也不可能不留下作者再创造的痕迹。”与许渊冲不同,宇文所安以内容优先,希望能呈现杜诗多样的风格:“作为译者,我确信这些作品的“中国性”会得以显现;我的任务是发现这个谱系差异的语言风格”。
作为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虽然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为了追求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极致效果,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创造性翻译,有时为了传达杜诗的意境美,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具体词句的原意。相比之下,宇文所安的翻译策略是为呈现杜诗的完整性服务,在内容与韵律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忠实于内容,叙述出一个个逻辑合理、字词对应、情节完整的故事,成为宇文所安杜诗英译的显著特色。
翻译并不是一项仅涉及语言能力再现的活动,而是实现不同文化交流的语言转换实践性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会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其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过滤。“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收者有意无意地对信息交流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内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
(摘编自梅启波《杜诗英泽的原则、策略与跨文化传播的话语权——以许渊冲与宇文所安的杜诗英译为例》)
【注】①宇文所安,原名Stephen Owen,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再现莎士比亚诗剧语言的艺术美,翻译者必须首先考虑的是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B.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用本族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美感。
C.对于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杜诗译介,有评论从“优美”和“准确”两方面一一对其作出评价。
D.相比起许渊冲的翻译,宇文所安的翻译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这是他译作的优点所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及文学作品的翻译,但相较而言前者更具体,后者更抽象。
B.为了说明思维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材料一以中英文的翻译进行了举例。
C.材料二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话来说明二者翻译采取的不同策略,更具说服力。
D.对许渊冲的翻译和宇文所安的翻译,作者的态度是中立的,并没有做优劣之分。
3.朱生豪与许渊冲在翻译上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极善于将莎剧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相结合,力求用汉语来表达莎士比亚戏剧的诗意。《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的最后一句话“For never was a story of more woe/Than this of Juliet and her Romeo”的四种翻译,最有可能属于朱生豪译本的一项是(3分)( )
A.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像朱丽叶和她的罗密欧所受的灾难
B.没有故事能令人黯然伤神/像朱丽叶与罗密欧这样动人
C.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D.人间的故事,那儿有这般的哀伤/比起朱丽叶和她的罗密欧这一双
4.请概括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翻译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许渊冲将“潜入”译为“steal”(意为“偷”),宇文所安将“潜入”译为“enter”(意为“进入”)。两者的翻译有何不同?为何会产生这种差异?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小题。
文本一:
如意楼和得意楼(节选)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如意楼的老板姓胡,人称胡二老板或胡老二得意楼的老板姓吴,人称吴老板或吴老二。
上茶馆并不是专为喝茶。茶当然是要喝的,但主要是去吃,点心。茶馆又是人们交际应酬的场所。我们那个县里茶馆的,点心不如扬州富春那样的齐全,但是品目也不少,计有:
包子。这是主要的。包子是肉馅的(不像北方的包子往往掺了白菜或韭莱)。到了秋天,螃蟹下来的时候,则在包子嘴上加一撮蟹肉,谓之“加蟹”。我们那里的包子是不收口的。捏了褶子,留一个小圆洞,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加蟹”包子每一个的口上都可以看到一块通红的蟹黄,油汪汪的,逗引人们的食欲。野鸭肥壮时,有几家大茶馆卖野鸭馅的包子,一般馆没有。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外,另加笋钱。
烧麦。烧麦通常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莱”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略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用为馅。这种烧麦蒸熟后皮子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碧绿的馅,故又谓之翡翠烧麦。
千层油糕。
糖油蝴蝶花卷。
蜂糖糕。
开花馒头。
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劳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他是学过这行手艺的,是城里最大的茶馆小蓬莱出身)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要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宇。“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实两家实的东均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棱。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账桌边写账,一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一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辅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他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的散文化(节选)
汪曾祺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有些作者有意用“日记”“文礼”来作为文集的标题,有些完全不能称为小说的东西,则命之为“小品”。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么?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散文的《朝花夕拾》里,而是收在小说集里的。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乎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是一部很奇怪的长篇小说。它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因难的。散文化小说的人像往往轻轻几笔,神会气足。《世说新语》,堪称范本。
有些作者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的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介绍两家茶馆和茶馆美食,茶点描述色香味俱全,读来令人满口生津,再引出两个茶馆老板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来介绍茶馆点心,先不吝笔墨,详细描述包子、蒸饺、烧麦,再极精练地点出于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等。
C.胡老板“这些年正走旺字”,生意红火,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文章以“如意楼和得意楼”为题,暗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
D.近在咫尺的两家茶馆,精致诱人的点心,行事迥异的老板,平淡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文章风格淡中有味,飘而不散。
7.下列与文本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回忆了过去美好的生活,都表现了现在故乡人情的冷漠与隔膜,带有散文的特点。
B.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有《边城》和《长河》。与《边城》不同的是,《长河》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C.《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笔墨不多,往往用寥寥数笔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气质风度,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
D.苏轼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说写作贵在自然流畅,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赤壁赋》就体现了这种文风。
8.对比文本一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分)
9.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请结合两段文本谈谈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小题。
彭城王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既专总朝权,事决自己。凡所陈奏,入无不可,方伯以下,并委义康授用,由是朝野辐凑,势倾天下。义康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复位卑人微,皆被引接。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常所暂遇,终生不忘,稠人广席,每标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爱惜宫爵,未尝以阶级私人,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无施及忤旨,即度为台宫。自下乐为竭力,不敢欺负。太祖有虚劳疾,寝颇积年,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雪者相系。义康入侍医药,尽心卫奉,汤药饮食,非口所尝不进;或连夕不寐,弥日不解衣;内外众事,皆专决施行。
十六年,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辟召掾属。
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上尝冬日啖甘,叹其形味并劣。义康在坐曰:“今天甘殊有佳者。”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
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逮义康,事在《晔传》。诏特宥大辟。于是免义康及子泉陵侯允、女始宁、丰城、益阳、兴平四县主为庶人,绝属籍,徙付安成郡。以宁朔将军沈邵为安成公相,领兵防守。义康在安成读书,见淮南厉王长事,废书叹曰:“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
二十四年,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恽等谋反,袭杀豫章太守桓隆、南昌令诸葛智之,聚众据郡,复欲奉戴义康。太尉录尚书江夏王义恭等奏请远徙义康,宋主乃拟徙义康至广州。二十八年正月,遣中书舍人严龙贵药赐死。义康不肯服药,日:“佛教自杀不复得人身,梗随宜见处分。”乃以被掩杀之,时年四十三,以侯礼葬安成。
(选自《宋书彭城王刘义康传》,有删改)
10.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
B.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
C.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
D.义康素无学术/暗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径行/曾无猜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阶级,在本文中指阶层,即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如贵族和平民。
B.方伯,殷周时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汉以来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
C.辟召,是一种源于汉朝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中央官府及其下属官府选拔官员,再向皇帝推举。
D.属籍,宗室成员的名册。商缺变法时曾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本文“绝属籍”指从皇家族谱中除名,贬为庶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义康聪明过人,凡事一听就能记住,偶尔碰到的事,也能终生不忘,大庭广众之下,他常说起往事表明他的聪明,人们更加佩服他。
B.四方进贡物品,都将最好的给义康,而以次等的进给皇上。有一年冬天,皇上吃柑桔,感叹桔子形状味道不好,义康派人到东府取来的柑桔,竟比皇帝的大三寸。
C.胡诞世、袁恽等人谋反,聚众占领城池,想再次拥戴义康为皇帝,太尉录尚书江夏等人上奏章给太祖,认为应将义康流放到广州,太祖于是把义康调任到了广州。
D.太祖派中书舍人严龙带毒药赐义康死,义康以佛教称自杀者不得再世为人而拒绝服药,于是被捂死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戎现代汉语。(8分)
(1)锐意文案,剔是非,莫不精尽。
(2)废书叹曰:“前代乃有此,我得罪为宜也。”
14.从选文中看,义康最终被赐死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书事呈韩布殿丞①
范仲淹
南宫②曾荐牧之文,失足徒劳忽十春。
天上云龙期际会,山中猿鹤愧因循。
无功岂不孤③黄石④?有道何堪忆紫莼⑤?
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钟鼎古何人。
【注】①殿丞即殿中丞,殿中省(掌皇帝生活诸事)的属官。②南宫即尚书省。③孤,同“辜”。④黄石,即黄石公,曾经给张良兵书《太公兵法》。⑤紫莼,也称千里紫莼,晋朝张翰见秋风起,遂起莼鲈之思,辞官回乡的典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出了杜牧因才华横溢,曾经得到尚书省官员的赏识,但是杜牧的过失导致十年光阴倏忽而过,长时间碌碌无为。
B.颔联用天上龙云期待际会表达人才的积极追求,用山中猿鹤犹豫徘徊、因循守旧表达愧疚悔恨,告戒士人应该抓住机遇。
C.颈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为了不辜负恩师的教导,一定努力在政治清明之世建功立业,不要一味贪求归隐。
D.尾联化用《长歌行》“少壮不努力”句,希望对方要努力探求学问,致力于研究钟鼎,追索铭文所载是古代哪些名人。
16.这是一首勉励友人的赠诗,诗人是如何表达勉励之情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秦自孝公到始皇,百又余年,“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再到“________,________”,势力空前强大。
(3)荷花是中国的名花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20题(10分)。
《庆余年》是近几年当之无愧的热播剧,播出时,几乎每天都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剧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便是范闲借酒斗诗,唐诗宋词张口就来,不仅让剧中的大文宗庄墨(1)________,也让屏幕布这边的我们直乎过瘾。穿越到古代的范闲,教科书般展示了什么叫做知识的力量。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诗都成了武装他的铠甲。闲来无事,他默写《红楼梦》书籍刚出就风靡整个京城,________。他在百官面前狂背唐诗宋词元曲,一夜之间成为“诗神”,名望大涨。他说“我看过的每一个字,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记得丝毫不差。”在“读书无用论”________的今天,范闲实打实地告诉我们:“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被辜负。”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读书无用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在“读书无用论”的今天。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己有两千多年了。
B.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先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老师,是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人。
20.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1-22题,10分。
一辆单车,三五好友,骑行穿过城市与大自然。无论是悠闲打卡碧瓦朱亮的古建筑,还是激情挑战坡多地除的“川藏线”,无论是在城郊绿道感受清风拂画,还是在洱海湖畔欣赏美好风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行队伍。骑行与骑车通行的最大辩别是什么?畸行是一种由将人、运动器械和大自然三者相互融合组成的运动方式,其本质为运动,而骑车通行的本质则为出行方式。
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规律的骑行对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研究结果看,骑行 ① 。具体而言,骑行对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肺功能下降都有帮助,比如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内脏脂肪,而这对我们心血管系统非常重要,因为肥胖、胰岛素抵抗都是心血管系统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骑行②。建议每次骑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60分钟,遮度维持在15千米/时20千米/时,频率一般为一周4次-5次。此外,骑行过程中还应注意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比如:空气状况不佳、PM2.5浓度偏高时,骑行的健身效果会大打折扣;夏天骑行因身体流失水分较多极易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头晕、恶心呕土等症状,所以在夏季骑行, ③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最终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
《小窗幽记·集法》中:“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
以上材料对我们频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B 分析A.“首先”表述错误。文中举了莎士比亚诗剧的翻译来强调“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侯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但是并未提及先后。C.“从‘优美’和准确’两方面一一对其作出评价”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作为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虽然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为了追求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极致效果,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创造性翻译,有时为了传达杜诗的意境美,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具体词句的原意。相比之下,宇文所安的翻译策略是为呈现杜诗的完整性服务,在内容与韵律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忠实于内容,叙述出一个个逻辑合理、字词对应、情节完整的故事,成为宇文所安杜诗英译的显著特色”,可见并没有将这两个方面一一进行对应评价。D.“这是他译作的优点所在”错误,原文为“忠实于内容,叙述出一个个逻辑合理、字词对应、情节完整的故事,成为宇文所安杜诗英译的显著特色”,并未说这是他的优点,而只是说是特色。
2.A 分析“相较而言前者更具体,后者更抽象”错误,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能以“具体”和“抽象”简单论之
3.C 分析C选项的“离合悲欢”和“哀怨辛酸”在内容和声韵上构成对应,“古往今来”和“谁曾见”也具备文言的典雅风格。A.改自曹禺的译本,原译本是“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像幽丽叶和她的柔密欧所受的灾难”。B.为梁实秋的译本。D.为方平的译本。这三位翻译家的翻译虽然都在尾字押韵,但表述更为直接,着重形译。故选C。
4.①首先介绍文学翻译的概念,从美学的角度提出文学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感;②接着分而论之,运用了举例论证等方式,提出翻译要考虑从形象、情感、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来达成目标③然后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指出语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并举中英文的翻译实例来说明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
5.(1)侧重点:许渊冲的翻译保留了拟人的修辞,遵从了“意美”,增加了生动活泼之感;宇文所安的翻译采取“直译”的方式,在表达上更忠实于原文。(2)原因二人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迥异,导致思维方式不同;二人秉持的翻译原则不同。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首先介绍文学翻译的概念,从美学的角度提出文学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感;
第二段,“翻译文学作品时,就要尽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口气表现出来,以让读者感知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包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才不会影响原作美学价值的传达”“拿莎剧的翻译为例。莎剧是戏剧,同时又是诗……”,接着分而论之,运用了举例论证等方式,提出翻译要考虑从形象、情感、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来达成目标:
第三、四段,“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如果把……译成‘玛丽不记得她那在她两岁时死去的母亲了’,就有悖于汉语表达法”,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指出语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并举中英文的翻译实例来说明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侧重点:杜诗写雨“潜入”,为拟人修辞,许渊冲翻译为“偷”,保留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他的“三美”原则,“他以为翻译……更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意义、双关意义等,也就是要注重‘意美,”,遵从了“意美”,增加了生动活泼之感:
宇文所安把“嵌入”翻译为“进入”,采取“直译”的方式,取风随雨来之原意,在表达上更忠头于原义。
原因:结合“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会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其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过滤。“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收者有意无意地对信息交流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内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可概括出,二人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迥异,导致思维方式不同;
结合“不同译者对诗歌翻译的韵律、节奏以及思想感情表达等方面,都遵循各自的原则”
“他在翻译诗歌时,采取‘三美’原则”“宇文所安在翻译过程中力求流肠通顺,采取直译的方法”可概括出,二人秉持的翻译原则不同。
6.C “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错误。两家茶馆的生意截然相反不是因为运气的好环,而是因为两个老板待客方式的不同。吴老板不如胡老板勤快,有精神,所以生意暗淡。小说借两个老板开茶馆不同的结局表达了“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主题。
7.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A.《社戏》没有表现“现在故乡人情的冷漠与隔膜”。
B.《边城》和《长河》一样,都是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C,“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错误。根据原文,散文化小说的人物往往没有深刻丰厚的内涵,不是典型人物。而选项说因为塑造人物的方法简略,所以人物不够典型,因果关系错误,也曲解了文意。
8.(1)对比:①肖像(外貌)的对比。胡老二矮胖,穿短衣吴老二细高,穿长衫。②动作语言的对比。如同样是招呼客人,胡老二“欠起屁股”、说“您”,显得真诚、随和:吴老二“起身为礼”、说“楼上请”并吆喝,显得生分、傲慢。
③经营方式的对比。胡老二做生意亲力亲为,吴老二则管账不管事。
④经营状沉的对比。如意楼生意很好,店里高朋满座;得意楼生意暗淡,茶客不多。
⑤名实的对比。“如意楼”,名“如意”,生意如意;“得意楼”,名“得意”,生意不得意。
(2)作用:①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胡老二的精神、勤勉、认真、谦虚和吴老二的萎靡、多虑、拖沓、傲慢;
②对比中引起读者对两个茶馆命运的关注,进而去思考出现这一盛一衰局面的因。
9.(1)结构上,随意松散,如随笔般舒放自由。本文写街巷、茶馆、点心、老板,看似零碎松散,却并不杂乱无章,读来知随笔般自由和亲切。
(2)情节上,主要写普通人和“真实的生活”,没有重大的题材,没有完整曲折的情节和尖锐的冲突,淡化了情节。
(3)人物上,不讲究塑造典型人物,也不寄予重大意义。很少有着意的刻画和细致的描写,主要是白描式的勾勒,用气氛烘托人物。
(4)表达方式上,注重抒情,营造意境和氛围。本文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风俗民情,传达生活之美、人性之美。
(5)语言风格上,语言朴素简净,冲和平淡,是诗化小说语言的代表。如对“翡翠烧麦”的描写。(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0.D 句意:义康一向不重学问,不顾客套礼节,自以为他与皇帝是兄弟至亲,不再计较君臣的界限,随心所欲,毫无猜疑防备。
依据语法结构,“自谓”的宾语是“兄弟至亲”,构成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副词“不复”修饰后边的动词“存”,做状语,所以应在“不复”的前边断开,排除A。
11.A “阶级”,古今异义词,在本文中指“官位俸给的等级”,即“官阶”。
12.C “太祖于是把义康调任到了广州”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宋主乃拟徙义康至广州”可知,只是打算调任他,并未成事实。
13 1)专心扑在公文案例上,督察甄别是与非,没有不精确详尽的。关键词“锐意”,专一;“剔”,督察甄别;“精尽”,精确详尽。
2)放下书叹息说:“前代已经有这样的事,我如今获罪是应该的。”“废”,放下;“乃”,就:“得罪”,获罪;“宜”,应该,应当。
14.(1)权力太大,独断专权; (2)行为高调,不注小节; (3)牵涉到谋反。
分析 (1)依据原文第一段“由是朝野辐凑,势倾天下”“内外众事,皆专快施行”可知,意思是“从此朝野都以义康为中心,其权势威慑天下。朝廷内外一切享务,皆由他全权处理”,推断出他权力太大,独断专权;
(2)依据原文第二段“遣人还东府取甘,大供御者三寸”可知,意思是“他派人到东府取来柑桔,竞比皇帝的大三寸”,推出他行为高调,不注小节。
(3)依据原文第三段“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逮义康”可知,意思是“太子詹事范晔等人谋反,事情牵涉到义康”,推断他牵涉到范晔等谋反之事。
参考译文:
彭城王刘义康,生性喜欢做官,专心扑在公文案例上,督察甄别是与非,没有不精确详尽的。义康总揽朝中大权后,事情由自己决断,他的所有奏折,皇帝都不予否决,方伯以下,全都让义康授用,从此朝野都以义康为中心,其权势威慑天下。义康也自强不息,从不懈怠疲倦。府第门前每天早上常有几百辆车子,即使是地位卑下或官职较小的人,也能被他接见。义康聪明过人,凡事一听就能记住,常有些偶尔碰到的事,能终生不忘,大庭广众之下,他常说起往事来表明他的聪明,人们更以此推崇佩服他。他对信职爵位特别吝惜,从未将官职私下赏赐于人。所有朝士中有才能的,他都召入自己府中,也不考虑会不会违背皇帝旨意,就让他们担任官职。因而手下非常乐意为他效力,不敢瞒骗他。太祖有虚损的疾病,成年卧床,每当心中想事情时就觉得心中痛裂,像被绳子勒紧一样。义康入宫侍奉太祖医药,尽心尽力,凡是汤药和饮食,不是亲口尝过不给太祖吃,有时甚至接连几个晚上不睡,数天不脱衣裳,朝廷内外一切事务,皆由他全权处理。元嘉十六年(439),进位大将军,领司徒,辟召掾属。
义康一向不重学问,不顾客套礼节,自以为他与皇帝是兄弟至亲,不再计较君臣的界限,随心所欲,毫无猜疑防备。四方进塞礼物,都将最好的进献给义康,却把次等的进贡给皇上。曾有一年冬天,皇上吃柑桔,感叹桔子的形状味道不好,义康正在场说:“今年的柑桔另有好的啊。”他派人到东府取来柑枯,竞比皇帝的大三寸。
元嘉二十二年(445),太子詹事范晔等人谋反,事情牵涉到义康,有关事件在《范晔传》之中。太祖下诏破例赦免义康的死罪。从此废义康及他的儿子泉陵候允,女儿始宁、丰城、益阳、兴平四县县主为庶人,流放安成郡。让宁朔将军沈邵任安成公相,率兵看守义康等人。义康在安成读书,看到准南厉王长的事情,放下书叹息说:“前代已经有这样的事,我如今获罪是应该的。”
元嘉二十四年(447),豫章胡诞世、前吴平县令袁恽等人谋反,杀了豫章太守桓隆、南昌县令诸葛智之,聚众占领城池,想再次拥戴义康为皇帝。太尉录尚书江夏王义恭等人上奏章给太祖,认为应将义康流放到广州去,太祖于是准备调任义康到广州。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太祖派中书舍人严龙带毒药赐义康死。义康不肯服毒药,说:“佛教里自杀的人来世不能再转为人身,随你采取其他办法吧。”于是义康被用被子捂死,时年四十三岁,朝廷以王侯的礼节将他安葬在安成。
15.D 希望对方要努力探求学问,致力于研究钟鼎,追索铭文所载是古代哪些名人“错误”,尾联是在勉励友人,通过努力建立和钟鼎文上铭记的古人样的功业,实现青史留名的愿望。
16.①用典,用杜牧的典故,告诫友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可碌碌无为。
②对比,用天上.的求云期待际会和山中猿鹤失机悔愧作对比,告诫十人应该抓住机遇。
③反问,勉励友人不辜负恩师的教导,在太平的时代里,不应有辞官之念。
④直抒胸臆,勉励友人当努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诗歌内容和情感首联“南宫曾荐牧之文,失足徒劳忽十春”用杜牧的典故,指出杜牧曾因为才华横溢而被尚书省推荐,但是他失足成很,碌碌无为,年华匆匆逝去,功业无成,借此告诫友人不可碌碌无为。领联“天上云龙期际会,山中猿鹤愧因循”运用对比手法,天上的云龙期待风云际会,渴望大有作为,而山中的猿鹤因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因为内心后悔。通过二者对比告诫友人应当抓住机遇,不要因为错过机会而后悔。
无功岂不孤黄石?有道何堪忆紫莼?”运用反问和用典手法,说张良如果没有建功立业,就会辜负黄石公的教导,在圣明的时代怎可项张翰一样辞官回乡。反问修辞勉励友人不辜负恩师的教导,在太平的时代里,不应有辞官之念。
尾联“少壮由来须努力,篆铭钟鼎古何人”直抒胸臆,告诉友人应当在少壮之时努力学习,建功立业,通过努力建立和钟鼎文上铭记的古人样的功业,实现青史留名的愿望。)
17.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3)略
18.大吃一惊 洛阳纸贵 甚嚣尘上 第一空,根据“唐诗宋词张口就来”可知,此处是说大文宗庄墨对范闲的诗词水平很吃惊。故可填写“大吃一惊”。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第二空,根据“闲来无事,他默写《红楼梦》,书籍刚出就风靡整个京城”可知,此处是说他默写的《红楼梦》在当时很流行,故可填“洛阳纸贵”。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在今天,“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很普遍,故可填“甚嚣尘上”。甚嚣尘上:形容消息普遍流传。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19.A 分析:文中“读书无用论”的引号表示引用。
A.“满招损,谦受益”的引号表示引用;B.“说话”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慈祥”的引号表示反语、讽刺;D.“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20.①构成:本体“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诗”;喻体“武装他的铠甲”;喻词“成了”相似性“书是武器,也是铠甲,有助于我们抵御外界的侵袭,抵抗焦虑,让人生更美好”。②效果: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帮助我们抵御外界侵袭,让人生更美好,表达了对读书的赞赏之情。
21.①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益);②需要控制时间、速度与频率;③要注意及时补水
22.示例:骑行与骑车通行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骑行是一种将人、运动器械和大自然三者相互融合的运动方式。(骑行与骑车通行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骑行是一种由人、运动器械和大自然三者组成的运动方式。)
23.作文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了成就人生的两种不同方法。毛遂通过主动自荐的方式,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毛遂的这次自荐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了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也因此待他为上宾。此则典故意在启示我们要勇于展示自我,这个世界充满机会,只是它永远不会点名,需要我们主动出手,抓住机遇,成就人生。
《小窗幽·记集法》一句,强调了韬光养晦的意义,以及过于张扬的危害。以此告诉我们人生之道,做人做事切忌张扬自满,应谦虚低调,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材料围绕着“主动自荐”“韬光养晦”这两个含义相对的关键词展开,写作时要辩证分析二者的关系,体现出考生的辩证思维。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主动自荐”与“韬光养晦”的内涵,各自的好处,二者的关系,何时该“主动自荐”,何时要“韬光养晦”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
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运用比喻论证时,可说谦虚低调与自我表现就像太极的阴阳两鱼,相辅相成,以此来论证二者的密切关系。也可以引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木秀于林,风必助之”的不同言论进行对比论证,引导读者辩证思考“谦虚低调”与“自我表现”的利弊,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在论据的选用上,应注意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综合运用。如可以列举蔡泽勇于向范唯自荐,最终赢得丞相之位的典故,以此论证勇于自荐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立足于现实,看到主动自荐和出风头、逞英雄的不同,从而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
1.保持谦逊之姿,涵养人生底色。2.主动以求机遇,自荐以成未来。
3.谨守谦逊之心,努力向外求索。4.明辨处世智慧,成就精彩人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