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期末考前预测卷
一、选择题(24分)
1.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知道运动的( )。
A.时间 B.距离 C.两者都要
2.一天中从早上到傍晚,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长→短
3.以下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鸡 B.狗 C.蚂蚁
4.在嘉兴地区一般会在四月底五月初开始养蚕,由此判断适合养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
A.38℃ B.25℃ C.10℃
5.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茧里钻出了一只体型较小,腹部狭长的蚕蛾,最有可能的是( )。
A.雌蛾 B.雄蛾 C.两者都不是
6.蚕的幼虫期要蜕( )次皮。
A.3次 B.4次 C.5次
7.在搭建“过山车”时,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
B.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微调。
C.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8.运动相同时间,运动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 )。
A.快 B.慢 C.无法比较
9.小明在100米跑步竞赛中,不可以通过( )来判断自己的位置。
A.起点 B.比赛的同学 C.自己身上的号码牌
10.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是差不多大的,这是因为( )。
A.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距离地球近
B.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距离地球远
C.太阳和月球的质量差不多
11.科学课上,在地球仪上做帆船航行的模拟实验时,你观察到( )。
A.船身先消失,帆顶后消失 B.船身后消失,帆顶先消失 C.帆顶和船身一起消失
12.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
A.大陆 B.海洋 C.冰川
二、填空题(14分)
13.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多种多样,如果按路线形状来区分,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无风时,雨滴从屋檐上落下做的是_________运动,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做的是________运动。
1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是由_____到________,亮面在_____。下半月的月相由_______到_______,亮面在______。
15.养蚕窍门:(1)小蚕爱吃_______。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_______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细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_____。(4)把小蚕放在________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三、判断题(12分)
16.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了影子的变化来进行创作的。( )
17.一个月中,只要是晴天,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
18.地球表面,陆地比水面大,所以能生活着数量很多的人、动物和植物。( )
19.动物有的不能繁殖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 )
20.所有的动物生长周期都是一样的。( )
21.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
22.要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只需测量出它的运动时间。( )
23.小木块在斜坡上可以静止。( )
24.月球是一个会发光、发亮的星球,所以月球明亮。( )
25.有的卵有坚硬的外壳,有的则没有。( )
26.蝙蝠有翅膀,会飞翔,所以是一种鸟类。( )
27.小明获得60米赛跑冠军,说明在参赛学生中小明跑60米用的时间最少。( )
四、连线题(7分)
28.连线题。
月海
环形山 太阳
潮汐 地球
液态水 月球
发光、发热
29.我会连线(鸡蛋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
卵壳 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
卵白 保护卵
卵黄 为卵孵化提供氧气
气室 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
胚盘 发育成小动物
30.将下列物体的运动与其对应的运动形式连一连
拉动的锯子
荡动的秋千 直线运动
转动的风车 曲线运动
垂直上升的飞机
五、简答题(12分)
31.如果想让圆柱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文字或画图表示。
32.你认为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请你列举出5条。
33.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斜坡?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六、实验题(12分)
小明在学完《太阳、地球和月球》之后,想要在学校的科学馆做一幅展板,向同学们介绍这三颗星球,因此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34.在模拟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实验时,它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他用小球模拟_________,大球模拟_________,最后得出日地、月地之间的距离关系。
35.探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小明利用太阳光当做_________,用竹棒当_________,用地面当屏。(填字母)
A遮挡物 B.光源
36.他记录了4小时内竹棒影子长短的变化(如表),从表中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结论:在4小时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时)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影长(厘米) 90 65 30 20 10 7 11 20 30
37.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 )。
A.下午2点 B.上午10点 C.中午12点
38.小明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的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①③⑤
39.探究物体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个斜面材料和长度相同,但坡度不同。
(1)把象棋平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象棋保持静止。为了让象棋运动,把它放到_________斜面(填“甲”或“丙”)。松开手,象棋开始运动,此时象棋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
(2)把象棋竖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象棋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填“滑动”或“滚动”)。可以用( )来测量象棋运动距离。
A.秒表 B.软尺 C.天平
(3)把象棋分别竖放在三个斜面的顶端,测量它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从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甲斜面 10 10 10 10
乙斜面 5 4 6 6
丙斜面 2 3 3 3
①__________斜面选择的数据是错误的(填“甲”、“乙”或“丙”),应该选择的数据是_________。
②为什么每个实验都要重复3次? 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9分)
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照射木块,观察木块的影子,回答下列问题:
40.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是( )。
A.阻挡物和光源 B.光源和屏 C.阻挡物、屏和光源
41.对比手电筒从位置①②和④⑤照射木块可发现,影子总是在( )。
A.木块背光的一面 B.木块向光的一面 C.不确定
42.对比手电筒从位置①到位置③照射木块可发现,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其中,木块影子最短时,手电筒在位置( )。
A.① B.② C.③
43.木块位置保持不动,把手电筒的位置①、②、④、⑤与木块的距离拉远一倍,则木块的影子会( )。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
44.观察鸡蛋结构。
(1)用剪刀轻敲所示鸡蛋的________(填“A”或“B”)端,然后用镊子小心地除去敲碎的蛋壳,会发现该处有气室,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填“贮存空气”或“减少震动”)。
(2)我们还发现蛋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这是________,它将来发育成雏鸡。蛋黄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____________(填“提供营养”或“提供水分”)。
(3)鸡蛋的卵壳膜和________(填“卵壳”或“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4)珂珂将收集到各种动物的卵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将探究结果记录如下:
名称 家燕 鹌鹑 鸽子 鸡 鸭 鹅
卵的重量 6克 10克 15克 50克 80克 150克
孵化时间 10天 14天 17天 21天 28天 35天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动物(填“卵生”或“胎生”)。
下图是一公共游乐园。周末,小开和小科去此游乐园玩,请根据他们的游玩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45.小开从东南门进,小科从北门进,他们约定在旋转木马处相见,若要走最近的路线,小科应( )。
A.先向西南走50米,再向西走160米
B.先向西南走50米,再向东南走165米
C.先向西南走50米,再向东走138米
46.玩了旋转木马后,他们去摩天轮,请问摩天轮位于旋转木马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47.从摩天轮出来,他们沿直线直奔马戏团,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
A.看谁的脚步大 B.看谁先到达终点 C.看谁用的时间短
48.小开和小科一起玩了旋转木马、摩天轮、海盗船等游乐项目,其中( )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A.旋转木马 B.海盗船 C.摩天轮
参考答案:
1.C
【详解】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通过路程和时间的测量,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C符合题意。
2.B
【详解】从早晨到中午,影子由长变短,北半球影子方向由西转向北,南半球由西转向南; 从中午到黄昏,影子由短变长,北半球影子方向由北转向东,南半球由南转向东。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3.B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狗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蚂蚁属于昆虫。
4.B
【详解】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蚕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照料它们。嘉兴地区属于南方,一般在四月底五月初温度就比较高,如果这个时候开始养蚕,由此判断适合养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
5.B
【详解】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蚕茧里钻出了一只体型较小,腹部狭长的蚕蛾,最有可能的是雄蛾。B选项符合题意。
6.C
【详解】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km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蚕的一生要蜕5次皮,有4次是在幼虫期完成的。
7.C
【详解】选项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正确;
选项B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微调,正确;
选项C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错误;要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
8.A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9.C
【详解】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小明在100米跑步竞赛中,可以选择起点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比赛的同学为参照物判断自己的位置。不能通过自己身上的号码牌判断位置,因为号码牌相对于自己是静止的,没有出现位置的变化。
10.A
【详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月球的半径是1738千米,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千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A符合题意。
11.A
【详解】地球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科学课上,在地球仪上做帆船航行的模拟实验时,会观察到船身先消失,帆顶后消失。故A正确。
12.B
【详解】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地貌特征,特征 如海洋、陆地、山峰、江河、湖泊等。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洋。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所以B符合题意。
13.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无风时,雨滴从屋檐上落下做的是直线运动,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做的是曲线运动。
14. 缺 圆 右侧 圆 缺 左侧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相变化是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是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的月相是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15. 桑叶 新鲜 清洁 空气流通
【详解】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蚕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照料它们。养蚕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细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16.√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了影子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进行创作的。
17.×
【详解】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题意错误。
18.×
【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19.×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根据动物对生命延续的认识,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20.×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1.√
【详解】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参照物、方向、距离。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题干正确。
22.×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距离÷时间。所以要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需测量出它的运动时间和距离。
23.√
【详解】当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大于接触面的摩擦力时,物体才会运动。根据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认识,实验中,小木块在斜面上有可能静止,这是自身的重力小于接触面的摩擦力导致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的部分是反射了太阳的光的部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月球,要求学生掌握月球的特点。
25.√
【详解】动物得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得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得生命。有的卵有坚硬的外壳,有的则没有。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就是有硬壳。蛙卵、鱼卵等就是没有硬壳,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蝙蝠具有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小蝙蝠靠吃奶长大,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动物的分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27.√
【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60米赛跑小明拿了冠军,说明在参赛的学生中小明跑60米用的时间最少。
28.
【详解】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月球表面看上颜色较浅的地方,多是环形山。环形山又称为“月坑”,环形山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对地球得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得现象就是潮汐。月球对地球得引力可以使地球上得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得涨潮与退潮。地球就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得星球。太阳是恒星,它会发光、发热。
29.
【详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鸡蛋的最外面是卵壳,卵壳和卵膜对卵是起保护的作用;卵壳上有气室可以透气,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蛋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0.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拉动的锯子、垂直上升的飞机都属于直线运动,荡动的秋千、转动的风车都属于曲线运动。
31.缩小手电筒和圆柱体之间的距离,距离小影子大。
【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如果想让圆柱体的影子变大,可以缩小手电筒和圆柱体之间的距离,距离小影子大。
32.答:(1)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食物(桑叶)的清洁;(3)生活环境的清洁;(4)疾病;(5)光照的强度不能太大。
【解析】略
33.家里的雨棚有斜坡,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会顺着斜坡流下去;雨伞也有斜坡,和雨棚的作用是一样的;很多台阶旁修建的无障碍设施就是斜坡,专门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上下。
【解析】略
34. 月球 太阳 35. B A 36.影子从长变短再变长 37.B 38.A
【分析】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的很多,但是和太阳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因为太阳比月亮离地球更远,所以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差不多大小。
34.在模拟探究“为什么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实验时,进行的是模拟实验,其中我们模拟站在地球上的人,小球模拟月球,大球模拟太阳,最后得出日地、月地之间的距离关系。
35.根据对影子形成条件的认识,光源、不透明物体和屏是影子形成的三个条件;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太阳光当做光源,用竹棒当遮挡物,用地面当屏。
36.根据题干可知,在4小时内,影子的长度变短又变长了。
37.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所以推测小明观察的开始时间最有可能是上午10点;
38.影子的变化和太阳的变化有关,上午影子在东边,中顾委影子在北边,下午影子在西边,所以根据影子的变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⑤③①④②。
39. 丙 滑动 滚动 B 乙 5 增加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 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立方体块、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逐渐加快。
【详解】(1)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把象棋平放在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会保持静止;平放在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可能会滑动。
(2)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把象棋竖放在乙斜面后,松开手,象棋会滚动,测量象棋运动距离应该用软尺来测量,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3)乙斜面选择的数据是错误的,一般选择平均数,物体从乙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时间的平均数是5秒;每个实验都要重复3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加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40.C 41.A 42.C 43.B
【分析】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
40.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对比手电筒从位置①②和④⑤照射木块可发现,影子总是在木块背光的一面;
42.根据题干可知,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木块影子最短时,手电筒在位置③;
43.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木块位置保持不动,把手电筒的位置①、②、④、⑤与木块的距离拉远一倍,则木块的影子会变小。
44. B 贮存空气 胚 提供营养 卵壳 各种动物卵的孵化时间不相同,卵越重,孵化的时间越久 卵生
【解析】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详解】(1)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用剪刀轻敲所示鸡蛋的B端,然后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蛋壳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它的作用是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2)蛋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胚,它将来发育成雏鸡。蛋黄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3)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鸡蛋的卵壳膜和卵壳都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4)随着蛋的质量越来越重,卵孵化的时间越长。
(5)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45.B 46.A 47.B 48.B
【分析】根据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不仅要描述该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还要描述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
45.小科从北门进,去旋转木马处,若要走最近的路线,小科应先向西南走50米,再向东南走165米。
46.摩天轮位于旋转木马的什么方向,就是站在旋转木马的位置看摩天轮,应该是西北方向。
47.从摩天轮出来,他们沿直线直奔马戏团,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看谁先到达终点。
48.小开和小科一起玩了旋转木马、摩天轮、海盗船等游乐项目,其中海盗船的运动方式是摆动,旋转木马、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是转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