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课件(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课件(北师大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09: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4.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迫切性;
2.确信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3.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维持生物圈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新知导入
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了生物圈,对生物圈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生物圈岌岌可危!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可利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活 动
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退化和污染等,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森林的大量砍伐、海洋鱼类的过度捕捞和浅海滩涂的破坏,使得生物数量锐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濒危或绝灭。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据研究世界有30000余种野生植物濒临灭绝,有1000多种脊椎动物受到威胁或濒于灭绝。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据统计,被人类利用的地表淡水,已经超过可用总量的二分之一。全世界有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
新知讲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需求的增长,地壳中各种矿物和能源的储量也不断减少。
小 资 料
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
课堂练习
【解析】营造防护林时必须根据“因地制宜,因需设防”的原则。在中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等。所以,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生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 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生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  )
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B.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C.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C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南方典型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三角龙湾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新知讲授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 资 料
当前最引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课堂练习
【解析】围湖造田易发生洪涝灾害,扩展用地会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都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A符合题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B.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C.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A
课堂总结
保护生物圈
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
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1.生物圈现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2.原因:森林破坏、土地沙漠化、人口增长等
1.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检测、评价和预测
2.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
3.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堂练习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当前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开发畜牧业
B.扩大旅游区,增加资金投入
C.兴修水利
D.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
2.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D.节约用纸,少用纸巾,保护森林
D
D
课堂练习
3.人类生存必须依赖于生物圈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类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
C.人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节水节电
C
A
课堂练习
5.我国大力推广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C.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开展广泛、持久的植树活动
6.在建设“五个凤凰”思想大解放活动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不下沱江河洗澡
B.游览南华山时注意防火
C.不破坏古城景物
D.在古城随意丢垃圾
D
A
课堂练习
7.以下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中,最有益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是(  )
A.高温焚烧
B.挖坑填埋
C.倾倒入自然水体
D.微生物发酵降解
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是(  )
A.煤、石油等资源的供给量是有限的,要合理使用和保护这些有限的自然资源
B.森林、草原等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必考虑其可能枯竭的问题
C.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并注意促进再生
D.煤、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要设法利用太阳能、风能
B
D
课堂练习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B.退耕还林还草
C.滥用化肥、农药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10.“低碳生活”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B.推广用电子贺卡
C.建立国家森林公园
D.使用公共轨道交通
A
B
作业布置
思考与练习:
1.题
2.题
3.题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