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5 17: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五单元检测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00分)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3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
日出之时,阳光铺在雪山上,金碧辉煌,雪山顿时变得妩(fǔ)媚起来,像是一位妙龄女子拢着金色的纱巾。你瞧,那青春秀丽的雪山羞答答地凑向湖面,找寻自己的倒影。天空是如此开阔,金色的雪山如此 。这幅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美得让人忘了言语忘了呼吸。拾级而上,向着雪山一步一步靠近,心中的 与自信洋溢。途中累了,坐下来,静静地享受眼前的静谧(mì)、安详与美好。远处,雪山高耸入云,巍峨(é)挺拔。近处,碧绿的湖水仿佛能把你的心神摄住,让你 。雪山仿佛是一位白头老翁,挺直着脊粱,守护着他那一头青丝的爱人,守护着他的子孙,守护着在这方水土上生活的人。蓝天、雪山、碧湖便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把你深深地包围,外界的喧嚣(xiāo)繁杂都随风 。天地间仿若只你一人,留给自己的只有安宁与放松。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金碧辉煌 B.拾级而上 C.挺拔 D.脊粱
【解析】D.脊梁。
【解析】A.妩(wǔ)。
A.妩(fǔ) B.谧(mì) C.峨(é) D.嚣(xiāo)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秀气 豪放 目不转睛 飘荡
B.秀气 豪放 全神贯注 飘散
C.秀美 豪迈 目不转睛 飘散
D.秀美 豪迈 全神贯注 飘荡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溪流边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
②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锁钥,为天之柱石。
③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④文化,可喻之为山。
⑤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①⑤③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②①④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壶口瀑布》一文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通过写作者在各拉丹冬的经历及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登勃朗峰》一文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
【解析】D.《一滴水经过丽江》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3) ,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虽有嘉肴,弗食, 。(《虽有嘉肴》)
(5)《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6)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两句: , !
曲径通幽处
孤蓬万里征
谁见幽人独往来
不知其旨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学习与探究。(4分)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7.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开设劳动课的意义,八年级(1)班举行“劳动创造未来”主题班会,设计了“悟劳动”“颂劳动”等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小题。
(1)【悟劳动】如图是小张为班会课设计的主题漫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内容和寓意。(2分)
示例:漫画内容:背景是一轮太阳,约占画面的四分之三;主体画面:右侧上方一只手握着一把写有“劳动教育”的喷壶,喷壶呈45度角倾斜,壶嘴喷洒的水滴,正浇灌在中间的人物头上;中间是一个学生模样的人,人头顶大脑部分是正在接受喷壶浇灌的一株有两片叶片的幼芽,他的左手向后伸展,显出努力的样子,右手拿着一把写有“热爱劳动”的喷壶,正在浇灌前方的一棵树;左侧是一棵大树,树的下面是学生喷洒的水迹,树身笔直挺拔,树冠是幻化的人脸,张着嘴,似乎很快乐。寓意:经过劳动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
(2)【颂劳动】小林想以对联的形式赞美劳动,但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筛选备选词语,完成下联。(2分)
备选词语:勤奋创业 钟情学习 愿景 前程 辉煌 锦绣
上联:热爱劳动生活美好
下联: ,
钟情学习前程辉煌
(二)名著阅读。(3分)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跑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支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有删改)
8.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1)选段文字出自小说《 》,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保尔的形象。(1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2分)
示例:保尔在砖瓦厂藏枪;中尉找枪。
(三)临写与鉴赏。(3分)
9.仔细观察以下正楷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
10.《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它的点画风格主要有三个:瘦硬、秀丽、温润;它的结字也有三个特点:平正、紧结、纵长。有行有列、大小适中且一致可以说是《九成宫醴泉铭》章法成功的基础。下列属于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是 图,属于 (字体)。(1分)。(1分)

楷书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3分)
三、阅读(11~23题,共32分)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1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1分)
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
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词人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2分)
示例:“碾作尘”喻指词人屡遭挫折的政治经历,“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词人以梅自比,表明了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甲】
(选自《大道之行也》)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①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乙】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屈:竭尽。
(1)讲信修睦 修: ,
(2)男有分,女有归 归: ,
(3)故制礼义以分之 分: ,
(4)使欲必不穷于物 穷: ,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培养
女子出嫁
区分,辨别

·
·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欲望和物资)两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这就是礼制的起源。
(2)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15.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 ,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乙文主要阐述了 。(2分)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16.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2分)
①避免天下混乱;②区分人的等级;③平衡人的欲望;④欲望和物资的制约与促进。
【参考译文·乙】礼制起源于哪里呢?答案是: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不可能没有索求;有索求而没有限度和界线,就不可能没有争夺;互相争夺就会引起混乱,(国家)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这种混乱局面,所以制定礼义来区分人的等级界限,用来适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索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资也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欲望和物资)两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这就是礼制的起源。
章 清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9分)
彰显青年一代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原文见试卷P23
17.选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举例论证。依次列举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田间地头青年农民精耕细作,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传递幸福与温暖的事例,具体论证了“勇于在平凡岗位出光彩,新时代青年有担当”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8.有同学在抄录本文的过程中由于疏忽,把③④⑤三段的顺序抄错了,结合全文来看,影响了对本文的正确理解,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因为这三段文字依次从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平凡岗位出光彩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形成了层次递进的关系,并与中心论点中的“闯劲”“锐气”“担当”三个词语一一对应,所以一旦抄错就会影响对本文的正确理解。
19.文章结尾说“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正因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斗而展现出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展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请说说通过你的奋斗会给我们的祖国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可能。(3分)
示例一:我将勤于钻研智能化科学技术,让智能化服务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实现社会生活的智能化。
示例二:我要用自己的奋斗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我愿意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力存善念、献爱心、行善举,将温暖扩散给更多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陈风波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
三秦思语
原文见试卷P23—24
20.文段(一)中,老者所说的“美丽风景”和“最美的风景”分别指什么?(2分)
“美丽风景”指黄河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最美的风景”指黄河象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顽强不息、勇往直前、战胜一切的民族精神。
21.文段(一)作者用大量笔墨叙写拍照的游客,有什么作用?(3分)
侧面烘托出壶口瀑布景色的壮美;交代作者无法与壶口瀑布合影的原因,为偶遇老者做铺垫;与老者作对比,反映了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2.揣摩下面的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艰辛”指取经之路艰难困苦,千难万险;“美丽”指对信念的坚守,对信仰的执着。
仿佛在讲述着西天取经路上艰辛而美丽的传说。(既然是“艰辛”的,为什么又说是“美丽”的?)
23.结尾段中的“此”指什么?其中的“远行”寓意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此”指“有魂”“有根”“有光”。“远行”指个人的健康成长、学业进步、事业发展等;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生生不息。
24.按要求完成写作。(40分)
四、写作(40分)
梁衡来到壶口,看到奔腾激越、多姿多彩的瀑布,感悟到中华民族刚柔并济的性格,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马丽华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看到雄伟圣洁的美景,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与伟大,这是一段有惊无险的旅程。马克·吐温登上勃朗峰,看到独特绮丽的风景,遇到幽默风趣的车夫,感悟到人生的自由、率真,这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旅程。
你一定也游历过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或寻常街道吧,旅途中,你有什么样的奇遇?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思考与遐想?
请以《一段美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