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阿房宫赋
杜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阿房宫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 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
赋
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成为一种文体。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韵律。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律赋”。今天有些散文标题也出现“赋”的字眼,但一般已没有铺陈之意,而是“赞颂”一类的意思,如峻青的《秋色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著有《通典》二百卷。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
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
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在诗歌创作
上,杜牧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
“小李杜”。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
情韵跌宕见长。
知人论世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相关背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第一段: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二段: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第三段: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惋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慨叹。
②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爱民,难久安。但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端。
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第四段: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阿房宫建筑之奇
阿房宫美女之众
阿房宫珍宝之富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通过对宫室的铺陈,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了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展开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可见,这些动人的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杜牧写这篇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①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王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
②六国因不爱民而“毕”;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
③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文章是如何使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的?
【探究整理】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
结合赋的特点,探究《阿房宫赋》的语言特色。
①想象、比喻、夸张的运用。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运用想象、比喻、夸张手法,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②描写、议论与铺排结合。文章前两段以描写铺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
③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文章语言骈散错落,讲求韵律,读起来既和谐上口,又跌宕起伏。
【即学即用】
生命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请你运用铺排的手法
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命的看法。
示例:①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
成年的稳健,老年的不息。②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呵护,
朋友的关怀,爱人的怜惜及一切情感的交织。③生命是落山的
太阳,峭壁上的青松,行将熄灭的蜡烛,一闪即逝的流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