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第二课)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一)总览行文脉络,厘清论辩思路
(二)明论辩焦点,初感思想交锋
提炼本文的论点与分论点,据原文推断《与王介甫书》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讨论的焦点 《与王介甫书》论点 《答司马谏议书》论点
《与王介甫书》分论点 《答司马谏议书》分论点
王安石应不应该变法
不应该变法
应该变法
1.侵官以致天下怨谤也
2.生事以致天下怨谤也
3.征利以致天下怨谤也
4.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5.王安石坚持变法有罪过
1.王安石变法没有侵官
2.王安石变法没有生事
3.王安石变法没有征利
4.王安石本人没有拒谏
5.天下怨谤起于“朝臣”们习于苟且,不恤国事
6.王安石不必知罪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摘录
1.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
2.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
3.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
4.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喜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谄谀之士何由远?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
5.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6.夫人谁无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明?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
《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反驳角度:“受命于人主”而决定变法,“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而制定新法,“授之于有司”而执行新法。这一“受”、一“议”、一“授”,梳理出了决定变法、制定新法、执行新法的“名正言顺”。不仅强调了受命于人主的名分即正当性,更强调了议定法度的过程的正当性,表明变法绝非一人独断,更非一意孤行。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此岂老氏之志乎?
《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反驳角度:“举先王之政”,遵循古代先王圣君的德政,是变法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兴利除弊”的保证。上合先王之道,下合国家百姓,无可非议。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反驳角度:从“征利”的出发点——“为天下理财”的正确性加以反驳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今乃自以为我之所见天下莫能及,人之议论与我合,则喜之;与我不合,则恶之,如此,方正之士何由进?谄谀之士何由远?方正日疏,谄谀日亲,而望万事之得其宜,令名之施四远,难矣。夫从谏纳善,不独人君为美也,于人臣亦然。
《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反驳角度:从问题实质加以反驳,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辟邪说,难壬人”与“拒谏”不是一回事。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
《答司马谏议书》: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反驳思路:第2段末尾“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蕴含讽刺,增加反驳气势。——第3段分析“怨诽”的原因,直接揭露思想实质:众人习惯与苟且偷安,时日已久,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这样的社会风气,正式保守势力的社会思想基础。这是“怨诽”的客观原因,也正是“上乃欲变此”的客观原因。——用历史事实论据说明:改革必然遭到反对,当年的盘庚尚且没有退缩,当下的改革就更没有退缩的理由了。
(三)明反驳路径,深研论证方法
《与王介甫书》:夫人谁无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明?介甫诚能进一言于主上,请罢条例司,追还常平使者,则国家太平之业皆复其旧,而介甫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于日前矣,于介甫何所亏丧,而固不移哉?
《答司马谏议书》: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反驳角度:以让步假设的方式,表明自己坚持改革的态度。同时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改革派言行的实质,即“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四)察反驳漏洞,反思论辩方法
对王安石与司马光就变法的论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如同冰与火两重世界,截然相反。列宁认为,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而《宋史》却因“王安石变法”将王安石写入了《奸臣传》。苏轼曾因司马光的反对变法言论赞誉1其“忠信孝友,恭俭正直”,也曾因司马光反对变法讽刺其为“司马牛(像牛一样倔强)”。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王安石、司马光的论战呢?
确定核心议题:对王安石、司马光的论战,你有怎样的看法?
就阅读方法上,要深读文本,言之有据。
龙榆生先生说:“虽然政见不同,可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站在‘福国利民’四个字上面,所以两人往复辩论,态度是光明磊落的。”王安石、司马光从公、私两方面讲均为中国历史上的大贤,所以绝交,原因如王安石所言:“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然而我们要引导学生,不应该先入为主,给他们贴上“变法派”“保守派”的标签,站在教条的二元思维立场,简单地肯定一方然后全部否定另一方,甚至把他们丑化为京剧舞台上的大白脸之流。即使做翻案文章,也不能罔顾事实,肆意敷粉;而应该深读文本,言之有据。
就文章内容看,与《与王介甫书》相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虽更加严谨,但并非完美无缺。
第一,道德绑架,党同伐异。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说:“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所谓“壬人”,就是佞人,奸佞之人。那么,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果真都是一些奸佞之徒吗?答案并非如此。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有许多忠臣才人如苏轼、司马光等,而且不少人和王安石渊源较深,是他的师长或者上级,如韩琦、欧阳修、文彦博等。其中韩琦做过他的上司,认为王安石适合担任翰林学士,不适合当宰相。
就文章内容看,与《与王介甫书》相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虽更加严谨,但并非完美无缺。
欧阳修是王安石的恩师,而欧阳修因为反对熙宁新法,请求致仕退休,王安石竟然对他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还有文彦博担任宰相,曾推荐破格任用王安石,“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这群人热心政治革新,政绩显赫,德高望重,他们反对王安石变法,不能简单归之以思想老化、保守衰退,那显然是概念化的理解;归根到底,是政治理念不同。而王安石将“反对变法的人”,粗暴地贴上了“壬人”的标签,这是党同伐异的“混账逻辑”,表现了其为人专横的一面。
就文章内容看,与《与王介甫书》相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虽更加严谨,但并非完美无缺。
第二,心胸狭隘,缺少风度。根据《答司马谏议书》的逻辑,既然反对变法的人是“壬人”,那么支持变法的人自然是“好人。”那么,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果真就是仁人志士吗?答案也并非如此。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也有许多奸诈小人。比如王安石变法最得力的助手吕惠卿,实际更想自己主政,所以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借机陷害对自己有批评意见的王安国,并且以王安石的私人书信构陷王安石,政治品格和私人品质不足称道。
就文章内容看,与《与王介甫书》相比,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虽更加严谨,但并非完美无缺。
据说王荆公晚年也深切悔恨被吕惠卿等人所误。而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早就提醒王安石“不能用人不当”,他非常恳切地劝告老友:“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循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国家之大计哉?” 这是何等透澈诚恳的说话我们读了这一段话,应该怎样佩服司马光对朋友推心置腹的态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要言不烦,简洁有力,字字千钧,显示出一位改革者的气度、决心、力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对老友语重心长的劝导、批评,则难免显得霸道强势,缺少听取不同意见的风度和胸怀。王安石变法最后失败,原因固然有多种,用人失察、不能容纳不同意见,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五)辨陈政之道,细结说理之法
角度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目的
对象
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语言风格
精神品格
劝谏
辩难
君主
政敌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说明目的—逐条反驳—重申观点
正面说理、比喻论证
反驳、举例论证
真诚恳切
简朴有力
洞悉敏锐、直言敢谏
锐意革新、果敢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