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章
人种与人口
划体质特征——肤色、眼睛颜色、毛发颜色及卷曲程度、鼻子、嘴唇形状等划分成黑色、黄色、白色人种。
一、三大人种:区别+分布
科比 菲尔普斯 李小鹏
肤色 眼睛 头发 鼻梁 嘴唇 体毛
白 种人
黑 种人
黄 种人
浅白
黝黑
黄色
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浅褐色
黑色
褐色或黑褐色
鼻梁高,
鼻尖突出
鼻宽且鼻梁较矮
鼻梁不高
多
少
中等
金黄色或棕色,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
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
头发黑且多卷曲
黑且直
为什么?
嘴唇薄
嘴唇厚并突出
阿拉伯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1.回忆各大洲名称
2.黄色、白色和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
3.什么人种分布最广泛?
人 种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非洲北部、美洲、大洋洲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居民)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洲一些地区)
1、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什么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2、为什么白色人种分布最广泛?
3.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4.除亚洲外,还有哪个洲黄色人种多?
5.印度南部分布着哪两个洲?
6.我国有没有白色人种?
肤色 眼睛 头发 鼻梁 嘴唇 体毛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白 种 人 浅白 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浅褐色 金黄色或棕色,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 鼻梁高, 鼻尖突出 嘴唇薄 多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非洲北部、美洲、大洋洲
黑 种 人 黝黑 黑色 头发黑且多卷曲 鼻宽且鼻梁较矮 嘴唇厚并突出 少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原住居民)
黄 种 人 黄色 褐色或黑褐色 黑且直 鼻梁不高 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 中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洲一些地区)
在三大人种分布的交界地带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地区,因人种间的通
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我既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我是一个混血儿。
不同的人种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人种的不同,只表现为人的生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反对种族优越论
1.在非洲发现的绿色人种,全身的颜色像草一样翠绿,就连血液也是绿色的。
2.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人数很少的蓝种人,因其避开和其他人接触,至今还没查清他们的生活习性和人口数。
3.日本平县住着一种血管里流淌着黑色血液的人.
4.在津巴布韦东北部边界和赞比亚西部地带的马德族,更为奇特,这一人种,只有两个脚趾,其脚细而长,被称为“鸵鸟人”。
世界真奇妙
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 =
单位:人/平方千米
回忆: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的指标?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四密”
A .
B .
C .
D .
美洲东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世界有哪几个地区人口密集?
A
B
C
D
(1)从纬度位置看:
都位于 纬度
(2)从温度带看:
都位于 地区
(3)从海陆位置看:
都位于 地区
(4)从地形看:
都位于 地区
中、低
沿海
平原
A
B
C
D
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够成为人口稠密区?
热带、亚热带、温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东部
1
1
“四疏”
1 .
2 .
3 .
4 .
雨林地区
2
3
3
4
3
沙漠地区
高原山地
高纬度地区
世界有哪几个地区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
自然因素 (1)纬度: 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温带 (2)海陆位置:距海较近、 (3)地形:地势低平的地方 沙漠地区
高原高山地区、
雨林地区、
高寒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的地方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
社会经济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等。
(年)
人口(亿人)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75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1800
0
20
100
80
60
40
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
斜率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斜率更大,增长极快
世界人口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出生的婴儿数(一年内)
总人数
死亡率=
死亡的人数(一年内)
总人数
出生率 - 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速度,
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
>o
=o
人口增加
人口不变
人口减少
11
10
11
13
23
1
欧洲最低
非洲最高
南极洲没有
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自然
增长率(‰)
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的多为发达国家和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住房拥挤
交通堵塞
城市垃圾增多
破坏森林
就业困难
饥饿贫穷
知识小结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负担大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1、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拓展延伸
列举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并说出它们的文化价值及保护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中国福建土楼
集历史文化、审美艺术和科学研究于一体
加强宣传、规划保护、环境整治
柬埔寨吴哥窟
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自身的本土文化融合为一体
宣传、保护、修复
中国山西平遥古城
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加强宣传,提高游人素质
活 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的定义和分类,了解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传统聚落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知道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重要的历史记忆。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林场
B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聚落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B.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C. 自然环境的差异并不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
D. 在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薄、窗大,有利于散热
B
课堂练习
3.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类型,人们从事的生产生活也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C
课堂练习
4.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
②有利于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
③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
④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A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作业布置
聚落
城市和乡村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板书设计
聚落与环境
谢谢观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