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三下
【教学目标】
1. 读准本课生字词,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2.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自行设计复述支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自行设计复述支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识记“核”字。形近字辨析:“该、孩、咳、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叫“枣核”?“枣核”有什么特点?
3.疏通字词
(1)学习词组1:夫妻 爹娘 枣核 勤快
①指导读准“妻、爹”。
②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人物关系。
预设:有一对夫妻有个孩子叫枣核,这个枣核很勤快。
(2)学习词组2:官府 衙役 官粮 折腾
①学习多音字“折”:“折”有的时候读二声,组词:折纸、打折、折叠。在“折腾”这个词语里读一声,在文中表示翻过来倒过去地反复做某件事。它还有一种读音,读shé,可组词:折本。
②读准“衙役”:衙门,旧时称官署为衙门;衙门里的差役就是衙役。
③理解官粮:官粮是指旧时向官府交纳的税粮。
(3)学习词组3:扶犁 钱褡 惊堂木
①认识“犁”。(出示犁的图片)
②钱褡:褡,衣字旁,跟衣物相关。这里指装钱物的口袋。(出示钱褡的图片)
③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古时县官举起惊堂木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让堂下若干人等安静下来。
4.再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试着给每一部分取个小标题。
(1)生交流(1-3合为一个部分也可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枣核”由来。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枣核”特点。
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枣核”智取牲口。
(2)梳理主要人物
枣核,衙役,县官
板块二 小组合作,搭建支架,练习复述
1. 回顾方法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借助表格、图文示意图梳理故事内容,知道了要关注时间、地点变化以及人物细节,这样才能讲完整,讲生动。
2. 小组合作
要求:用上之前学习的方法,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用小组喜欢的方式设计复述支架,然后借助支架练习复述。
3.小组展示
小结:小枣核不畏强权,与县官和衙役斗智斗勇。小小身体,却有巨大的能量。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再去读一些斗智斗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