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邢台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5 17: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邢台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3、4章,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为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等;即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B.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C.中性昆虫在果园生态系统中不是多余的
D.种草后果园中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提高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
B.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
C.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C)×100%表示
D.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3.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大熊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C.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
D.纤维素分解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抵抗性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和),图中两条虚线ab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y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x。TS表示曲线与正常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依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B.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小,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高
C.x值越小,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
D.相同干扰,y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
5.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持哈尼梯田这一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山顶的森林
B.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物质分层分级利用
C.该农田中的水稻、杂草、鸭等生物及水分、土壤等无机成分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D.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下,鱼鸭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6.樱桃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有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某同学按照“樱桃果实→清洗破碎→酶解→过滤→硫处理→成分调整→接种→主发酵→倒灌过滤→后发酵→陈酿→澄清→配兑→灌装→杀菌→成品”的流程研究樱桃果酒酿造工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发酵时进行通气,后发酵时需要密闭,应保持前后温度在28℃左右
B.可通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糖度等因素优化樱桃果酒的发酵工艺
C.在酶解环节,需要向果浆中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并控制酶解温度
D.在成分调整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
7、研究人员用无机盐、琼脂和石油配制的培养基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石油降解菌。判断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B.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
C.相对于未被污染的土壤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的原因是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和运用该技术培育单倍体植株及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了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C.生产中培育香蕉脱毒苗常用的方法是取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D.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更换两次培养基
9.动物体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核型不稳定,来自某一方的染色体往往随机丢失一至多条,这种现象常应用于基因的定位。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互作和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
B.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将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
C.在筛选杂交瘤细胞的选择培养基上,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D.与亲代杂交瘤细胞相比较,若减少某条染色体后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功能缺失,则该抗体的基因就位于这条染色体上
10、在体细胞克隆猴培育过程中,为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使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提高,具体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核时使用的梯度离心、紫外光照射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都没有穿透卵母细胞透明带或质膜
B.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可以对母猴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C.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的表观遗传修饰都不利于重构胚的分裂和发育
D.为得到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可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份或4份后再进行胚胎移植
1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可以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但露出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②只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就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③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基因重组,合成生物体本来没有的蛋白质
④太空育种获得的植株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
⑤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⑥诱导细胞融合之前,需将抗原反复注射给实验小鼠,目的是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浆细胞
A.①⑤⑥ B.③⑥ C.③④ D.②③⑥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有几项( )
①“多莉”的诞生说明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②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点将相应碱基之间的化学键断开从而使DNA分子切断:
③生产基因疫苗时,为减少排斥反应,通常用人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④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传播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人白蛋白,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⑥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具有不相同于其他细胞的特定基因;
⑦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为了抑制其分化,需加一层滋养层细胞;
⑧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13、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
B.我国为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应采取减少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
C.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涉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D.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可能是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B.分离、提纯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15.为对某样品中噬菌体计数,工作人员将0.1mL稀释106倍的噬菌体样品与敏感细菌混合后平铺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长满细菌的平板因部分细菌被噬菌体裂解而形成圆形透明斑,即噬菌斑(1个噬菌斑为1个pfu),噬菌体效价可用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pfu数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透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变为不透明状态,是由细菌大量繁殖造成的
B.噬菌体样品应有足够的稀释度,以保证初期一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吸附
C.若有少数活噬菌体未能侵染细菌,噬菌斑计数结果比样品中实际活噬菌体数偏低
D.若平均每个平板的噬菌斑数量为200,则该样品的噬菌体效价为2×108pfu/ml
16.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图为该操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使用离心法
B.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后再进行组织培养
C.筛选出的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但只能通过母本进行传递
D.杂种细胞经过一定激素和营养的诱导,发育成为杂种植株
17.如图是被农杆菌侵染的水稻植株的DNA片段,研究者将其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据此来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染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T-DNA存在于其Ti质粒上
B.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C.若扩增循环n次,需要2n+1-2个引物
D.将扩增出的未知序列与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
18.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证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应设置为: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单克隆抗体
B.过程②和过程③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够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
C.若实验组的吞噬指数高于对照组,则单克隆抗体有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D.实验组中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需放入CO2培养箱
三、非选择题(59分)
19(13分)、近年来,临城县本着打造“碧水蓝天,清新临城”的理念,从长远战略规划着手,启动河生态湿地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让人们再次意识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
(1)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要渠道。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__________倍。假设A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a,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则由A流向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A到B能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2点)。
(3)“置位点”中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C和D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3)图中碳元素在P、E间以__________形式传递。氮元素也参与物质循环,但农田生态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需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符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这体现了__________原理。
20.(16分)紫花蓿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利用最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为培育抗鼓胀病的新型牧草,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功能)
(1)在制备两种植物原生质体时,先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中,使细胞在较高渗透压环境下处于较稳定状态,从而有利于用___________去除细胞壁,分别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2)①过程可使用___________诱导细胞融合,其中只有异源融合体才能存活和具有再生能力,请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
(3)步骤②为___________,从步骤②到步骤③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主要原因是培养物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所需的___________不同。经过步骤②、③到形成再生植株,体现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4)利用图示技术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谷蛋白是野生清水紫花苜蓿中含量较高的一种蛋白质,科研人员为比较植株不同部位谷蛋白的含量,想通过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部分流程如下图:图中经过a步骤,细胞两两融合的产物有___________种。在步骤b的基础上经过步骤c___________和抗体检测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可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进行扩大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从___________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___________。
(6)百脉根花的提取液可用于生产护肤品,为研究百脉根花提取液对受损皮肤的修复效果,需要一批遗传性状基本一致的实验小鼠,研究人员从__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小鼠个体中取出体细胞核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目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___________。
21、(10分)科学家将Oct3/4、Sox2、c-Myc和K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然后在培养ES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这些细胞。2~3周后,这些细胞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它们就是iPS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病人体内取出某组织,分离得到成纤维细胞,一般需要用__________酶处理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这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成分,__________(能、不能)用胃蛋白酶,原因是________,还需提供的混合气体环境为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获取目的基因可通过PCR进行,PCR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__离子作为Taq酶的激活剂;PCR程序中引物的GC含量越高,复性所需温度一般越__________(“高”、“低”)。
(4)如果要了解Oct3/4、Sox2、c-Myc和Kif4基因在诱导iPS细胞时,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请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
22.(7分)我国科技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独立自主地研制成功了抗虫棉。含“抗虫基因“DNA片段与质粒上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BamH5'-G↓GATCC-3',BalⅡ5'-A↓GATCT-3',EcoR5'-G↓AATTC-3')。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包括了启动子、终止子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
(2)目的基因用限制酶BamHI和BalⅡ处理,质粒用限制酶BamHI处理,剪切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能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____。
(3)重组质粒的筛选有两种方案:
①限制酶酶切法:限制酶酶切后的目的基因与质粒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可用__________酶对两种重组质粒进行剪切,通过__________分析产物大小进行区分。
②抗生素筛选法:将用限制酶BamHI处理的质粒和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混合,加入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受体菌。将受体菌首先培养在含有__________(填“X抗生素”或“Y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还需使用含有__________(填“X抗生素”或“Y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
(4)将抗虫基因转入植物体内时,可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__________法。
23.(13分)野化单峰骆驼原产于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多年前野生单峰骆驼就已经灭绝,仅圈养条件下还有部分驯养单峰骆驼存在。近几年,在我国戈壁无人区,科学家又发现了野化单峰骆驼小种群,由于数量极少,科学家欲通过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技术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为了让野化单峰骆驼母本提供更多优质的卵母细胞,需给野化单峰骆驼母本注射__________激素;若a为体外受精,则在这之前还要对采集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__________处理;对受体野化单峰骆驼也要注射相关激素以达到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
(2)若通过染色体测定对野化单峰骆驼进行性别鉴定,选择滋养层细胞而不选择内细胞团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测定的结果是看滋养层细胞中___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____,应选择__________胚。过程b或d是__________,这个过程之前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是否需要对受体进行免疫检测,并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4)胚胎移植后,经受体孕育的后代,其遗传特性与__________(填“供体”或“受体”)一致?并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高二试题题答案
1B 2B 3A 4C 5C 6A 7D 8B 9B 10C 11A 12D 13B 14ABD 15ABC 16ABD 17CD 18AB
19.(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P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不全不给分)
(2)1.375 (a+b)×20% 一部分在A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
分随遗体残、粪便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未被B利用(2分)(答2点即可给2分,答出一点给一分)
(3)四、五 捕食和种间竞争(答不全不给分) 自我调节
(4)有机物 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答出这一点即可给分),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5)自生 整体
20.(共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酶解法)
(2)聚乙二醇(PEG)(或电融合法或离心法或高Ca2+-高PH融合法)
异源融合产物因代谢互补可恢复生长并获得再生能力(或答杂种细胞能进行正常代谢或生长)(2分)
(3)脱分化 激素和营养条件等(答不全不给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2分)(答出前两点即可给分)
(5)3 克隆化培养 培养液 单克隆抗体能准确的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别,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2分)(或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答2点给1分答全给2分)
(6)同一 显微操作法
21(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 蛋白质 不能 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值大于6时,胃蛋白质酶就会失去活性,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最适PH为7.2~7.4酶,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答出此点即可给分) 95%空气和5%的C02
(2)作为运载体将外源基因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答出作为运载体即可给分)
(3)Mg2+ 高
(4)依次去掉1个基因,将其他3个基因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答出此点可给1分)通过与转入4个基因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诱导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测缺失的基因对诱导iPS细胞的影响,进而判断每个基因作用的相对大小(答全给分)(2分)
22.(共7分每空1分)
(1)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划线部分答全才能给分)
(2)BamHI和BalII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答出此点即可给分)
(3)BamHI和EcoRI 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电泳 X抗生素 Y抗生素
(4)花粉管通道
23.(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促性腺 在体外进行成熟培养(或M期)和获能处理(顺序不能颠倒) 同期发情
(2)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而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个体的组织、器官,(可给1分)若取内细胞团细胞做鉴定,对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2分)(答全给2分) 有无Y染色体
(3)胚胎分割 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营胚和囊(答出桑棋胚和囊胚即可给分)
胚胎移植 不需要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供体 因为供体胚胎与受体子宫建立的仪是生理和组织上的联系,其遗传物质在孕育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意思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