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导入
宋代散文家曾巩曾称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雄壮俊伟”是指苏文气势磅礴、排山倒海;“辉光明白”则是指苏文深入浅出、画龙点睛。昨天,我们已经从文言的角度学习了本文重点的文言现象;今天就让我们从议论文文体的角度,来学习利用多种论证方法多角度论证,同时也学习本文缜密、严谨的议论风格。
六国论
苏洵
学习目标
Contents
1
2
3
1、识记文学常识,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
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叫《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补充: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北宋地图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六国论》写作背景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六国论》写作背景
六国互丧 暴霜露 思厥
洎牧以谗诛 如弃草芥
与嬴而不助五国
食之不得下咽
胜负之数
sànɡ
pù
jì
jiè
yàn
yǔ
shù
字音
yíng
jué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观点。
第二部分(2-3):分析问题,展开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分析六国破灭直接原因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论证不赂者因孤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第三部分(4-5):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结构
本文论证结构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段)论述分论点一:①赂秦而力亏。
(第三段)论述分论点二: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五段)点明写作意图: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六国破灭,非兵①不利 ,战不善,弊②在赂秦③。赂秦而力亏,破灭④之道⑤也。或曰⑥:六国互丧⑦,率⑧赂秦耶?曰:不赂者以⑨赂者丧,盖⑩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1.兵:兵器。2.弊:弊病。
3.赂:赠送财物,赂秦指向秦割地求和。
4.破灭:灭亡。
5.道:原因。
6.或曰:有人说。
7.互丧:相继灭亡。
8.率:全都,一概。
9.以:因为
10.盖:表原因,因为。
11.完:形作动,保全。
文本解析
本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总领全文。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在结构上具有引领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简要分析。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秦以攻取①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②百倍;诸侯之所亡③,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④,诸侯之所大患⑤,固⑥不在战矣。思厥⑦先⑧祖父⑨,暴⑩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 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1.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2.其实: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3.亡:丧失。4.大欲:最想要的。5.大患:最担心的。6.固:当然。7.厥:其,他们的。8.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9.祖父:祖辈父辈。10.暴:同“曝”,暴露,冒着。11.暴霜露,斩荆棘:形容创业的艰苦。
12.视:看待,对待。
13.举以予人:拿(土地)来送给别人。
今日割①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③,奉④之弥⑤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⑥矣。至于⑦颠覆⑧,理⑨固⑩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1.割:割让。
2.安寝:安稳的熟睡。
3.厌:满足。4.奉:送给。5.弥:越发,更加。
6.判:决定,确定。
7.至于:以至于。
8.颠覆:灭亡。
9.理:名作状,按道理。10.固:本来。
11.事:侍奉。
12.得:正确,对。
文本解析
第2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战胜而得
数量上
对比论证
事理上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
受贿所得
战败而亡
贿赂所亡
创业之艰
割地之易
薪不尽
地有限
欲无厌
奉繁
侵急
火不灭
态度上
对比论证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①五国迁灭②,何哉?与③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④丧,齐亦不免⑤矣。燕赵之君,始⑥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⑦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⑧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 之。
1.继:随着。
2.迁灭:灭亡。
3.与:亲附,亲近。
4.既:已经。
5.免:幸免。
6.始:起初。
7.义:名作动,坚持正义。
8.始:才。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却:使…退却,击退。
洎①牧以②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③也。且燕赵处秦革灭④殆尽⑤之际,可谓智力⑥孤危,战败而亡,诚⑦不得已。向使⑧三国各爱⑨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⑩,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 ,或 未易 量 。
1.洎:及,等到。 2.以:因为。3.终:到底,最后。4.革灭:消灭。5.殆尽:几乎全部完了。6.智力:智谋和力量。7.诚:实在。8.向使:假使。9.爱:爱惜。10.不行:不前往。11.数、理:天数,命运。12.较:较量。13.或:或许。14.易:轻易。
15:量:衡量,估量。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印证第1段哪句话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文本解析
1.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事实论证、假设论证
延伸: 对“荆轲刺秦”的评价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司马光:“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
柳宗元《咏荆轲》:“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史记·刺客列传》:“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龚自珍:“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①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②之所劫③,日削月④割,以趋于亡。为⑤国者无使⑥为积威之所劫哉!
1.礼:名作动,以礼相待。
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3.劫:胁迫,挟持。
4.日月: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为:治理。
6.无使:不要让。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开药方:
论证方法:假设论证
重用谋士,
礼贤下士,
团结一致。
文本解析
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①之②势。苟③以④天下之大,下⑤而从⑥六国破亡之故事⑦,是⑧又在六国下矣。
1.之:他,指秦国。
2.之:的。
3.苟:如果。
4.以:凭。
5.下:降低身份。
6.从:跟随。
7.故事:旧事,先例。
8.是:这。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
借古
(六国破亡)
讽今
(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本解析
第5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比:“六国”——“秦”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契丹、西夏”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对比论证
从第五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苏洵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对宋王朝怯敌退让敲警钟,对妥协政策进行讽刺。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奋起抵御外侮。
比较阅读
《六国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评论的内容
写作的目的
引述史料,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对作者所处朝代对帝王进行规劝。
论证的方法
两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文体
文章立意
结构
《六国论》是史论,是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
《六国论》讽喻对契丹、西夏不当的供奉;
《阿房宫赋》讽喻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阿房宫赋》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六国论》直接提出观点,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
不同点:
弊 在 赂 秦
(总 分)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分)
(总分)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并 列)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过渡)
(分总)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借古)
(递 进)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讽今)
虚词
1、而
(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而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燕虽小国而后亡
连词,表顺承
表修饰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7)二败而三胜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战败而亡
(10)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2)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表转折
表转折
表转折
表并列
表顺承
表承接
2、之
(1)破灭之道也
(2)较秦之所得
(3)诸侯之所亡
(4)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助词,的
取独
取独
取独
代词,代土地
的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8)此言得之
(9)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1)苟以天下之大
代词,指上文说的道理
助词,的
代指“秦”;
助词,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奉秦之物,
赂秦的各国
3、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以地事秦
(6)洎牧以馋诛
(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8)苟以天下之大
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连词,相当于“而”,才
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介词,凭借
⑴ 其实百倍
⑵ 思厥先祖父
⑶ 始速祸焉
⑷ 可谓智力孤危
⑸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⑹ 至于颠覆
⑺ 后秦击赵者再
它实际上/实际上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招致/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以至、以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两次/表示又一次
⑴ 不能独完
⑵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⑶ 以地事秦
⑷ 义不赂秦
⑸ 始速祸焉
⑹ 李牧连却之
⑺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⑻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⑼ 日割月削
名→状,每日 / 每月
名→动,侍奉
名→动,坚持正义
形→动,保全
使动,使……退却
名→动,礼遇,礼待
副→动,坚持到底
形→动,招致
名→动,作战,打仗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觉今是而昨非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或曰: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不是
不能
有人
有时,偶或
有的……有的……
或许,也许
非
或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错误
没有
有如此之势
其势弱于秦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非兵不利,战不善
左右欲兵之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瑜得精兵五万
势
形势
势力,力量
形状
姿势,姿态
兵
武器
军队
军事、战争
士兵
刺
诸侯之所亡……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丧失,丢失
灭亡
作为
成为
被,介词
治理
逃亡
通“无”,没有
亡
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然
如此,这样
对,正确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但是
想要,追求,动词
欲望,名词
暴露,冒着,动词
凶暴的,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斩荆棘
暴秦之欲无厌
欲
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