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记金华的双龙洞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1.认识“浙、簇、臀、漆”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杜、鹃”等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目标
资料宝袋
金华双龙洞距离金华市区大约十五公里的路程。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
作者简介
杜鹃 气势 聚集 拥挤 心情 浙江
脚跟 移动 昏暗 挤压 额角 一簇
登陆 宽广 石笋 观赏 臀部 石钟乳
tún
zhè
cù
词语学习
突兀森郁:指山峰高高耸起,树木多而茂盛。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
伸的样子。
器用:指器皿用具。
名目:事物的名称。
上源:上游,上流。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
词语解释
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进行理解。
似乎---
仿佛
稍微---
略微
宽广---
宽敞
蜿蜒---
曲折
近义词
漆黑---
明亮
蜿蜒---
笔直
聚集---
分散
反义词
昏暗---
阴暗
宽广---
狭窄
描写山路的词语:
盘曲而上 蜿蜒曲折 羊肠小路 峰回路转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 万水千山
第一段(1):概括点明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写“我”路途中所见的景物。
第三段(4-7):写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不同特点。
第四段(8):写乘船出洞。
段落划分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金华洞的情景?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
从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些什么。
时间:
4月14日
地点:
浙江金华
事件:
游北山的双龙洞
阅读(第2-3自然段)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景色?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明艳
鲜艳
明丽
随堂练习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由于溪流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细流发出如此的赞叹!
课文按____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去
________________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_。
游览
金华的双龙洞
祖国山川的热爱
大自然的热爱
中心思想
各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特点?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了这一特点?
作者为什么说山上的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裁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花儿开在大自然中,能够充分吸收阳光、雨露,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样写,表明了作者对自然的崇尚与赞美。
仿写句子:用“时而”写一段话。
傍晚,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火烧云,它们时而像奔跑的骏马,时而像乖巧的绵羊,时而像狡猾的狐狸,时而像迷失方向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