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转移和承接等重要任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注:数值越大产业吸引能力越强;评价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工资实现产值货运量、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额。)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业吸引能力较强的省区有渝、沪 B. 产业吸引能力较强的省区有沪、黔
C. 川产业吸引能力弱是因劳动力廉价 D. 皖产业吸引能力弱是因信息闭塞
2. 长江经济带建设后,能够()
①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
②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
③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④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长江经济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A. 沿长江干流分布 B. 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 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 沿公路线分布
4. 下列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A. 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 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 经济总量大,对周围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大 D. 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读“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B.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和土地沙化等
C.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开发下游水能资源
D. 长江水量大、支流多、结冰期短,航运条件好
6. 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适宜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类型是( )
①劳动密集型 ②技术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资金密集型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国务院自2013年批复上海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以来,于2015年增设了天津、广东和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从而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2017年3月,国务院继续增设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河南省7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的宏观布局已由以沿海地区为主拓展到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相结合的格局。下图示意中国自贸试验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上海被国务院批复为首个自贸试验区的有利条件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快②自然资源禀赋好,工农业产出量大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④区域协作强,可辐射全球范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8. 我国自贸试验区宏观格局的形成有利于( )
A. 向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发展模式 B. 促进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C. 实现自贸试验区统一协调发展 D. 形成多个核心,弱化上海的主导地位
一个地区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A. 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生态保护 B. 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生产
C. 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 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文化旅游
10. 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有序转移示意图,A、B、C示意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据此完成20~21题。
11. 关于产业集群培育过程及转移的叙述正确是( )
A. 早期阶段,开发区以省级为主且数量不多,相邻开发区之间联系弱
B. 中期阶段,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增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C. 后期阶段,开发区之间形成致密的网络联系,但强度明显减弱
D. 产业由高能级区域向低能级区域转移过程中须拥有类似的产业基础
12. 长江经济带开发区分工与合作合理的是( )
A. 上游地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导向型产业
B. 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矿产金属加工等资本导向型产业
C. 下游地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导向型产业
D. 上、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区产业结构能级依次递减,产业转移自上而下
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 )
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14. 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材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图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Ⅳ、Ⅱ、Ⅲ、I B. Ⅱ、Ⅳ、Ⅲ、I C. Ⅳ、Ⅲ、Ⅱ、I D. Ⅱ、Ⅲ、Ⅳ、I
16. 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河流
17. 提高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
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B. 加快自然资源开发,提高资源自给能力
C. 推进“三孩”政策,缓解人口的老龄化 D. 推广精细农作方式,提升农副产品品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0分)
18. 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级、多点”的空间格局(下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1)“一轴”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托,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核心作用。
(2)“两翼”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3)“三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城市群。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2018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工作。
(4)简述我国率先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实行禁捕的主要原因。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河段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后,江苏省沿江港口从河港转变成海港。“航运为先,产业为本,龙头带动”是国际内河经济带的成功发展模式。长江黄金水道对长江经济带的支撑作用是通过航运物流来体现的。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1)简述长三角地区航运物流业发达的原因。
(2)从航运的角度,指出南京以下长江河段从河港转变为海港的作用。
(3)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对长三角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如图为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
(1) 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_________条件。
(2) 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_________密集型、______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长江下游地区要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填重化工业或高新技术产业)。
(3) 如图为成渝城市群示意图,从中心地理论看,成都比德阳()
A. 城市级别低 B. 城市规模小 C. 服务范围大 D. 服务种类少
(4) 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5)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将修复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其区域内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长江经济带地区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读“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长江经济带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2)说明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区位优势。
(3)简述长江对长江经济带中城市发展的作用。
1~2.【答案】A、D
【解析】1. 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成都市、江西东部、上海市、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的长江沿岸、湖北的沿江部分地区,产业吸引能力较强,A正确,B、D错误;读图可知,单位工资实现产值货运量越大,产业吸引能力越强,劳动力廉价有助于提高产业吸引能力,因此四川产业吸引能力弱不是因为劳动力廉价,C错误。故选A。
2.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能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②正确;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③④正确。长江下游地区向长江上、中游地区转移的多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因此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不会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①错误。故选D。
3~4.【答案】C、D
【解析】1. 根据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经过的城市判断,其分布规律是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C正确。故选C。
2.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A不符合题意;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B不符合题意;重庆经济总量大,对周围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大,C不符合题意;重庆多山地,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差,D符合题意。故选D。
5~6.【答案】A、C
【解析】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A正确。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问题不包括盐碱化、土地沙化,B错误。
长江下游地形平坦,不适合开发水能资源,C错误。
长江水量大、支流多、没有结冰期,航运条件好,D错误。
故选A。
2.
长三角地区下游地区进行产业升级需要,向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①③正确。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是下游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②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8.【答案】A、B
【解析】
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上海被国务院批复为首个自贸试验区的有利条件,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逐项分析。
【解答】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速度快,海、陆、空运输发达,有利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①③正确;上海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短缺,对全球的辐射范围有限,②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BCD 选项错误。
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贸试验区宏观格局形成的意义,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逐项分析。
【解答】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选址和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区位条件,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A错误;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沿海向内陆推进的格局有利于建成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B正确;
不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其自身特点,其发展方向不同,应该互补互融,而不是采取统一的发展模式,C错误;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时间早,设施齐全,服务水平高,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多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的在于共赢,在于发展,而不是削弱上海的地位,D错误。
9~10.【答案】D、C
【解析】1. 沿海红树林生态功能强大,破坏它不利于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以生态保护为主,A不符合题意;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能力强大,工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应发挥优势,主体功能应工业生产为主,B不符合题意;东北平原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因此应农业生产为主体功能,C不符合题意;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人烟稀少,开发历史晚,文化景观少,因此不适合以文化旅游为主体功能,D符合题意。故选D。
2. 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少,因此后备土地资源不充足,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而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是我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②符合题意;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许多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如果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紧迫性不强,③不符合题意;各个地区因为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缓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这是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1~12.【答案】D、B
【解析】1. 略
2. 略
13~14.【答案】B、D
【解析】1. 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影视文化产业不会扩散,北京科技水平高,软件研发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河北没有优势,不会向河北扩散,①⑤错误;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应大量外迁,②③④正确。故选B 。
2. 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分别为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京津唐地区的能源十分丰富,沪宁杭地区能源缺乏;京津唐地区钢铁工业靠近原材料产地,沪宁杭地区钢铁工业原材料需要进口。①④⑤正确,故选D。
15~17.【答案】A、B、A
【解析】1.
6.
图中长江经济带分为四个区域,Ⅰ为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地区,海拔高,环境脆弱,人口密度最小;Ⅱ区域包括成都、重庆和昆明等城市,成渝城市群发展,人口密度较大;Ⅲ所在区域主要为神农架、巫山和云贵高原东部等地形区,山地众多,交通不便,人口密度相对较小;Ⅳ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经济发达,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密度最大。故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Ⅳ、Ⅱ、Ⅲ、I。故选A。
2.
7.
由上题分析可知,Ⅱ区域主要为成都平原、云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较为平坦,尤其是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而Ⅲ区域包括湖北西北部的神农架、西部的巫山以及贵州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所以人口密度小。所以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B正确。两区域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差异小,河流特征差异小,ACD错误。故选B。
3.
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可以加强地区的开放程度,能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A正确。加快自然资源开发,会加快资源枯竭,环境承载力降低,B错误。推进“三孩”政策,会使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减少,不能提高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力,C错误。推广精细农作方式,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提高环境承载力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A。
【点睛】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18.【答案】(1)长江黄金水道 上海 武汉 重庆
(2)沪瑞 沪蓉
(3)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游 成渝
(4)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长江流域人口多,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过度捕捞等导致渔业资源的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环境(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解析】第(1)题,基于关键词“一轴”展开思考,调用相关内容:“一轴”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根据设问中的横线,分析横线内容与其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出相应的关键词即可。
第(2)题,基于关键词“两翼”与图上信息等,展开思考,调用相关内容:“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根据设问中的横线,分析横线内容与其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出相应的关键词即可。
第(3)题,基于关键词“三级”与图上信息等,展开思考,调用相关内容:“三级”分别指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根据设问中的横线,分析横线内容与其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填出相应关键词即可。
第(4)题,读懂文字材料信息的基本含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总体指导思想: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大保护:国家颁布了相关的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文件,以指导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读懂试题的立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实行禁捕的主要原因,切口较小,基于“禁捕”的时间(常年)空间(长江重点水域)等展开联想,多角度、多层思考其成因。基于“简述”的答题要求(重点内容,描述原因等),用简洁、逻辑清晰的语言呈现思维过程即可。
19.【答案】(1)河网密集;陆上、航空运输便利;工业发达,产品生产量大,人口密集,商品需求量大。
(2)提高通航能力,实现江海直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3)周边地区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区域联系更急密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众多城市的规模扩大,等级提高,提高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合作与发展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及掌握该地的发展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河网密布,港口众多,通航条件好;立体交通网络发达,腹地广,联运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产业发达,物流需求量大。
(2)从河港变为海港可以提高通航能力,也可以实现江海直达,进而提升货物的物流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3)上海大都市圈对长三角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等方面分析。
20.【答案】【小题1】航运(水运、交通)
【小题2】劳动力 资源 高新技术产业
【小题3】C
【小题4】 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
社会经济:水路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小题5】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化、水污染等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联系促进流域共同发展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流域的开发是解题的关键。长江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依靠庞大的航运能力沟通了内陆和沿海,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的转移,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产业的布局和转移是解题的关键。长江经济带地跨我国的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最发达,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上游地处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较薄弱,但资源地价、劳动力都较便宜,可以接纳东部经济地带的劳动力_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3.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地理论,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中心地理论是解题的关键。成渝城市群中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城市,成都比德阳等级高,因此,规模大,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故ABD错,选C。
4.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从资源,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劳力、市场、基础等方面分析,水路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5.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采取的对策,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用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植被的破坏不断加剧,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使得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增加,使得水污染加剧等。措施主要从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的治理、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域的合作等方面进行,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联系促进流域共同发展
21.【答案】(1)沪、苏、浙、皖、赣、鄂、湘、渝、贵(黔)、川(蜀)、云(滇)。
(2)长江水运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自西向东流,连接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是承东启西的交通纽带;长江入海口位于我国南北海洋航线的中间位置,河海联运条件优越;京广、京九、京沪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为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起到接南济北的作用,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长江为长江经济带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充足的水源条件等。
【解析】 第(1)题,注意设问中的“按一定的顺序”的含义:从上游至下游或从下游至上游的顺序,注意是“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而非全称,按一定顺序写出相应简称即可。
第(2)题,注意读懂试题的立意:说明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区位优势,基于“交通区位优势”展开思考:如基于交通运输方式的角度,分别说明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区位优势,即水运(包括河运与海运)优势、铁路运输优势、公路运输优势、航空运输优势等,基于“说明”的答题要求(说出有什么优势,为什么有这样的优势,需要突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简洁、逻辑清晰的语言呈现即可。
第(3)题,精准理解“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的含义:既有直接的作用,如提供水源、水运、水文地理景观等,利于城市的发展;也有间接的作用,如河流形成的三角洲、冲积平原等,利于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等,根据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回答问题即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