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不能失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我不能失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5 17: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内心,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感受伟人的诚信品质。
3.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说文解“信”
1.紧扣“信”字,理解意思。
(1)拆解汉字,把握字理
出示金文“信”,学生自由猜字。
(2)指名交流有关“诚信”的名言。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诚信”有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人知“信”
1.朗读课文,了解人物。
(1)引发思考:
师: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文章还出现了哪些人物?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主要人物。
(2)指名读长句子,认识字词。
(3)指名交流。
师:那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宋庆龄)(板贴)“我”不能失信于谁?(小珍)(板贴)
师:还出现了哪些人物呢?爸爸、妈妈、伯伯
2.默读课文,梳理人物关系。
(1)引发思考:
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默读课文,完成人物关系图。
(2)指名交流,梳理人物关系,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把握人物关系,能够帮助我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聚焦文章中心
(1)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中心句
庆龄仰起脸回答:“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2)提出问题:宋庆龄的这番话中,有一对看似矛盾的词,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很没劲”“不后悔”)
三、抓住言行,品词论“信”
1.默读课文,并按提示学习。
默读课文,用“——”画出宋庆龄感到“不后悔”的语言,用“~~~~”画出表现她“不后悔”的动作;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2.组织交流
预设一:抓住人物动作,体会“很没劲”。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体会。
抓住第十自然段中两个“一会儿”和“总是”“直到”等关键词,体会宋庆龄等待小珍时间之长,并联系第一自然段中的“尖尖的”“红红的”等关键词,感受宋庆龄对去伯伯家的盼望,进而体会“一个人在家”很没劲。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
宋庆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当时她可能会想些什么?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在想( );她一会儿有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在想( );一会儿(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她心想(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师小结:从宋庆龄的动作(板贴)中,我们感受到她当时一个人在家确实很没劲。
预设二: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不后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体会。
抓住第六、八自然段中的两个“不行”以及“不”“不能”等关键词,结合感叹号,感受宋庆龄当时态度的坚决。
教师引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
同学们,宋庆龄当时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啊!可是她临行时想到和小珍的约定,停住了脚步,对爸爸说——
爸爸让她改天再教,拉起她的小手,她坚决地说——
妈妈也给她建议,让她回来再向小珍道歉,她坚定地说——
从宋庆龄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她不后悔。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预设三:抓住人物动作,体会“不后悔”。
抓住第六“边说边把手抽出来”感受宋庆龄当时态度的坚决。
3.分角色朗读
师:刚刚我们发现宋庆龄想要时时处处守诚实守信(板贴)是多么的难啊,尤其是爸爸妈妈给她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时她仍然坚定着自己的决定(我不能失信)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现场,加上表情、动作来读读宋庆龄和父母之间的对话。
4.理解中心句
师:看来,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就如同宋庆龄所说的——(出示文章中心句)现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5.拓展阅读
(1)拓展副主席宋庆龄冒着风沙去幼儿园的守信故事
(2)推荐阅读《宋庆龄的故事》
四、联系生活,学会守“信”
1.分享诚信故事。
联系自身经历谈理解
(1)引导交流:这些宋庆龄的故事一定勾起了你对生活的回忆。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2)指名交流。
2.课堂小结:“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一个口号还需要化作我们平时的行动,被大家自觉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