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5 09: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合计40分)
四川省攀枝花市,我国“钢铁城”,位于金沙江上游河谷,年均温20.3℃,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1月平均气温达13.6℃。2013-2017年,从外地迁往攀枝花市的老年人由3万人增加到了15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量老年人迁往攀枝花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矿产 D.水源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市的社会经济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
A.人口迁移规模加大,流动频繁
B.人口迁移流向主要为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C.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最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D.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
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5.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 B.环境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读我国某市2021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人员从业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0~14岁人群迁入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政策变动影响 B.获取经济收入
C.寻求优质教育资源 D.随父母迁入
7.大量人口迁入对该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加剧就业竞争 ②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③制约经济的发展 ④加大基础设施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曲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中国与英国相比城市化进程的特征是( )
A.起步晚、水平较低、速度快 B.起步晚、水平较高、速度慢
C.起步早、水平较低、速度快 D.起步早、水平较高、速度慢
9.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 B.经济 C.自然灾害 D.婚姻
反向春运,是和以往年轻人回乡过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近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逐渐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今年来,反向春运迁入最明显的省区可能是( )
A.西藏 B.贵州 C.浙江 D.山西
11.反向春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传统习俗变化 B.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生活吸引 D.经济发展差异
12.反向春运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①缓解春运压力 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③缓解流动人员家乡人地矛盾 ④缓解春节用工难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了整个世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疫情期间,当你进商场、超市,坐公交、地铁,乘飞机、火车时,都会要求你扫描健康码。健康码的生成和作用涉及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IS、RS B.RS、GIS C.GPS、RS D.GPS、GIS
读某城镇功能分区图,回答下面两题。
14.若图中布局合理,则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B.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C.居住区、工业区、旅游区 D.居住区、生态区、工业区
15.关于该城镇的规划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处建大型仓库环境优美 B.②处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低
C.③处建城郊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自来水厂靠近水源
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人口密度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随着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工业污染由郊县向市区转移 B.资金、技术由市区向郊县扩散
C.郊县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升高 D.上海市用地规模总量不变
17.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上海市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出现负增长
B.磁悬浮列车的建设,使交通变得非常便利
C.上海郊县乳畜业和园艺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
D.上海市区土地价格高、环境相对较差
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低洼,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境内碉楼星罗棋布,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多为四五层,墙体厚实坚固,窗户开口小,上部的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现存碉楼1833座,是“中国碉楼之乡”2007年6月,开平绸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开平某区域碉楼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开平建碉楼的目的是( )
A.防涝防匪 B.防火防匪 C.通风散热 D.防寒保暖
19.碉楼未来发展是( )
A.废旧遗弃 B.拆除重建 C.旅游开发 D.封存保护
20.人才匮乏和流失,是欠发达地区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除政策外,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增加公园绿地面积
C.构建宜居城市环境 D.优化三类产业结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大题,合计60分)
21.阅读材料,问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77年,全村共有1520人。村里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现在全村有58家工业企业,旅游业发展迅猛。华西村从2001年起,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20人增加到3.5万多人。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
材料二:我国城市化目前存在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建设缺乏特色。
(1)结合材料一,概括城市化的主要标志。(6分)
(2)根据材料,列举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8分)
(3)有部分人认为应加大城市古建筑的维修、翻新力度,甚至再重建一些仿古建筑,以扩大其规模效应。你是否赞成该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常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各功能区布局合理。
(1)指出该地的主导风向。(2分)
(2)推测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规划为高级住宅区的是?并说明理由。(8分)
(3)与相比,简析在⑤地建汽车4S店的优势。(4分)
(4)简要说明图示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势西低东高,西风将大西洋水汽自西向东输送,越往东受距离和地形影响降水越少。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如图),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一图瓦线”(简称“圣图线”)。以“圣图线”为界的人口分布格局制约着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俄罗斯人口重心受到自然、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附:黑点越密集,区域内人口密度越高)
(1)说出俄罗斯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6分)
(2)图中俄罗斯人口的重心位置在其西南侧的原因有哪些?(8分)
(3)俄罗斯东部的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相滞后,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资源开发。(6分)
安庆市迎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D A D C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B C B D A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6分)
(2)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人文环境:交通、住房拥挤,社会问题等。(言之有理,列举方面不少于三种即可)(8分)
(3)(6分)
赞成。可以展示古代文化景观,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可利用古建筑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果不维修、重建,可能会更加残破甚至消失,以后更难恢复;有利于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等。
反对。文物古迹应保持原汁原味,才能体现古代文化的内涵;用现代建筑技术维修、重建古建筑往往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市中心地价较高,不宜用古老、破旧、低矮的建筑占用宝贵的土地;在市中心大规模地搞建设,影响城市商业、交通等秩序。
22.(1)东北风(或偏东风)。(2分)
(2)③地;理由:远离工业区;临近湖泊,河流上游,环境优美;离市中心较远,土地价格较低等。(8分)
(3)距居民区近,特别是高级住宅区近,能最大的接近消费市场;位于城市主干道上,并非“十字路口”,发生拥堵几率小,交通通畅。
(4)位于铁路沿线,地价较低;距火车站近,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位于河流下游,主导风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毗邻居民区,方便工人上下班等。(6分)
23.(1)人口分布不均,“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集,东北侧稀疏;西南侧人口西多东少,东北侧人口南多北少。(6分)
(2俄罗斯西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8分)东北部气候寒冷,经济落后,西南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有向西部迁移趋势。
(3)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扩大资源出口;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口迁入。(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