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5 17: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考试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及考号填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
3.第Ⅰ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后。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主要得益于( )
A.王权与教会的斗争 B.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支持
C.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与妥协 D.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长期斗争
2.(2分)古代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15-16世纪,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是( )
A.玛雅人国家 B.印加国家 C.阿兹特克人国家 D.桑海国家
3.(2分)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 )
A.公民法的出现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万民法的形成 D.《民法大全》的编撰
4.(2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突破了狭小的思维空间,演变为蓬勃的社会运动,传播到不同国度的工人群众,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一理论”指的是( )
A.欧洲的启蒙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 C.古典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5.(2分)最早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并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君主专制制度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罗马帝国 D.亚述帝国
6.(2分)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世俗和物质的世界,他们以科学反对神权至上,以人性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他们是( )
A.人文主义者 B.宗教改革家 C.启蒙思想家 D.社会主义者
7.(2分)一位航海家在他的日记里记载,“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据此判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8.(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
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
C.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
9.(2分)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A.飞梭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10.(2分)学者易中天说,实际上,历史的进步往往因为妥协……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下列史实能够诠释上述观点的是( )
A.版籍奉还 B.公车上书 C.清帝退位 D.武昌起义
11.(2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来的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 B.印度字母 C.阿拉马字母 D.拉丁字母
12.(2分)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帝国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古印度发明的数字由其传入欧洲后,逐渐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被称为( )
A.腓尼基字母 B.希腊字母 C.罗马数字 D.阿拉伯数字
13.(2分)从地理经济视角来看,由于攻占了某处,令奥斯曼土耳其人直接控制了欧亚之间陆上贸易路线,从而促进了帝国的经济繁荣。欧洲人不得不寻找海上直达亚洲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地理大发现”。文中的“某处”应是( )
A.巴格达 B.罗马 C.君士坦丁堡 D.大马士革
14.(2分)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15.(2分)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
A.英、法、德 B.英、法、美 C.法、德、俄 D.美、德、俄
16.(2分)1949年中共中央指出,“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帮助国民党反动政府反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因此,我们不能承认这些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可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2分)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B.我国以前的社会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C.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社会矛盾
18.(2分)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分)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一年仅召开十余次,到了伯利克里时代,每月能召开2.4次,当讨论重大问题时,大会一般有6000人以上参加,占公民总数的八分之一,所有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这表明,当时雅典( )
A.贵族会议占据主导 B.公民大会有限开放
C.民主政治日渐成熟 D.民众群体直接参政
20.(2分)牛顿力学用数学的方法揭示了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这具体表现为启蒙思想家逐步( )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
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 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
21.(2分)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统治思想源于( )
A.孔子的无为思想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荀子的中庸思想 D.韩非的法治思想
22.(2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开创皇帝制度 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共56分。第23题2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22分。
2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僣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国1689《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摘编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三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1)材料一源自于欧洲哪部法律文献?指出据此文献该国建立了何种政治体制?(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8分)
(3)材料三中美国的“费城制宪”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献?并由此确立了什么“新体制”和原则来维护民主的?(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近代英、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4分)
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三代皇帝清世祖(顺治)定鼎中原、基本统一全国之后,到第四至六代皇帝清圣祖、世宗、高宗在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清朝统治进入了鼎盛阶段,通常被称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
康、雍、乾三朝又为我们留下了何种精神遗产呢?不可否认,清人雄健尚武,开拓疆土,吾国今日之广大疆域,多赖清人之武功。清人整理、研究文化遗产的苦功,也令后人钦佩。乾嘉学者的研究及《四库全书》等的编修,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清人在文学上(尤其是小说)的成就也不可磨灭。然而,清人给我们留下的负面的遗产,至少有三个方面,同样令人难以忘怀。其一,是清人的民族压服政策。其二,是清人的极端专制主义。其三,是清人的思想钳制政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李华川《“康乾盛世”说渊源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5.(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一些西方学者或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其宗主国主动选择的结果。例如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在演讲中就宣称:大英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他们"。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三角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的印度为例,说明英国如何“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8分)
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试卷
答案
1.(2分)【答案】D
2.(2分)【答案】B【解析】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B正确;玛雅人国家辉煌在公元5-10世纪,A错误;阿兹特克人国家兴盛于13世纪,C错误;桑海国家是非洲国家,非印第安人国家,D错误。故选B。
3.(2分)【答案】D【解析】略
4.(2分)【答案】D【解析】根据“社会主义突破了狭小的思维空间,演变为蓬勃的社会运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动社会主义演变为社会运动并蓬勃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项;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都没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ABC项。故选D。
5.(2分)【答案】B
6.(2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关注的是世俗和物质的世界,他们以科学反对神权至上,以人性反对禁欲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重视人性,反对禁欲,反对神学的是人文主义者,故选A;宗教改革家反对教会的权威,不反对神权,B错误;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等,不符合题意,C错误;社会主义者反对阶级剥削,矛头指向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D错误。
7.(2分)【答案】C【解析】略
8.(2分)【答案】A【解析】据材料“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非洲文明是与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故A项正确;据材料“……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而不是“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而不是“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D错误。
9.(2分)【答案】B
10.(2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帝退位是三方(革命党、袁世凯、清皇室)妥协的结果,最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避免了一场内战,有利于社会进步,选C项正确;日本倒幕运动中,幕府将军为了保住实权,以退为进,实行版籍奉还,表面上是一种妥协,实质是为了抵制维新和社会进步,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不存在妥协,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是武装斗争,而不是妥协,故D项错误。
11.(2分)【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字母文字源于两河流域的腓尼基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成拉丁字母,答案为D项,排除A;印度字母是古印度人创制的,B错误。字母文字传入叙利亚等亚洲地区就是阿拉马字母,C错误。
12.(2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因为阿拉伯人在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3.(2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土耳其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灭亡东罗马帝国之后,直接控制了欧亚之间陆上贸易路线,使西欧出现了商业危机,导致了“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的开辟,C项正确;占领巴格达和大马士革不能令奥斯曼土耳其人“直接控制”欧亚之间陆上贸易路线,AD两项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并未占领罗马,B项错误。
14.(2分)【答案】B
15.(2分)【答案】A
16.(2分)【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旧中国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因此根据材料“我们不能承认这些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可知A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B排除;一边倒指的是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D排除。故选A。
17.(2分)【答案】D【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当下中国生产力有所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一现实状况影响了当下的社会主要矛盾,故选D项: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依然有差距,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今天依然未得到完全解决,排除B项;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
18.(2分)【答案】D【解析】“民族主义”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1905年,民族主义指导全国武装起义等革命活动的积极开展,答案为D;20世纪初,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共同压迫,民族主义并不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故A项错误;维新派主张推行君主立宪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政治目标不一致,故B项错误;1905年,民主共和国尚未建立;故C表述错误。
19.(2分)【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伯利克里时代每月能召开2.4次,当讨论重大问题时,大会一般有6000人以上参加,占公民总数的八分之一,所有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日渐成熟,故C正确;A错在“主导”,排除;材料中公民大会召开次数较多,故B错误;D比较片面,排除。
20.(2分)【答案】A
21.(2分)【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君民关系的阐释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关,B正确;老子主张无为,A排除;孔子主张中庸,C排除;材料与法家思想无关,D排除。故选B。
22.(2分)【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政治上的主要贡献是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故D符合题意;AB是秦朝经济方面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排除AB;皇帝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的一部分,故排除C。
23.(22分)(1)《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
(2)不同:英王“统而不治”,权力在议会;德皇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对德皇负责。
(3)文献:《1787年宪法》;体制:联邦制、三权分立。
(4)认识: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要解决好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24.(12分)【答案】示例:康乾盛世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落日前的辉煌。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从康熙年间到乾隆时期,清朝国家疆土达到顶峰,传统经济继续发展,传统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取得巨大成就。从这些角度讲,康乾盛世是传统封建社会的盛世。
康乾盛世也是中国走向没落的时代。这一时期,以军机处为代表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外交上坚持天朝上国观念,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封建经济基础;民族关系上,清朝采取了民族压迫政策;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些措施导致了中国与世界隔离,逐步落伍于世界。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对于康乾盛世的看法既要看到它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封建社会的没落。成就可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传统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总结方面进行阐述;没落可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外闭关锁国、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
25.(22分)(1)贸易范围更广(或:贸易线路增加、涉及国家地区更多等);以工业品输出为主;英国占据主导(或:以英国为中心);世界市场形成;(任答其中一点得2分,共8分)
(2)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客观上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或: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客观推动印度的近代化);推动了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有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任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6分)
(3)西方学者或政治家认为殖民地独立是由于宗主国自愿结束其殖民统治(2分),这一观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2分)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主要是由于殖民地人民长期的反抗斗争(或:殖民地领导人物和政党的推动;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增强;)(主观层面任答出其中一点即得2分);以及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鼓舞;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推动;联合国(或:系列国际组织)的推动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层面任答一点得2分),而非宗主国自愿结束其殖民统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