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下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D.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A.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B.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东部边缘,属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距北京仅240公里,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治理近六十年来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下图为岱海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岱海入湖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湖水强烈蒸发 B.降水减少,植被大量吸收地下水
C.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加 D.流域蓄水发电与引水灌溉牧草
4.岱海入湖水量逐渐减少、湖泊面积萎缩,会使滨湖湖岸
A.沙漠化加剧 B.水土流失加剧
C.盐碱化加剧 D.冻融荒漠化加剧
5.关于岱海流域的生态修复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全流域进行保护,禁止开发 B.山地实施防风蚀、稳定流动沙丘工程
C.合理分配水资源,实施引水、节水、净水工程 D.增加出湖径流量,提升湖泊自净能力
在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有10条黄河一级支流呈东西排列,自南向北汇入黄河被统称为“十大孔兑”。“十大孔兑”流域总面积达10767平方公里,1960-2018年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828万吨,约占全国入黄泥沙总量的十分之一,暴雨洪水发生时,孔兑泥沙在入黄口形成沙坝淤堵黄河。图1为“十大孔兑”流域示意图,图2示意“十大孔兑”流域年均产沙模数的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减少“十大孔兑”对黄河的危害,在空间格局上宜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实施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其优先治理的区域是
A.西部和南部 B.东部和南部 C.北部和南部 D.中部和北部
7.在实施“十大孔兑”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下列措施不宜采用的是
A.黄土沟壑区推进淤地坝工程 B.在库布齐沙漠大规模植树造林
C.在库布其沙漠实施锁边固沙工程 D.在入黄口加固堤防、疏浚河道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右图示意淮北市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1957-1965年,淮北建矿建市,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攀升到74.4%,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经济发展快,国内市场大 B.国家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充足
C.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优良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9.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美城”,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其具体措施包括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 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 D.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10.在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特征体现明显的有
A.大力发展煤电,增加煤炭附加值 B.精细化采煤,提高采煤效率
C.承接长三角纺织业、服装业转移 D.发展新材料、高端材料产业
广东省21世纪以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增加2349万人和666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1.51%和1.26%,但期间有7个县级市发生常住人口收缩、2个地级市出现户籍人口收缩,呈现“核心增长—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无收缩型城市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区域,而收缩类型城市则主要位于外围的粤东、粤西北地区,尤其是与江西、湖南、福建邻省交接的边缘地带城市,这些城市的山地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突出,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广东省收缩型城市人口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资源枯竭 B.生态破坏严重 C.产业结构升级 D.区域发展差异
12.在国家“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材料中的这类城市适宜发展
A.钢铁工业 B.全域旅游业 C.建材产业 D.家具制造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图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及2018年上海市对部分城市辐射强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相比南京,苏锡常受上海辐射强度更高的原因不可能是
A.与上海空间位置更近 B.产业分工协作程度更高
C.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D.历史文化认同感更强
14.近年来,上海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
A.附近城市产业进一步向上海转移 B.上海城市污染将有所缓解
C.上海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 D.附近城市对外影响力减弱
15.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要
A.各城市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B.增强辐射能力,尽力扩大城市群范围
C.建立便利的区域交通网络 D.将农村地区全部转化为城镇用地
新疆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近几年一直在谋求产业的转型,信息产业和光伏发电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该市创建“天山云”信息产业基地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吸引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打造区域性数据中心。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6.数据中心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优化第二产业结构 B.吸引高科技人才集聚
C.就地消耗多余电力 D.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17.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有
①向绿色、环保能源产地集中 ②向高纬地区集中
③向大城市集中 ④向科技发达的地区集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8.近几年,借助“一带一路”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克拉玛依的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车道。未来克拉玛依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条件,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钢铁制造 B.农业育种 C.设备研发 D.商贸物流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影响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黄河流域地表水面积(SWA)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图为1986-2019年各影响要素对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SWA趋势的影响量和相对影响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注释:其他因素包括修建水库和淤地坝、引水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等
19.相比黄河子流域区,主河道区
A.建设水库增加SWA B.引水灌溉增加SWA
C.人类活动减少SWA D.温度降低增加SWA
20.为增加黄河流域SWA,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人工降水 B.修筑水库 C.南水北调 D.植树种草
德国某运动品牌制造企业年产运动鞋达4亿多双,其90%产能集中在亚洲。该企业从2017年开始利用全自动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建造年产50万双运动鞋的人工智能制鞋工厂。2019年11月,该企业却宣布将关闭其人工智能制鞋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 B.市场规模 C.科技水平 D.交通运输
22.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方式重返德国、美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针对个性化市场需要 B.降低内部交易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交通运输的成本 D.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23.该企业将关闭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原因是
A.生产规模小 B.劳动力价格较高
C.税收成本高 D.原料运输成本高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①投资规模较大 ②劳动力需求较多
③市场依赖性强 ④产业周期偏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A.生产规模 B.生产能耗 C.原料成本 D.企业利润
二、综合题(50分)
26.(2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牧交错带是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地带,在空间上农牧并存,在时间上,农牧交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严重。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亚洲季风的末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通过对比地表2000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雨量,可以揭示两千年来华北沙尘暴的变化规律。
材料二: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图示意图(图1)
区人口与夏季风降水量变化的比较图(图2)。
(1)简述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表现。(9分)
(2)说明华北地区夏季风较强的时期,沙尘强度也较大的原因。(12分)
(3)请为农牧交错带治理风沙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7.(2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区,是北方地区基础性供水水源之一。黄河流域以不足全国2%的总径流量,保障了全国15%的耕地灌溉用水,供给了全国约12%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4%的GDP。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需打破的瓶颈。下图示意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UE(数值越大,利用效率越高)分布。
(1)从水资源供应角度,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性。(6分)
(2)简述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8分)
(3)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合理建议。(9分)
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C A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B C C C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A B D
26.(27分)
(1)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地理过渡地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域环境承载量较小,易受人类活动破坏;降水变率大,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季节多大风,风力侵蚀强,土地沙化严重。(答3点9分)
(2)农牧交错带往往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边境地带,生态系统不稳定,环境承载量较小;夏季风增强时,季风降水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再加上战乱减少,王朝兴盛),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需求量增长;为满足粮食增长的需求,季风边缘区(农牧交错带)不断开垦草原草地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沙源区面积扩大,导致沙尘暴活动强度增大,次数增多。(答4点12分)
(3)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答2点6分)
27.(23分)
(1)黄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全年降水较少,径流量较小;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些季节出现断流现象;长期的人类活动,使黄河遭到一定污染,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十分重要。(答3点6分)
(2)分布特点:黄河流域9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空间差异性;(2分)呈现出由上游到中、下游省区依次升高的分布特征。(2分)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水资源利用方式等。(答2点4分)
(3)节流优先,高效利用,从工业、农业和生活节水入手,建立节水型社会;(3分)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从丰水带向缺水带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分)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引导节水及产业结构调整。(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