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学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
1.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出现在此地区的文明是()
A.古代西亚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2.《梨俱吠陀》提到众神享受作为祭品的“原人”后,将其身体进行分割,“其嘴乃成婆罗门二臂制成刹帝利,两股衍生是吠舍,双足产出首陀罗”。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
D.古代罗马的奴隶制度
3.在古希腊,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但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
A.妇女
B.成年男性公民
C.外邦人
D.奴隶
4.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帝国之间存在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这主要得益于()
A.罗马帝国的征服
C.丝绸之路的开通
B.中国商品的优势
D.两国官方的支持
5.9世纪的西欧社会建立了一套特定的仪式,其誓词强调“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我的一举一动必将以他(主人)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经济发展 C.基督教会束缚 D.王权得到加强
6.下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是( )
A.等级森严
B.市民自治
C.中央集权
D.自给自足
7.《欧洲中世纪史》一书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文中的变化包括()
A.经济发展和城邦国家出现
C.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出现
B.城市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
D.教权削弱和宗教改革开始
8.阿拉伯文学中某民间故事集汲取了古代印度、波斯、埃及、中国、阿拉伯等地民间文学的精华,收集了神话传说、官廷逸事、童话寓言等形形色色的故事,被誉为“世界最大奇书”。该作品为()
A.《摩诃婆罗多》
C.《一千零一夜》
B.《古兰经》
D.《罗摩衍那》
9.西亚自古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下列选项中,曾统治过该地区的帝国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
A.①②
②阿拉伯帝国
B.①②③
③奥斯曼帝国
C.②③④
④拜占庭帝国
D.①②③④
10.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明明显有别于印度的笈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这反映了亚欧大陆()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地区交往的密切化
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
11.有一学习小组在搜集某邻国的资料时获得如下信息:“一衣带水”“学习中国文化”“天皇诏书”“大化改新”“幕府统治”等。由此可知该邻国为( )
A.印度
B.越南
C.朝鲜
D.日本
12.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人每到春季就要举行盛大的人祭仪式祭奠雨神,同时还将各种珠宝等撒入圣井,向雨神乞求风调雨顺。据此可知,玛雅()
A.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C.农业生态环境恶劣
B.经常干旱少雨
D.对雨神极为崇拜
13.成书于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洛佩斯·德·维拉斯科所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这反映出作者()
A.已具有全球维度意识
C.主张构建环球交通网络
B.意欲挑战“教皇子午线”
D.认为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14.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法国
C.西班牙、葡萄牙
B.荷兰、比利时
D.意大利、德国
15.地理大发现预示了世界历史全球阶段的来临。其中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当地()
A.自然环境日益改善
C.原住居民大量死亡
B.粮食作物对外传播
D.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17.对图1主题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A.奴隶贸易
B.商业贸易
C.三角贸易
D.殖民掠夺
1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货币贬值,物价相应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 )
A.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B.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增加了封建贵族的收入
19.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它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古思潮,而是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材料描述的是()
A.人文主义
B.信仰得救
C.科学革命
D.理性主义
20.14世纪到17世纪初,有这样一群思想家,他们主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人性的自由。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民族主义
D.浪漫主义
21.“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这是《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内容。该论纲的发表拉开了()
A.宗教改革的序幕
C.启蒙运动的序幕
B.文艺复兴的序幕
D.德意志统一的序幕
22.有学者认为:“牛顿与上帝分了工,上帝管世界的设计与创造,牛顿管世界的运行。”之所以说“牛顿管世界的运行”是因为他创立了()
A.太阳中心说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论
D.广义相对论
23.孟德斯鸠认为“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思想是()
A.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
D.天赋人权
24.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B.《王位继承法》
D.《人权宣言》
25.下图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示意图。这一政治体制体现了( )
A.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B.州权至上,地方自治
C.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D.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26.“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关于新国王登基的法律文件。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该文件是()
A.《十二铜表法》
C.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D.1875年宪法
27.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8世纪末的伦敦全景画,图中既描绘了泰晤士河两岸大大小小的工厂,也展现了工厂烟囱排放着乌黑的浓烟。这种情景的出现是因为()
A.奴隶贸易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开展
B.光荣革命的发生
D.经济危机的爆发
28.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D.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29.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30.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们称颂”,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A.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在15世纪初以后的380多年时间里,列强占领的非洲土地只及非洲的15%,而截至1912年年底,列强已经占领了非洲96%的土地。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条件是( )
A.非洲各国沦为殖民地
C.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柏林会议确立了殖民非洲原则
3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是由各国无产阶级领导
C.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B.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进行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3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其中同盟国包括( )
A.德国、英国、奥斯曼帝国
C.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
D.德国、俄国、法国
34.在巴黎和会上,围绕着不同的议题,列强之间不断改变着排列组合,既勾结又争夺。列宁讥讽地说:“他们像野兽一样彼此斗来斗去,互相撕咬。”这说明()
A.世界和平成为主流
C.美苏矛盾成为焦点
B.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D.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这一体系被称为(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B.德意日轴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6.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二、非选择题(共2道,37题18分,38题10分,共28分)
37.文明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世界各区域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三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和图2文明交流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认识。(4分)
38.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逐步发展。
请回答:
(1)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2分)
(2)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至少写出二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4分)
黑龙江省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BCA 6~10 DBCDB 11~15 DDACB
16~20 CCCAA
21~25 ABADD
26~30 BCCCB
31~35 DCCBA
36 B
二、非选择题
37、(1)图1是区域性文明交流,以陆路为主,路线少。图2是全球文明交流、以海路为主,路线多。(答出图1特点给3分,图2特点给3分)
(2)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西欧发生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封建社会的解体,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带给美洲和非洲巨大灾难,中断了文明发展的历程,冲击了亚洲古老的国家;促进人类迁徙及动植物种、疾病的传播。(对欧洲、对亚非拉地区、对世界三个角度作答,对欧洲影响答出三点给6分,对亚非拉地区和世界影响答出两点给4分)
(3)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战争破坏文明的进程、和平更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一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38、(1)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权衡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康德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4分,任答两点即可)
(3)认识: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