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帽子店
一、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大人们明知戴着不舒服,也依然墨守成规,反而孩子们敢于尝试,长大后,做出了不同材质、更加舒适的帽子,有人还开了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为了古董。故事启发我们:时代在进步,不能因循守旧,要勇于创新,接受新事物。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关于复述,第一学段已经作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等讲故事的练习,主要体现在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中。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
因此,作为本单元第二课的略读课文,更要处理好阅读理解与复述的关系。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主要情节,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创设情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练习怎样复述故事。
二、学情分析:
识字方面:
三年级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这课要认识的“橱、改、蕉、扣、筒、董”6个生字,借助《课堂作业本》第一题选择字音,引导找规律发现形声字等策略轻松落实。另外还有两个多音字“嚷、溜”,通过在语境中读一读,辨一辨等策略,来区分用法,强化字音。
归纳方面:
统编教材三下第四单元已学习借助关键词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下第七单元学习了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那么本课可结合《课堂作业本》第二题,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学习将这四部分情节串联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利导,初步学习归并段意法去概括全文内容,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
复述方面:
本篇课文故事兴趣性强,处处有意想不到的情节,引导学生找出“意外”,充分交流,采用适时追问、点拨等策略,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特别是交流守旧的店主人看见儿子也戴着圆帽子时,双方发生争执,此时,进行师生情境表演复述,学生兴趣极高。
在回顾全文时,再次创设情境,如果有一天,方帽子店主人的孙子问方帽子店的兴衰,那爷爷该怎么说呢?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对转换成第一人称讲,会有困难,教学设计体现梯度,选取课文中最易出错的句子进行训练,再借助提示语,配以老爷爷拐杖与老花镜等道具,复述时的代入感更强,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初步学习用归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故事中的“意外”,学习复述这部分内容,能干的孩子挑战复述全文。
教学重难点:
找出故事中的“意外”,学习复述这部分内容,能干的孩子挑战复述全文。
四、教学准备:PPT、道具(拐杖、老花镜)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借助课堂,落实字词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方帽子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家只卖方帽子的店铺去看看吧!(板书:方帽子店)
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考考你,完成练习,看谁能做全对。
出示:
显红的字就是本课要认的生字,找一找规律,用什么好办法记得又快又牢。
出示:
同学们都是识字高手,第一行利用形声字识记,第二行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第一关难不倒你,第二关,你能读对句子中的多音字吗?
出示:
小结:“rāng”只用于“嚷嚷”,其余都读“rǎng”;溜当动词时“liū”,这里的“一溜烟”表示速度快,读“liù”。
板块二:梳理课文,了解大意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都画着什么?(在方帽子店门口,两个扣着方帽子的大人看着戴圆帽子的小孩,一脸惊讶。板书:大人 小孩)
从他们一脸惊讶的表情,我们就知道一定发生了非常有趣的故事,请默读课文,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出示:
你能根据上面填写的故事情节,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小结:用归并段意法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好办法。
板块三:找到“意外”,深入交流
故事中,我们读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哪一部分内容是自己最意想不到呢?
2.指名交流
预设1:第一部分内容(1-6)
没想到这家店只卖方帽子,店主觉得方帽子才是好帽子,而大人们即使戴着很不舒服,也还是买买买,他们都不改变。
追问:方帽子戴着,怎么不舒服呢?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出示句子:
朗读句子。(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戴方帽子的不舒服?)
这样的帽子,为啥还坚持戴?(大人们思想保守,不愿改变。板书:墨守成规 )
预设2:第二部分内容(7-15)
没想到是小孩子去改变方帽子,不喜欢就不戴,还用纸做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帽子。特别是店主的儿子,既然和老爸对着干,这不是坏了老爸的生意吗?
(1)追问:店主的儿子和老爸对着干,胆子真够大的,我们一起即兴表演一下如何?我来当店主,哪位同学当店主儿子呢?
(2)师生情境表演(预设):
(3)评价小结:表演中,我们不难发现店主老爸思想固执,不愿改变,而他的儿子呢?(板书:敢于创新)
预设3:第三部分内容(16-20)
没想到孩子们长大后,在方帽子店对面开了新帽子店,两家店的广告语也完全相反,坚持拥护方帽子的大人们最终选择了新帽子。
师:这两家店的广告语也特别有意思,我们一起吆喝一声!(板书:从不改变)
预设4:第四部分内容(21)
没想到方帽子店的帽子最后成了古董。(板书:古董)
怎样的东西才称为“古董”?(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
课文中的方帽子成为“古董”,还是这个意思吗?(这里指:过时了,淘汰了,现在没有人戴了。)
方帽子店拒绝改变,无法与时俱进,最终成为了古董。
板块四:,创设情境,学习复述
1.创设情境复述: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没有人再戴方帽子,方帽子店也关门了。有一天,失业的方帽子店店主和孙子玩,孙子好奇地问:“爷爷,听爸爸说,我们家以前是开方帽子店的,当时生意可好了,现在怎么不开了?”
如果你是方帽子店店主,你怎么和小孙子讲这段难忘的往事呢?牛刀小试,下面这段话,你就是店主爷爷会怎么对孙子说呢?
出示:
(2)小结:复述时,人称代词要学会转换。你现在可是店主人——爷爷的身份呢!
(3)同桌练说:一人当爷爷复述,一人扮演孙子来听,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下面的提示语,如果爷爷没有说清楚时,孙子也可以及时提问爷爷哦!比一比,哪位“爷爷”的复述能力强,评一评,同桌能得几星?
指名两位得六星的孩子进行复述pk赛,戴上老爷爷的老花镜,拿着拐杖,复述故事就更形象生动了。
师生评价。
小结复述方法:
(1)刚刚我们是借助什么方法来学习复述呢?(借助提示语,化身“爷爷”,来练习情境复述。板书:情境复述)
(2)回忆复述方法,小结。
《蜘蛛织网》借助示意图进行复述;《在牛肚子里旅行》借助线路图进行复述;《羿射九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表格进行复述;《带刺的朋友》借助关键词进行复述……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多种适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借助这些方法多练习复述,相信你们复述的本领会越来越高,口头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六、板书设计:
26*方帽子店
(情境复述)
大人 小孩
从
(墨守成规) 不 (敢于创新)
改
变
古董
七、教学反思:
1.结合习题,融入教学,省时高效
本课教学设计比较成功的是,结合了《课堂作业本》的多道习题,落实字词的认读与归类,特别是《课作》第二题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学习将这四部分情节串联起来,初步学习归并段意法去概括全文,省时高效,以后备课,可多关注课堂习题,融合设计。
2.板块设计,抓大放小,适时点拨
学习详细复述的前提是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摒弃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找到全文“意外”,深入交流,体会“故事”的有趣,在不易理解之处采用追问,补充等策略,适时点拨,答疑解惑。
3.创设情境,由点及面,梯度复述
复述,对内向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抗拒的,本课设计复述环节时,创设了多个情境,由点及面,层层推进。如:守旧的店主人看见儿子也戴着圆帽子时,双方发生争执,这部分师生即兴情境表演,提高学生对课文部分内容的复述能力。在回顾全文时,创设如果有一天,方帽子店主人的孙子问方帽子店的兴衰,那爷爷该怎么说呢?转换成第一人称复述成为难点,教学中重点突破,再借助提示语,配以道具进行故事复述,孩子热情高涨,让复述体现梯度。
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孩子们扣(kǒu kòu)在头上的帽子有碗形的、香蕉(jiāo qiáo)形的、圆筒
(tóng tǒng)形的……橱(chú cú)窗里的方帽子早已成为古董(zhòng dǒng)啦!谁叫卖方帽子的主人不愿意改(gǎi guǎi)变呢!
《课作》第1题稍作添加
橱窗 扣在头上 香蕉 圆筒形 (形声字)
古董 改变 (加一加)
1.“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叫嚷 吵嚷)
2.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溜走)
默读课文,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大人们只戴方帽子。 ( 1 ~ 6 )
小孩子 ( 7 ~ 15 )
孩子们慢慢长大, (16 ~ 20 )
方帽子店成为了古董。 ( 21 )
《课堂作业本》第2题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店主(大吃一惊):儿子,你怎么戴着圆帽子?哪来的?赶快扔掉!
[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店主儿子:老爸,圆帽子戴着舒服!
店主(瞪大眼睛):胡说,我们家一直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呢!
店主儿子:老爸,方帽子戴着很不舒服,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店主(疑惑):怎么可能吗?那你说说圆帽子戴着什么感觉?
店主儿子: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可舒服了。不信,你也戴上试试。
店主(生气):不要,不要,儿子,你记住咱们家是专卖从不改变的方帽子,你可别坏了你老爸的生意。
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帽子。
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
(我)
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着一顶圆帽子!
(我) (你爸爸)
提示语:
想当年,我开的方帽子店生意火爆。……
可是,孩子们不乐意戴,他们觉得……,他们喜欢……
有一天,你爸爸居然……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
方帽子慢慢成了古董。
演一演,评一评:
1.故事情节是否清楚。(★★)
2.语言表达是否连贯。(★★)
3.声音是否响亮,表情是否自然。(★★)
小伙伴的复述得(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